大學生活像上輩子的事了。依稀記得,大三的俄羅斯文學課鄭體武老師要求我們背誦俄語詩歌三十首,期末抽簽一首考試。普希金的詩歌以其短小精悍,言簡意賅(主要是便于記憶)立刻成為同學們的首選——對比屠格涅夫的《門檻》30多句,而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共8句,除了短小易背,這首充滿正能量的詩歌也確實為全世界的讀者喜愛。不但有同名電視劇、同名歌曲還有漢語、英語,甚至韓語版本。聽了一遍,楊塵的版本可能跟原詩的意境更加匹配。
普希金畫像
現(xiàn)將俄語全詩摘錄如下:
Если жизнь тебя обманет,
Не печалься, не сердись!
В день уныния смирись:
День веселья, верь, настанет.
Сердце в будущем живет;
Настоящее уныло:
Все мгновенно, все пройдет;
Что пройдет, то будетмило.
這首詩有三個主要的中文翻譯版本。
版本一、入選了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材的版本: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1825年)普希金 譯者:戈寶權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zhèn)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
現(xiàn)在卻常是憂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戈寶權的翻譯更易讓人接受,顯得親切,口語化,沒有歐化句子拖泥帶水的痕跡,朗朗上口,更喜歡容易被學生接受。
版本二、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1825年)普希金 譯者:許淵沖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zhèn)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
現(xiàn)在卻常常是憂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記憶。
著名翻譯學家許淵沖認為:文學翻譯要做到“意美、音美、形美”。
版本三、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1825年)普希金 譯者:查良錚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憂郁,也不要憤慨!
不順心時暫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樂之日就會到來。
我們的心兒憧憬著未來,
現(xiàn)今總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暫時的,
轉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將變?yōu)榭蓯邸?/p>
你更喜歡哪個版本的譯文呢?
譯者查良錚按照中國人的閱讀習慣,把詩句譯得合轍押韻(押了ai的韻),但讀起來還是有些文白夾雜,歐化痕跡明顯。
不過,八卦譯文和譯者背后的故事才是堅姐研究這首詩歌譯文版本的重點,搬小板凳,正式開始八卦。
查良錚這個名字喜歡武俠小說的讀者應該都很熟悉,沒錯,他就是金庸(查良鏞)同脈不同支的堂哥。他的真名可能知道的人寥寥無幾,1977年,59歲的查良錚告別人間。去世時,連他的子女也只知他叫查良錚,不知他還有一個注定會被鐫刻在文學史上的名字——穆旦。
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的同學們一定會迅速在腦子里定位穆旦(1918-1977):現(xiàn)代派詩人,“九葉詩派”的代表,大膽引入艾略特等西方大家的寫作手法,拓展了白話詩的格局。詩人鄭敏曾說:“上世紀40年代學習西方現(xiàn)代化詩歌的,穆旦做得最好。他才情橫溢,是艾略特的藝術和拜倫性格的結合體。”
11歲查良錚開始以“穆旦”(有時也寫成慕旦)為筆名發(fā)表作品,顯露文學才華。筆名的含義是把姓氏“查”拆成“木”和“旦”兩部分,并以“木”為“穆”。詩人一生動蕩。他17歲考上清華大學外文系,畢業(yè)后當過大學助教,參加過杜聿明的遠征軍,奔赴緬甸,辦過報紙《新報》,還自費去美國芝加哥大學留學攻讀了碩士學位,1953年學成后堅決回國,任南開大學外文系副教授。1958年受到政治迫害,調(diào)圖書館工作。1977年因心臟病突發(fā)去世。
敲黑板,重點來了。1953年這個時間點把穆旦的人生分成了兩部分:在此之前他在文學史上的主要身份是詩人——穆旦,而之后他在文學上的主要身份是翻譯家——查良錚(死后才被平反追認)。
40年代的穆旦已經(jīng)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青年詩人,他的詩在上海產(chǎn)生了強烈的反響。當時聞一多遍選《現(xiàn)代詩鈔》時,選入了他詩作十一首,數(shù)量之多僅比徐志摩少一首。1948年初,方宇晨的英譯《中國現(xiàn)代詩選》在倫敦出版,其中選譯了穆旦詩九首。1952年,穆旦的兩首英文詩被美國詩人赫伯特·克里克莫爾(Hubert Creekmore)編選入《世界名詩庫》(A Little Treasury of World Poetry),同時入選的中國詩人只有何其芳。穆旦詩作的藝術風格、詩學傳統(tǒng)、思想傾向和文學史意義,在四十年代就被一些詩人和評論家較為深入地討論,他出版了《探險者》、《穆旦詩集( 1939-1945)》、《旗》三部詩集,將西歐現(xiàn)代主義和中國詩歌傳統(tǒng)結合起來。
自1953年起,穆旦因“歷史問題”,成了“審查對象”。不能再公開寫作詩歌的穆旦不得已,轉而潛心于外國詩歌的翻譯,直到驟然去世,他又回到了查良錚的角色中。不斷推出譯作,署名為查良錚,據(jù)他的太太周與良回憶:“他幾乎把每個晚間和節(jié)假日都用于翻譯工作,從沒有夜晚兩點以前睡覺?!?/p>
他的主要譯作有俄普希金的《青銅騎士》、《普希金抒情詩集》、英國雪萊的《云雀》、《雪萊抒情詩選》,英國拜倫的《唐璜》、《拜倫抒情詩選》、《拜倫詩選》,英國《布萊克詩選》、《濟慈詩選》等。
穆旦去世多年以后,才逐漸被人們重新認識。人們出版他的詩集和紀念文集,舉行'穆旦學術討論會',給予他很高的評價。'二十世紀中國詩歌大師'的排行榜上,他甚至被名列榜首。這種種的不尋常,被稱為'穆旦現(xiàn)象'。袁可嘉在《詩的新方向》中認為,穆旦'是這一代的詩人中最有能量的、可能走得最遠的人才之一',現(xiàn)在看來這一判斷是準確的。
'一個人到世界上來總要留下足跡',這是穆旦經(jīng)常對人、對己說的話。
最后,欣賞一首穆旦晚年的詩——
《智慧之歌》
1976年3月 穆旦
我已走到了幻想底盡頭,
這是一片落葉飄零的樹林,
每一片葉子標記著一種歡喜,
現(xiàn)在都枯黃地堆積在內(nèi)心。
有一種歡喜是青春的愛情,
那是遙遠天邊的燦爛的流星,
有的不知去向,永遠消逝了,
有的落在腳前,冰冷而僵硬。
另一種歡喜是喧騰的友誼,
茂盛的花不知道還有秋季,
社會的格局代替了血的沸騰,
生活的冷風把熱情鑄為實際。
只有痛苦還在,
它是日常生活,
每天在懲罰自己過去的傲慢,
那絢爛的天空都受到譴責,
還有什么彩色留在這片荒原?
但唯有一棵智慧之樹不凋,
我知道它以我的苦汁為營養(yǎng),
它的碧綠是對我無情的嘲弄,
我咒詛它每一片葉的滋長。
有朋友說,你的文章太長——動不動就七八千字的,不便于快節(jié)奏地閱讀。所以從這期《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系列開始,將分別從“譯文賞析和譯者”、“八卦普希金的情感世界”和“詩人之死”這三個部分即三篇文章,來聊一聊這首打動過我們的俄語小詩。文章寫完,心情有點沉重,做個輕松的預告:下篇開始愉快地八卦詩人普希金的情感世界。
晚安,愿詩歌帶給我們安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