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南方人,吃年飯時,或者其他節(jié)日與盛宴,都是必須上一條全魚,這全魚還不吃掉,以表達(dá)年年有魚(余)的寄托。過年為什么要吃魚?很早以前就有在春節(jié)吃魚的習(xí)俗。魚的諧音"余"不僅僅代著盈余,也象征著降妖除鬼。
在古代的漢朝,畫在門叩上的魚在降魔中賦予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唐朝,魚的圖案會出現(xiàn)在門把上,大門上,柜子門,箱子門上,以便驅(qū)走鬼怪。所以門把手設(shè)計魚這一觀念對中國人在新年里吃魚有很大的影響。降妖除鬼則被慢慢的淡忘。同時把作為最后一道菜的魚不吃干凈,則是迷信于年年有余的說法。
在食客們的眼里,一條魚就可能會出現(xiàn)一百種做法:可清蒸,滋味鮮美;可紅燒,醇厚悠長。而最令重慶人回味的,必然有一種滋味--麻辣,在年夜飯上也不例外:麻辣魚入口,麻、辣、鮮、香在唇齒間碰撞,魚肉食之細(xì)嫩,聞之濃香,回味悠長。
"來鳳魚"得名于重慶璧山來鳳驛,來鳳驛與龍泉驛、雙鳳驛、白市驛齊名,是成渝孤島上的"四大名驛"之一,自古是魚米之鄉(xiāng)。另有一說,當(dāng)?shù)匾恢绷鱾髦?有鳳來儀"的傳說,據(jù)說曾有人親眼看見過鳳凰,"來鳳驛"這個地名即因此而來。來鳳魚是重慶"江湖菜"鼻祖,被評為重慶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氣蜚聲海內(nèi)外。
油重是江湖菜的一大特點(diǎn),來鳳魚也不例外。四五斤重的魚,一次用油兩斤多,現(xiàn)宰鮮魚切塊,放熱油中汆過,八九成熟時出鍋,再將花椒、海椒、豆瓣醬、泡椒等佐料入油炒香。端上桌的來鳳魚,紅油、青椒、嫩白的魚肉色香味絕妙?;ń返穆椤⒑=返睦?、炒油的香、魚肉的鮮嫩配合得絲絲入扣,完全是一曲舌尖的絕響!
來鳳魚選料講究,是精選花鰱魚。據(jù)來鳳鎮(zhèn)的廚師介紹,這樣的魚肉質(zhì)細(xì)嫩,吃起來口感特別好。而鮮花鰱魚富含人體必備的脂肪酸、卵磷脂及多種微量元素,必須采用傳統(tǒng)制作工藝才能更完整地保持這種營養(yǎng)。最重要的是其調(diào)料,10多種各種調(diào)料均勻搭配,配以各種鮮料如花椒、姜、蔥等,精心烹制而成,此魚在出桌時,尚未入口,已是鮮香撲鼻,令人食欲倍增。撈出香嫩的魚頭、魚肉,不腥不臊,入口滑嫩,麻、辣、鮮、香、嫩,回味悠長,筷子都舍不得離手哦。
配料:干辣椒,胡椒面,花椒面,花椒,大蔥,大蒜,姜末,醋,泡姜,泡椒,白糖,蠔油,料酒,郫縣豆瓣醬,生抽
2.配料:干辣椒節(jié),胡椒粉,花椒面,花椒,大蔥,大蒜蒜,醋,泡姜,泡椒,白糖,料酒,郫縣豆瓣,生抽,蠔油
3.大蔥切段,大蒜切片,泡椒,泡姜切末
4.鍋內(nèi)下寬油,燒熱后下入干花椒、大蒜、 泡姜泡海椒、郫縣豆瓣炒香至油色紅亮
5.加入適量鮮湯,下入魚頭和魚片
7.將魚頭先用勺子倒入盆中,鋪上香蔥
8.再連魚片和湯倒入盆中,撒上花椒粉、蒜末,蔥段
9.鍋中放菜油(多些)油溫高后關(guān)火迅速下人干辣椒和花椒,潑在魚片上
10.成品
小叮嚀:
1.一般都是用白鰱或者花鰱,看外地的很多都用草魚做的,草魚肉老,不好吃
2.吃下的湯汁不要倒掉了,可以煮豆皮,豆干,菜花之類的小菜又能是一道下飯菜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