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
別名 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
來源 為毛茛科白頭翁屬植物白頭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unge) Regel.,以根入藥。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圓錐形,外皮黃褐色,粗糙,有縱紋。基生葉4-5,葉片寬卵形,長4.5-14厘米,寬8.5-16厘米,下面有柔毛,三全裂,中央裂片有柄,3深裂,側(cè)生全裂片無柄,不等3裂,葉柄長5-7厘米,密生白色長柔毛。4-5月開花,花葶1-2,高15-35厘米,總苞鐘形,管部長3-10毫米,有密柔毛,裂片條形,花單朵頂生,萼片花瓣狀,6片排成2輪,藍(lán)紫色,長2.8-4.4厘米,外面有綿毛,無花瓣,雄蕊多數(shù),花藥黃色,心皮多數(shù),聚合果直徑9-12厘米,瘦果長3.5-4毫米,宿存羽毛狀花柱長3.5-6.5厘米。
生境與分布 生于平原草地,低山草坡或灌叢中。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陜西、安徽、江蘇、湖北、四川等地。
采集季節(jié) 春季或秋季采挖,春季的質(zhì)量較好。
藥理作用 1. 白頭翁煎劑能抑制阿米巴原蟲的生長。2.能殺滅陰道滴蟲的最低有效濃度為2毫克/毫升。3.抑菌實驗:本品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4.白頭翁素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及抗痙攣作用。5.除去根部的白頭翁全草含有一種強心成分,其作用略似洋地黃。
性味功能 苦、寒。清熱解毒,涼血。
主治用法 細(xì)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濕熱帶下,痔瘡出血,鼻出血。用量:10-15克。全草切碎壓出漿汁可噴殺蛆蟲、孑孓。
參考配方 1.痢疾:白頭翁、秦皮各10克,黃柏12克,水煎服。
2.細(xì)菌性痢疾,腸炎:白頭翁1斤,地榆、訶子肉各2斤,公丁香150克,共研細(xì)粉,裝入膠囊,每粒0.3克,每服2-3粒,每日4次。
3.急性細(xì)菌性痢疾:白頭翁15克,黃芩、黃柏、秦皮、赤芍各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4.阿米巴痢疾:白頭翁30克,水煎服。如病癥嚴(yán)重,可取白頭翁30-45克,水煎取汁100毫升,做潴留灌腸,每日1次。
5.熱痢,阿米巴痢,大便膿血:白頭翁15克,黃連1.5克,黃柏6克,秦皮10克,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