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新方法之一—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由美國創(chuàng)造學家奧斯本1953年正式提出,是一種以特殊會議形式實施的創(chuàng)新方法。它強調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大家的想象力,利用集體的智慧,創(chuàng)造性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改善群體決策,提高決策質量。根據會議目的,可分為設想開發(fā)型和設想論證型兩種。設想開發(fā)型會議主要是為獲取大量的設想,為決策尋找多種解決思路;而設想論證型會議主要是把眾多的設想轉換成實用型的方案。
1.頭腦風暴法的原則
為達到較好的效果,運用頭腦風暴法應遵循以下原則:
?。?)規(guī)模適當的原則。會議規(guī)模不能太大,參加人數以10人左右為宜,且知識水平應相當。會議時間以20~60分鐘效果最佳。會議設主持人1名,記錄員1-2人。主持人只負責主持會議,不做任何評論;記錄員負責完整地記錄與會人員的所有設想;
?。?)確定主題的原則。每次會議都要確定一個明確的主題,主題應有一定的問題涉及面,不能限制得太死,并最好將主題提前兩天告知參與者,以便其作好相應的準備;
?。?)庭外判決的原則。即對各種意見和方案,不管其是否適當和可行,評判都必須放到最后階段,此前所有參與者都不能對別人的意見提出批評和評價,主持人也不例外;
?。?)充分自由的原則。要創(chuàng)造一種自由的氣氛,激勵參與者提出各種各樣的想法,圍繞主題毫無約束的想象越廣泛越好;
?。?)追求數量的原則。意見或方案越多,產生好意見或方案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發(fā)言量越大,意見或方案越多種多樣越好。
2.頭腦風暴法的步驟
運用頭腦風暴法進行創(chuàng)新時,一般有以下幾個具體步驟:
* 主持人以簡單明了的方式向所有參與者說明應遵循的原則及所要討論的主題、目的,并盡力創(chuàng)造出一種融洽輕松的會議氣氛;
* 所有的參與者大膽聯想,自由發(fā)言,記錄員記下發(fā)言人的創(chuàng)意;
* 將創(chuàng)意進行分類、歸納、評價,可能的話,形成一個設想一覽表;
* 把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切實際的創(chuàng)意進行完善,并作為問題的答案。
另外,頭腦風暴法能否獲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持人控制會議的技巧:一要使會議現場保持熱烈的氣氛,二要讓參與者積極投入和充分發(fā)言。因此選好主持人非常重要,主持人不僅要熟悉并掌握頭腦風暴法的要點和操作要素,而且對會議主題要有全面的了解。如果參與者相互認識,主持人就要從同一職位(職務或級別)的人員中選取,注意領導人員最好不要參加,否則可能會對參與者造成某種壓力,影響會議效果;如果參與者互不認識,可從不同職位(職務或級別)的人員中選取,但注意不要宣布參與人員的職位(職務或級別),不論職位高低與否,都應同等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