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審核、賬務處理
【例題1·單選題】某生產企業(yè)出口貨物增值稅“免抵退”稅的會計核算采用按《生產企業(yè)出口貨物“免抵退”稅匯總申報表》的申報數(shù)進行會計處理。2010年3月該企業(yè)《生產企業(yè)出口貨物“免抵退”稅匯總申報表》有關數(shù)據(jù)為:當期免抵的增值稅稅額80000元;應退增值稅稅額為20000元。其中正確的會計處理為( )。
A.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增值稅) 2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20000
B.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增值稅) 2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8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100000
C.借: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2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多交增值稅) 20000
D.借:營業(yè)外收入——政府補助 2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20000
【答案】B
【例題2·簡答題】某自營出口生產企業(yè)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出口貨物的征稅稅率為17%,退稅稅率為13%。2012年3月有關經(jīng)營業(yè)務為:
(1)上月末留抵稅額5萬元;
(2)購進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已通過認證并在當月抵扣)注明的價款400萬元,增值稅稅額68萬元;
借:原材料(物資采購) 40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680000
貸:銀行存款等 4680000
(3)本月內銷貨物不含稅銷售額100萬元,收款117萬元存入銀行;
借:銀行存款 1170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10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0000
(4)本月出口貨物離岸價折合人民幣200萬元;
借:銀行存款等 2000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2000000
試計算該企業(yè)當期應退的增值稅稅額、免抵稅額,并做出相關的賬務處理。
【答案】
計算過程及賬務處理如下:
(1)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200×(17%-13%)=8(萬元)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8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80000
(2)當期應納稅額=17-(68-8)-5=-48(萬元),期末出現(xiàn)“借”方余額,表示有應退增值稅稅額。
(3)“免抵退”稅額=200×13%=26(萬元)
(4)“免抵退”稅額與“借”方余額比較,退小不退大,所以應退稅額為26萬元。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增值稅) 26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260000
收到退稅時
借:銀行存款 260000
貸: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增值稅) 260000
(5)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應“退”稅額=26-26=0。
(6)期末留抵增值稅=48-26=22(萬元),即結轉為下期期初留抵的增值稅稅額。
例題2圖解:
▲生產企業(yè)進料加工貿易的核算(即涉及進口免稅料件加工出口業(yè)務)。
提示:即從國外進口了免征增值稅的料件作為生產用原材料。
圖解:
(1)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征稅率-退稅率)-進口免稅料件組成計稅價格×(征稅率-退稅率)
或者=(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進口免稅料件組成計稅價格)×(征稅率-退稅率)
教材把“進料加工進口免稅料件組成計稅價格×(征稅率-退稅率)”稱之為“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2)“免抵退”稅總額
=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退稅率-進料加工進口免稅料件組成計稅價格×退稅率
或者=(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進料加工進口免稅料件組成計稅價格)×退稅率
(3)比較后,退小不退大。
【例題·簡答題】某自營出口生產企業(yè)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出口貨物的征稅稅率為17%,退稅稅率為13%。2012年3月有關經(jīng)營業(yè)務為:
(1)上月末留抵稅額6萬元;
(2)購進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已通過認證并在當月抵扣)注明的價款200萬元,增值稅稅額34萬元;
借:原材料(物資采購) 20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40000
貸:銀行存款 2340000
(3)當月進料加工進口免稅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100萬元。
提示:進口環(huán)節(jié)免征增值稅。
(4)本月內銷貨物不含稅銷售額100萬元,收款117萬元存入銀行;
借:銀行存款 1170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10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0000
(5)本月出口貨物離岸價折合人民幣200萬元;
借:銀行存款等 2000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2000000
試計算該企業(yè)當期應退的增值稅稅額、免抵稅額,并做出相關的賬務處理。
【答案】
計算退稅過程及賬務處理如下:
(1)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征稅率-退稅率)-進口免稅料件組成計稅價格×(征稅率-退稅率)=200×(17%-13%)-100×(17%-13%)=4(萬元)
或者=(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進料加工進口免稅料件組成計稅價格)×(征稅率-退稅率)=(200-100)×(17%-13%)=4(萬元)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4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0000
或者(教材做法):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8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80000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40000(紅字)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0000(紅字)
(2)當期應納稅額=17-(34-4)-6=-19(萬元),期末“借”方余額,表示有應退的增值稅。
(3)“免抵退”稅額=(200-100)×13%=13(萬元)。
(4)“免抵退”稅額與“借”方余額比較,退小不退大,所以應退稅13萬。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增值稅) 13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130000
收到退稅時
借:銀行存款 130000
貸: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款(增值稅) 130000
(5)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應“退”稅額=13-13=0。
(6)期末留抵增值稅=19-13=6(萬元),即下期期初留抵數(shù)。
上述例題圖解:
提示:補充其他注意事項。
計算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以出口貨物離岸價格為標準,若以其他價格條件成交,應扣除按會計制度規(guī)定允許沖減出口銷售收入的運費、保險費、傭金等(即還原為離岸價)。若出口發(fā)票不能如實反映離岸價,稅務機關有權按《稅收征管法》、《增值稅暫行條例》等規(guī)定予以核定。
【例題1·多選題】根據(jù)現(xiàn)行增值稅相關規(guī)定,生產企業(yè)出口貨物“免、抵、退”稅額視具體情況可依據(jù)( )及出口貨物的退稅率計算。(2010年)
A.出口貨物的到岸價格 B.購進貨物的不含稅價款
C.出口貨物的離岸價格 D.稅務機關核定的離岸價格
E.出口貨物的到岸價格扣除會計制度規(guī)定中允許從出口銷售收入中扣除的運費、保險費、傭金等之后的差額
【答案】CDE
【例題2·簡答題】某貨物征稅率為17%,出口退稅率為13%。以到岸價格成交,成交價為100000元,其中運、保、傭為10000元,貨款尚未收到。
【答案】
離岸價格=100000-10000=90000(元)。
賬務處理過程:
借:應收外匯賬款 100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100000
同時計算不予退稅部分:
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100000×(17%-13%)=4000(元)。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4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000
沖減運保傭:(不沖“銷售費用”,沖“主營業(yè)務收入”)
借:主營業(yè)務收入 1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400(紅字)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400(紅字)
▲生產企業(yè)來料加工業(yè)務的核算
提示:來料加工類似于國內的委托加工業(yè)務,由境外企業(yè)提供材料,境內企業(yè)按要求制造貨物向境外企業(yè)收取加工費,收取的加工費免征增值稅。
【例題·簡答題】某服裝生產企業(yè)(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本月共實現(xiàn)收入1000萬元,其中內銷貨物銷售額800萬元,銷項稅額136萬元,境外企業(yè)提供材料2000萬元,來料加工收取加工費200萬元,本月共發(fā)生進項稅額102萬元,難以劃分清楚。
【答案】
來料加工應轉出進項稅額=102×200÷(800+200)=20.4(萬元)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來料加工 204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04000
本月應納增值稅=136-(102-20.4)=54.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