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忘銘》者,出處無從定論,有曰出自王重陽,有曰出自司馬承楨,有曰出自宋代曾慥《道樞眾妙篇》,有曰出自明代鄭宣《昨非庵日纂》。其旨玄妙,愿詳省之。
《坐忘銘》
常默元氣不傷,少思慧燭內(nèi)光。
不怒百神和暢,不惱心地清涼。
不求無諂無媚,不執(zhí)可圓可方。
不貪便是富貴,不茍何懼君王。
味絕靈泉自降,氣定真息日長。
觸則形斃神游,想則夢離尸僵。
氣漏形歸壟上,念漏神趨死鄉(xiāng)。
心死方得神活,魄滅然后魂強(qiáng)。
博物難窮妙理,應(yīng)化不離真常。
至精潛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
道化有如物化,鬼神莫測行藏。
不飲不食不寐,是謂真人坐忘。
心忘念慮,即超欲界。
心忘緣境,即超色界。
心不著空,即超無色界。
離此三界,神居仙圣之鄉(xiāng),性在清虛之境矣。
張三豐:
此王重陽祖師十論也。無極大道,盡寓其中。空青洞天,向多有仙真來游。遺留丹訣道言以去者,此亦度人覺世之心。重陽祖師之十論,亦本斯旨也。山中人得此訓(xùn)言,又何必另尋瑤草,別采仙花。即此是長生藥、不老丹也。恭錄之,以示后之好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