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地丁草,堇堇菜、箭頭草,紫地丁、免耳草,地丁、角子,獨行虎,寶劍草,犁頭草,金前刀,小角子花。
【性味】:苦、辛,寒。
【歸經(jīng)】:歸心、肝經(jīng)。
【入藥部分】: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全草。
【產(chǎn)地分布】:生于田間、荒地、山坡草叢、林緣或灌叢中。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
【用法用量】:15-30g。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
【紫花地丁的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主用于疔瘡腫毒;癰疽發(fā)背;丹毒;毒蛇咬傷。用于疔瘡腫毒,癰疽發(fā)背,丹毒,毒蛇咬傷。
【附方】:
1.治各種疔毒,癰瘡疔腫,局部紅腫熱痛,或發(fā)熱,舌紅脈數(shù)者:金銀花9g,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3.6g。先水煎,后加五灰酒半盞;藥渣再加如法煎服,蓋被取汗。方中紫花地丁清熱解毒,為臣藥。(五味消毒飲《醫(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
2.治喉痹:箭頭草葉,研,入醬少許,筆蘸入喉中,吐。方中紫花地丁清熱解毒,為君藥。(《普濟方》)
3.治如炊餅一切毒:黃花地?。雌压ⅲ⒆匣ǖ囟「?40g。以長流水洗凈,用水煎汁去渣,又成膏攤貼。方中紫花地丁清熱解毒,為君藥。(地丁膏《惠直堂經(jīng)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