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采茶,西山摘果;南山種菜,西山飲泉。在安徽省休寧縣右龍村,村民們世世代代過著靠山吃山的生活。青椒、小蔥、摘自自家田園;蘑菇木耳產(chǎn)自山林野地;山坡上的兩畝豆田,夠做一年的豆腐;土雞、臘肉,用山泉水燴在一起,就是一鍋鮮美的羹湯。
這里的村民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張姓,右龍村,是江南清河張氏的祖庭。張氏自漢代張良之后南傳,兩江張氏以杭旻張家為宗,在唐朝末年,為了躲避黃巢匪徒,張氏族長率張氏族人沿富春江西上避禍,篳路藍縷直至屯溪,也就是目前黃山市地域,在屯溪居住一年之后,黃巢匪徒接踵而至,張氏全族被迫再次遷徙,沿率水進入深山,并最終選定古磻溪作為居留地。
在清河張氏宗譜上可以清晰看到,兩江杭旻張氏遷徙磻溪(右龍村)后,右龍村,是江南張氏的祖庭之地。右龍還保有張氏祠堂,房屋都是帶有徽派風(fēng)格的古建民居,山水依然,更有古代磻溪洞壺八景,貴溪八景,引人入勝。右龍張氏目前尚能享受祖宗遺澤。
從家譜看,清代族長為保有地脈,曾經(jīng)上書浮梁縣令,并曉諭地方里保,不得盜挖磁土,不得毀壞山林,不得盜砍材木。在村口,至今立著一塊石碑,上書:誤砍蔭木,勒石示眾。不經(jīng)允許砍成材的樹木,名字要被刻在石碑上示眾。
如今,右龍本地村民全年收入里面,幾乎百分百是靠山吃山。滿山的油茶樹,可以榨出上好的茶油,到了清明,出產(chǎn)的茶葉占這里六成的收入,加上漫山的蘑菇,竹筍,木耳等山貨,足以保障張氏族人衣食無憂。
目前,全村留存500年以上古樹2000多棵,遍地茶園,滿山茶油樹。村中有數(shù)家民宿,每年游客量大約有3萬人左右,游人基本是穿村而過,可以感受到千年古韻。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