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你有壓力我有壓力,誰還沒點情緒?
特別是到了暮春初夏,肝氣旺盛而升發(fā)之際,各種不良情緒更容易滋生泛濫,嚴重時,還可引發(fā)胸悶、失眠、胃痛等身體病癥。
這時候我們該怎么辦?
當然是疏肝理氣!
中醫(yī)認為,春天是肝旺之時,因肝主疏泄,喜調(diào)達而惡抑郁,若肝氣不舒暢、情緒抑郁,皆可以引起肝郁氣滯,進而影響氣血的運行,人體就容易出現(xiàn)失眠、消化不良、胸悶等癥狀。
因此,肝氣的通暢,對情緒穩(wěn)定起著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只要把肝氣理順了,人和事兒自然也就順順當當啦~
那我們到底該如何疏肝理氣呢?
今兒給大家敲黑板劃重點了——
01
揉太沖,疏肝理氣,平肝熄風(fēng)
太沖穴作為肝經(jīng)的重要穴位,按摩它可起到疏肝理氣的作用,有利舒緩情緒,緩解不良情緒所帶來的胸脅脹悶感。
取穴方法:太沖穴位于足背,第1、第2跖骨間,跖骨結(jié)核部前方凹陷中。定位時,沿著第1、2趾間向足背上摸尋到有凹陷(約2橫指寬)處即是。
操作方法:太沖穴左右各一,可用大拇指同時掐揉,使之有酸脹感或脹痛感,持續(xù)3~5分鐘,早、中、晚各1次。
值得一提的是,按摩此穴位,還可平肝熄風(fēng),對于肝陽上亢型的高血壓還有一定調(diào)節(jié)作用,能緩解患者常見的急躁易怒、頭暈頭痛等不適癥狀。
02
保證充足睡眠,護肝補氣血
長期熬夜、睡眠不足的人,無論男女,直接傷肝,日久傷腎,逐步造成身體氣血雙虧。
不僅如此,這樣的人還會肝氣郁結(jié),心情多抑郁,性情急躁,快樂的時候自然也不多。
因此,建議大家平時要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睡眠。
03
疏肝養(yǎng)肝,運動宜 “舒展”
運動養(yǎng)肝,不妨投其所好,多做些舒展性的運動,例如呼吸深長,量力而行地拉伸韌帶、做擴胸運動以及伸懶腰等。
此外,胸脅及身體兩側(cè)(外側(cè):腋下到外腳踝沿線,內(nèi)側(cè):腿內(nèi)側(cè))有肝膽經(jīng)循行,不拘于時地敲打,也能起到疏肝理氣的作用。
04
多吃辛溫發(fā)散食物,理氣、助消化
春天應(yīng)多吃些辛溫發(fā)散的食物,如豆豉、蔥、香菜、花生、蝦仁等。
此外,蘿卜、韭黃、韭菜皆為辛味食物,有辛甘發(fā)散的功效,有利于升發(fā)和保護陽氣,也可適當吃些。
值得一提的是,日常服用一些運氣的膏方也不失為一種方便快捷的理氣法子。
推薦膏方一:柔肝止痛膏
部分處方:阿膠、鱉甲膠、鹿角膠、川牛膝、菟絲子、枸杞、當歸、白芍、炒白術(shù)、厚樸、伸筋草、杜仲、砂仁、干姜、茯苓、制附子、菊花、杏仁、炙甘草等幾十味中藥材。
功效:柔肝瀉肺、舒筋止痛,適用于兩肋、胸背、肩膝疼痛、體重?zé)┰?、目赤、咳逆等癥狀。
推薦膏方二:正陽清上溫下膏
部分處方:阿膠、鱉甲膠、鹿角膠、磁石、干姜、玄參、桑白皮、川芎、當歸、茯神、山藥、防風(fēng)、白芍、熟地、黃柏、肉桂、澤瀉等幾十味中藥材。
功效:清上溫下、調(diào)和陰陽。適用于口舌生瘡,心煩易怒,失眠心悸,噯氣反酸,胸肋滿悶,咽喉不適等癥狀。(本文轉(zhuǎn)自養(yǎng)生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