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每個孩子的成長和生活環(huán)境不同,造就了孩子不同的性格。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外向的孩子與人交際的能力比較強,而內向的孩子卻不敢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為此在很多事情上處于劣勢地位。那么,造成孩子不愛表達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實家長的教育方式起著決定性作用,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一,父母關系經(jīng)常處于僵持狀態(tài),孩子感受不到來自家庭的安全感。
小志今年上二年級,平時在班里特別活躍,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歡。一個月前,班主任注意到小志一下課就趴在桌子上不說話,也不和同學們一起玩,于是找到了小志的家長了解情況。交談后得知,小志的父母最近一個月因為一些瑣事鬧的不可開交,甚至到了離婚的地步,也因此忽略了孩子的生活。
看得出來,小志的性格因為父母關系的變化而發(fā)生了轉變。家庭給孩子的安全感是孩子做任何事情的基礎,這個年紀的孩子會把父母的爭吵的原因歸咎于自己身上,從而到了其他環(huán)境中也會放低自己的身姿來保護自己。所以說,家庭環(huán)境的好壞對孩子的性格有決定性作用。
第二,父母總是指責孩子的過錯,看不到孩子的優(yōu)點和進步,讓孩子在自我懷疑中成長。
前兩天和在學校當老師的朋友聊天得知這么一件事?,摤摻衲晟弦荒昙墸诎嗬锍煽円恢辈诲e,但就是不愛說話,經(jīng)常自己一個人低著頭獨來獨往。今年暑假,瑩瑩班主任進行家訪,與瑩瑩父母溝通時只聽見只對瑩瑩進行批評,班主任問瑩瑩父母為什么不多鼓勵孩子呢?瑩瑩父母回答:“小孩子就得多給她制造困難,不能讓她驕傲”?,摤撛谝慌月犞痪湓捯矝]說。
可見,瑩瑩的父母的觀點過于偏激,對孩子總是吝嗇表揚和鼓勵。父母的肯定是孩子進步的動力,父母一昧的對孩子否定,只會讓孩子忽略自己的長處,放大自己的缺點,從而越來越封閉自己,對自己失去信心,無法自然的和其他人進行交流。因此,父母總是否定孩子是導致孩子過于內向的原因之一。
總的來說,父母日常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性格養(yǎng)成非常重要,父母應當主動的為孩子的成長創(chuàng)設良好的環(huán)境,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敢于打破內心的那堵墻,主動的敞開心扉與別人交流。
父母對孩子的愛應當建立在尊重和鼓勵的基礎之上,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問題,與孩子互相理解、共同成長,讓孩子在溫馨的環(huán)境中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