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lián)系客服
孫方:中華傳統(tǒng)文化核心之學——心學(上)
蘇軾是吾師
>《文化》
2016.04.15
關注
孫方,1924年出生于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幼年受家庭熏陶,熱愛書法,受教于表伯——著名書法家張伯英先生。1947年畢業(yè)于北京輔仁大學,后到晉察冀解放區(qū)參加工作。在西柏坡中共中央組織部南下干部訓練班學習。南下后歷任江漢日報、湖北日報記者、部主任、編委,中共遼寧省委書記處秘書,湖北省委宣傳部辦公室主任、湖北省社會科學聯(lián)合會副主席,湖北經濟管理大學黨委書記,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湖北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書法報》首任社長,湖北省書畫研究會會長等職。
孫方禪意書法集
孫方作品
孫方作品
中華傳統(tǒng)文化核心之學—心學
(上)
(湖北省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湖北 武漢 430070)
【摘要】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主要由三大支柱構成:儒學、佛學和道學。三家思想理念雖各有特點,但三家思想理論之核心都是講心的,儒家講的正心誠意,佛家講明心見性,道家講清心寡歡,三家的思想理念經過互相碰撞和融合互補而形成中華傳統(tǒng)文化。因此,心學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之學,源遠流長。在文化修養(yǎng)中要努力做到知致合一,知行合一。心學應與時俱進,適應和促進社會穩(wěn)定和經濟文化建設發(fā)展。
【關鍵詞】中華傳統(tǒng)文化;核心之學;心學
【DOI編號】10.14180/j.cnki.1004—0544.2015.08.011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544(2015)08—0058—04
源遠流長
心學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核心之學,源遠流長。
《尚書》記載,早在三千多年前堯把帝位傳給舜時,同時把他修身治國的十六字心法傳給了舜,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span>
人心惟危,是說人有利己之私心,如果私心膨脹,被自私自利貪欲妄念所左右是很危險的,就會危害他人,危害社會,危害國家,同時也會危害自身。因此必使道心加以制約。
道心是利人之公心,也就是良心、善心、良知,仁愛至善之心。但常常受到貪欲妄念私心之干擾蒙蔽,幽微難明。
惟精惟一,是要精心修養(yǎng)身心,去掉各種貪欲妄念,把利人之公心、道心,貫徹到思想行為中去,“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币缘佬某橐簧碇鳌T蕡?zhí)厥中,在故宮《中和殿》懸掛的匾額是乾隆帝書寫的“允執(zhí)厥中”四字,允是誠心之意,執(zhí)是守住,厥中即其中,是說要誠心誠意,不偏不倚守住這個中字,中心、中道、中庸、中和,即仁愛至善之道心。
相傳堯把十六字的的心法傳到舜,舜傳到禹,春秋時期傳到孔子,孔子將心學弘揚光大,形成孔門心法。孔子又將孔門心法傳給曾子,曾子著《大學》,曾子傳孔子孫子思,子思著《中庸》,子思傳孟子,孟子進一步發(fā)展心學,提出良知良能之說。宋代儒家心法融合佛教禪宗心學產生宋代理學。明代王陽明集心學大成,把心學傳播到海內外。
人類在發(fā)展中存在兩大需求:一是個體生存發(fā)展的需求,一是群體生存發(fā)展的需求。存在決定意識。個體生存發(fā)展的需求產生私心、利己之心;群體生存發(fā)展的需求產生公心、利人之心、利群體之心。 由于人類生存于社會之中,個體不能脫離社會獨立存在,所以公心、利人之心、利群體之心尤為重要。私心、利己之心與公心、利人之心本來是統(tǒng)一的、互補的,個體的生存發(fā)展是群體生存發(fā)展的基礎,而群體的生存發(fā)展更有助于個體的生存發(fā)展。但是如果私心膨脹,利欲熏心,被自己的自私自利貪欲妄念所左右就危險了,就會危害他人,危害社會,危害國家。因此必須清除私欲之蒙蔽,而彰顯仁愛至善之道心。
人之心性是人性與動物性的結合。利己之性是人與動物俱有的。而利人之性,利群體之性是人所獨具的,是謂人之本心本性,亦即仁愛至善之道心。作為人,就是需要節(jié)制動物性而提升人的本心本性。
核心之學
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主要由三大支柱構成:儒學、佛學和道學。三家思想理念雖各有特點,但三家思想理論之核心都是講心的,儒家講的正心誠意,佛家講明心見性,道家講清心寡歡,三家的思想理念經過互相碰撞和融合互補而形成中華傳統(tǒng)文化,因此心學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之學。
王陽明說,圣人之學,心學也,王陽明說的圣人就是儒學先師孔子以及他的弟子顏淵,曾子、子師、孟子,是說他們都是講心學的。
儒學中的仁、義、禮、智、信、忠、孝、恕、德等道德規(guī)范,皆根植于心。
仁是儒學中的精髓,仁者二人,是說如何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論語中,孔子講仁有一百零四次之多。
什么是仁?孔子的學生樊遲問仁,孔子曰:“愛人”,又說“仁者人也”“修道以仁,學道則愛人”,是說仁的核心是愛人,有仁愛之心,才能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果沒有仁愛之心,就不能說是人。孟子也說:“仁,人心也?!薄盁o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span>
孔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仁至矣?!笔钦f仁不是遙遠的,就存在每個人的心里。只要有仁愛之心,做仁愛之事,就達到“仁”了。仁為德為本,仁愛之心是一切倫理道德的基因,也是做人做事的根基。
儒學講義,什么是義?中庸中說:“義者宜也”,就是做最適合之事,如正義。孟子說:“義,利也”是以利人之心做有利他人有利社會國家之事。義與利既是一致的又是有矛盾的,自古以來就有義利之辯,主張義利結合,以義制利。計利當計天下利。古往今來許多仁人義士“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為國家為民族,不惜流血犧牲,這都是中華文化哺育的民族的脊梁。當今社會物欲橫流、金錢至上,有些人利欲熏心,見利忘義,不擇手段謀利,貪污腐敗,害人害己,通向毀滅之路??鬃诱f:“不義而富且貴于我為浮云”,“君子謀財取之有道”。老子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span>
儒學講禮,中國素稱禮儀之邦,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泵献诱f:“敬慕之心即為禮?!薄岸Y之用,和為貴”大家有禮貌地和諧相處。當前社會是嚴重的禮的缺失,對人處事不講禮,有的人只管自己不顧他人,為一己之利不惜損害公共利益,在國內影響和諧,在國外丟失人格國格。禮是長期養(yǎng)成的,從兒童起,就應進行謙讓禮儀的教育。
儒學中的智,是智慧。孟子說智是知善知惡,知是知非之心,是先天智慧和后天知識實踐積累的總和,是在修身養(yǎng)性中排除貪心妄念的干擾,而顯現的良知良能的大智慧。
儒學講信,信字是人言也,言而有信,心誠則有信??鬃诱f:“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現在人與人之間往往缺少信任感,應提倡誠信待人,誠心做事,心誠為本。
儒學講忠恕,曾子講:“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敝宜〗杂尚纳?,“盡己之心為忠,推己及人為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忠即忠心,忠與人,忠與事,忠與國家民族。
有一次,子貢問老師:“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span>
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召開的宗教大會上發(fā)表的全球倫理宣言就是把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定為道德金律。
儒學講孝,《說文解字》上說孝字是“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承老也”。孔子認為“孝為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是天經地義之事?!鞍偕菩橄取保袄衔崂弦约叭酥稀比鍖W把孝道作為用仁愛之心構建和諧社會的起點。中國的歷朝歷代都把孝放在倫理道德的首位,中國的孝文化傳到日本、韓國等國家,都產生巨大的影響。
儒家學說是從仁愛之心開始,推己及人,由仁愛之心,求得和諧,做到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國家和諧,達到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由正心開始,由內到外,由近及遠,做到天下歸心,世界大同。這樣的哲學思維和倫理道德體系,是中華文化獨特的思維和倫理道德體系,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有巨大的普世意義。總的說儒家學說是以仁愛之心為核心的和諧文化。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中國至高無尚的理論品質中的一些東西,現代社會極為需要,這些品質中我認為和氣是第一位的?!?/span>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瑞典科學家內斯?阿爾文博士在巴黎召開的一次國際會上演講說:“人類要生存,就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阿諾爾德?約瑟?湯恩在比較人類數十種文明之后,認為教導人類和諧相處的儒家文明更能體現文明的精義。他說:“人類已經掌握毀滅自己的高度技術文明手段,同時又處于極端對立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之中,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中國文明的精髓——和諧。中國如果不能取代西方成為人類的主導,那么整個人類的前途是可悲的。
有人說中華文化追求的是三和文化:人心和善,社會和諧,世界和平;某些西方文化是三爭文化:人與人競爭,群體之間斗爭,國家之間戰(zhàn)爭。
未
完
待
續(xù)
歐歐
書法報網
shufabao-net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
。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19)論起源及其歷史傳承的中華儒學的一個重要學派“心學”
【大家】孔子確立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方向|牟鐘鑒
《中華覺學》
傳統(tǒng)文化中的創(chuàng)新基因 | 黃石頭
安泰如是說“儒釋道”1
略論國學的當代價值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首頁
萬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職場
理財
娛樂
藝術
上網
留言交流
回頂部
聯(lián)系我們
分享
收藏
點擊這里,查看已保存的文章
導長圖
關注
一鍵復制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yōu)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5
元
優(yōu)惠券
優(yōu)惠券還有
10:00
過期
馬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