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理念下優(yōu)化生物“問題串”教學策略的研究
一、 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課題核心概念:
“問題串”:是指在一定的學習范圍和主題內,圍繞一定的目標、按照一定的邏輯結構精心設計的一組(一般在3個以上)問題。
教學策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為達到教學目標而采取的相對系統(tǒng)的行為。
課題研究的目的:
為體現(xiàn)新課程倡導的探究性學習,生物的教科書的不少的章節(jié)采用了問題串的形式引導學生步步深入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建構知識、發(fā)展能力。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簡單是知識由內到外的轉移和傳遞,而是學習者主動的建構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的過程。因此問題串的設計只有以學生的已有知識、經(jīng)驗、能力為基礎,貼近學生所學的內容,才能有效的促進知識的同化,提高教學效率。
解決的問題:本課題通過研究教師設計問題串時應注意什么問題?怎樣使用問題串開展有效的生物教學?使用問題串教學時應注意什么問題?從而建立生物課堂問題串設計的基本原則;摸索生物課堂問題串創(chuàng)設的一些應用策略;改變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逐步積累和形成一些典型的案例與經(jīng)驗,以指導新課程教學實踐,并最終促進學生發(fā)展和教師專業(yè)化成長。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內容:
1、新課程背景下,教學中問題串創(chuàng)設的現(xiàn)狀及問題。
2、新課程背景下,農(nóng)村職業(yè)中學課堂教學問題串的方法原則。
(二)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閱相關文獻,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參考。
2、行動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研究、提高、邊研究邊實踐,促進說與寫的統(tǒng)一。
3、經(jīng)驗總結法:在教學實踐和研究的基礎上,根據(jù)課題研究重點,隨時積累素材,探索有效的措施,總結得失,及時調控。根據(jù)研究內容寫出階段性總結。
4、案例研究法: 每一環(huán)節(jié)實施后,進行階段性分析,注重個案分析和積累。
三、課題研究具體時間安排
本課題的研究時段為2008年12月—2009年11月,具體分為三個研究階段:
★第一階段為準備期(2008、12---2009、1)
認真學習相關理論,收集課堂改革的有關信息、經(jīng)驗,做好本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收集、整理、統(tǒng)計、分析材料。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
★第二階段為研究實施階段(2009、2—2009、10)
對新課標人教版生物包括教師指導用書進行通讀,學習前期進入課改地區(qū)的教師使用教材的課堂實錄。針對學生進行有價值的教學設計,教學研討,制定策略。制定實施方案。對方案進行實證,記錄結果和過程,根據(jù)結果及時調整策略。并撰寫教學經(jīng)驗總結或論文。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經(jīng)驗總結法。
★第三階段為:實驗研究的總結階段(2009、11)
對課題的資料進行整理歸類,撰寫個人課題小結,申請結題報告。
四、課題研究讀書學習計劃以及具體時間安排:
1、閱讀《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每天閱讀30-50分鐘。(完成時間:2008年11月)
2、閱讀《有效教學方法》((美)d?鮑里奇著,易東平譯.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每天閱讀30-50分鐘。(完成時間:2008年12月)
3、閱讀《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李希貴每天閱讀30-50分鐘。(完成時間: 2009、1—3月)
五、完成讀書筆記與課例分析的具體時間安排
每學期一篇閱讀隨筆,研究過程完成讀書筆記。建立課題博客,及時發(fā)布研究進展信息和學習、研究體會。按規(guī)定時間每學期至少上傳一篇本人獨立撰寫的讀書筆記。
一、2008年10月——2009年2月
⒈上傳一篇本人獨立撰寫的讀書筆記;
⒉讀書過程在本人的博客中有體現(xiàn)。
二、2009年3月——2009年7月
⒈上傳一篇本人獨立撰寫的讀書筆記;
⒉讀書過程在本人的博客中有體現(xiàn)。
三、2009年9月——2009年10月
⒈上傳一篇本人獨立撰寫的讀書筆記、課堂教學案例分析;
⒉讀書過程在本人的博客中有體現(xiàn)。
3.撰寫教學經(jīng)驗總結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