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家先看“風”、“水”二字在字形上的演變
二. 風水在書中的含意
1. 風和水;風和雨。
《 宋書-武帝紀上》:「公中流蹙之,因風水之勢,賊艦悉泊西岸。」
唐-李遠《詠雁》:「關(guān)山多雨雪,風水損毛衣。」
2. 風寒與濕氣。
【卷上·藥誤不即死論】 《醫(yī)學源流論》徐大椿
又如水腫總名也,其類有皮水、正水、石水、風水之殊,而諸癥又各有數(shù)癥,各有定名,各有主方。凡病盡然,醫(yī)者必能實指其何名,遵古人所主何方,加減何藥,自有法度可循。
北周·庾信《為閻大將軍乞致仕表》:「加以寒暑乖違,節(jié)宣失序,風水交侵,菁華已竭?!?/p>
3. 風光,風景。
唐·李紳《移九江》詩:「楚客喜風水,秦人悲異鄉(xiāng)。」
《水滸傳》第一二回:「其山秀麗,松柏森然,甚有風水,和梁山泊無異?!?/p>
4. 指遙遠而阻隔的路途。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李季蘭》:「或以從軍萬里,斷絕音耗;或祗役連年,迢遙風水?!?/p>
5. 指宅基地或墳地周圍的風向、水流、山脈等形勢。
就生者之屋宅而言,謂之陽宅;就死者之墳地而言,謂之陰宅。迷信者認為「風水」的好壞能決定宅主或葬者一家的禍福。
舊題晉·郭璞《葬書》:「經(jīng)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p>
《古今小說.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此間武強山廣有隙地,風水盡好,我先與你葺理葬事?!?/p>
清·袁枚《新齊諧-諸廷槐》:「或問:‘可是諸府祖宗功德修來乎?’曰:‘非也。是他家陰宅風水所蔭?!构簟段业耐辍返谝黄骸冈谒囊馑?,以為我們母親把杜家的祖墳山上的風 水 一個人占盡了,所以只發(fā)我們這一家?!?/p>
6. 指看風水的人。
《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他越發(fā)慌了,托這風水到處尋地,家里養(yǎng)著一個風水,外面又相與了多少風水。這風水尋著一個地,叫那些風水來覆?!?/p>
7. 比喻情勢。
元·鄭廷玉《楚昭公》第三?。骸复蠹乙磦€風水。實是船小,載不起這幾個人?!?/p>
朱道南《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廣州起義》:「這兩個家夥不看看風水,盡在‘赤子赤孫’面前出洋相。」
看完這篇文章你是否對風水還有迷惑?
對于第一種“風水”的意思相信大家都會有所自己的認識與體驗?zāi)秋L,那水,那雨。
第二種“風水”意思可能還是有一些萬里挑一的人不可置信,這也許是因為思想上身體上想法使其不受這類病痛影響。
第三種“風水”也許只有雙目無法掙開之人吧!他們不能體會風水中的種種差異與感觸。
第四種“風水”對現(xiàn)在的一些人來說地球之上如果愿意也不過是天數(shù)之間就能到達。
第六種“風水”也許還是會有一些人迷惑,人之名并非當知與不當知。也許不是一個圈子真的不能認識圈里的名人。也許一個不聞窗外事的人對于每次出門來說都是新的天地完全陌生世界。
第七種“風水”比喻的事每一個人的生活經(jīng)驗閱歷積累的不同,表達與看法皆有可能各不相同。
至于第五種“風水”個人感覺它包括了所有之意。不過它到底否幫人得到種種助力,要看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書籍,古人對自然風,水,雨等自然界觀察總結(jié)時是否有出錯,是否符合率高。
風水玄學小知識
明孫奎撰??謫⑽模铣侨?。生平以講學為事,故詩文多雜理語,蓋非所長。至溺信堪輿之說,反覆辨明,不一而足。其《風水評》一篇,援引營洛卜兆事,及駁朱彥修語,尤為未允矣。
《龍髓經(jīng)》一卷,《疑龍經(jīng)》一卷,《辯龍經(jīng)》一卷,《龍髓別旨》一卷《九星祖局圖》一卷《五星龍祖》一卷《二十八禽星圖》一卷
陳氏曰:以上七種晁無名氏,并前諸家,多吳炎錄以見遺。江西有風水之學,往往人皆道之。
易經(jīng)原古序【卷十三 浙中王門學案三】 《明儒學案》黃宗羲
《易》者,三才之道,圣人之學,憂患之樞也,有先天,有后天。先天之時,以氣流行,憂患尚淺,后天之時,以事成用,憂患日深。流行者,以象效法,成用者,以象趨避。先天以天地山澤雷風水火八者為象,變?yōu)榱模允救酥Х?。非此則憂患興,人道不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