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項元汴家族的書畫藝術(shù)與收藏 |
展 期:2009/07/04 ~ 2009/09/25 |
陳列室:210, 212 |
項氏家族本是明代家資富饒的嘉興望族,到了項元汴(1525-1590),由於他好古博雅,兼工繪事,又善治理生產(chǎn),藉著經(jīng)營古玩書畫買賣致富益甚,成了馳名海內(nèi)的大收藏家?!柑旎[閣」為項元汴藝術(shù)收藏堂號,據(jù)傳他曾購得一張古琴,上刻有「天籟」兩字,因喜愛有加,將書齋以此命名。項氏書畫收藏特色如下:(一)作品上鈐蓋的鑑藏印章數(shù)量甚多,有時多達(dá)數(shù)十方,堪稱歷代私人藏家之翹楚。(二)書於藏品之題識偶見長文,但以兩行左右最為常見,有時還會將購藏價格載於卷後。(三)應(yīng)用以〈
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作為收藏編號,編號字大多書於畫幅右下角或卷後題識。 根據(jù)資料顯示,項元汴的收藏生涯達(dá)五十年之久,所收歷代書畫名蹟不下千餘件,內(nèi)容豐富精妙,當(dāng)時不少風(fēng)雅之士,紛紛慕名前往求訪觀賞。是以項氏一門子弟與江南諸文士交往頻繁,對於書畫造詣的追求也日益提昇,藝術(shù)風(fēng)格多承吳門之風(fēng)。此外,家族中以書畫流芳者,為元汴之孫項聖謨(1597-1658)。項元汴臨終前,將一生珍藏,分予膝下六子。不過,其傾畢生之力所經(jīng)營的天籟閣珍藏,在死後還不到六十年,於清軍攻進(jìn)嘉興(1645)時,為千夫長汪六水掠奪一空,從此散失各地。後來輾轉(zhuǎn)為清初收藏家梁清標(biāo)(1620-1691)、安岐(1683-?)等收藏,後多歸入清室內(nèi)府。今猶存世者,主要傳存在本院及北京故宮博物院,也有少部分流散於國內(nèi)外博物館及私人藏家手中。
此次展覽,精選出項元汴及其子、姪、孫輩等書畫佳作,並整理出本院珍藏具有千字文編號之項氏舊藏名蹟廿六件,藉此呈現(xiàn)天籟閣收藏一端與項氏家族的藝術(shù)成就。(來源:
中國書法網(wǎng);上傳:
永楓 ;收藏:
xy67896789 )
展品清單
朝代
| 作者
| 品名
| 形式
| 本幅尺寸
| 備註
| 明
| 項元汴
| 倣蘇軾壽星竹
| 軸
| 56.8x29.2
|
| 明
| 項元汴
| 善才頂禮
| 軸
| 130x30.5
|
| 明
| 項德新
| 秋江雲(yún)樹圖
| 軸
| 65x23
|
| 明
| 項德新
| 墨竹
| 冊
| 16.3x46.8
| 明人便面畫冊肆冊(二)蝴蝶裝
| 明
| 項德純
| 行楷書五言律詩
| 冊
| 16.5x52
| 明人便面書冊(二)蝴蝶裝
| 明
| 項德裕
| 山水
| 冊
| 16.4x49.8
| 明人便面畫冊肆冊(二)蝴蝶裝
| 明
| 項聖謨
| 畫蘆雁
| 軸
| 80.6x39.8
|
| 宋
| 高宗
| 賜岳飛披答
| 卷
| 33.7x72.2
| 【伊】字531 有項氏跋
| 傳元
| 趙孟頫
| 篆書千文
| 卷
| 24.8x93.2
| 【槐】495
| 明
| 仇英
| 漢宮春曉
| 卷
| 30.6x574.1
| 【慮】字742
| 傳五代
| 周文矩
| 七賢過關(guān)圖
| 卷
| 25.1x165.6
| 【熟】字666
| 宋
| 錢選
| 煙江待渡圖
| 卷
| 21.6x111.2
| 【運】字780
| 傳宋人
|
| 香山高會圖
| 卷
| 27.4x246
| 【亦】字477
| 元
| 王振鵬
| 龍舟圖
| 卷
| 32.9x178
| 【亭】字624
| 元
| 趙孟頫
| 甕牖圖
| 卷
| 27.1x100.5
| 【索】字729
| 元
| 任仁發(fā)
| 飲中八仙圖
| 卷
| 26.7x447.3
| 【甚】字302
| 元
| 吳鎮(zhèn)
| 嘉禾八景
| 卷
| 37.5x566
| 【渠】字753 羅志希捐贈
| 明
| 沈周
| 畫韓愈畫記
| 卷
| 37x1062.9
| 【幸】字719 項跋在最後
| 宋
| 蘇軾
| 尺牘─致夢得帖
| 軸
| 28.6x40.2
| 【具】801
| 傳宋
| 馬和之
| 柳溪春舫圖
| 軸
| 36.7x51.4
| 【歡】字751
| 元
| 王蒙
| 秋林萬壑
| 軸
| 68.3x45.6
| 【藁】字482
| 宋
| 蘇軾
| 次韻三舍人省上詩
| 卷
| 30.9x47.9
| 宋四家法書卷─【屬】797
| 宋
| 蔡襄
| 書尺牘
| 冊
| 31.3x42.3
| 宋四家集冊─【颻】字776
| 宋
| 黃庭堅
| 致雲(yún)夫七弟尺牘
| 冊
| 32.1x65.5
| 宋四家墨寶─【讀】字786
| 宋
| 黃庭堅
| 書尺牘-糟薑銀杏帖
| 冊
| 28.9x37.6
| 宋四家墨寶─【厭】字814
| 宋
| 范純粹
| 書尺牘
| 冊
| 30.1x43.7
| 宋人法書【鵾】778
| 元
| 趙孟頫
| 尺牘(吳門帖 )
| 冊
| 31.1x66.7
| 元趙孟頫趙氏一門法書─【凋】字768
| 元
| 高翼
| 書通書冊
| 冊
| 25.1x8.8
| 【志】395(第三開)
| 明
| 仇英
| 臨宋元六景冊
| 冊
| 29.2x47.1
| 【聆】字689
| 傳宋
| 張即之
| 書李衎墓志銘
| 卷
| 29.3x604.5
| 【御】字編號826
| 明
| 文彭
| 草書採蓮曲
| 卷
| 35x318
| 【孤】字 985
| 元
| 趙肅
| 書母衛(wèi)宜人墓誌
| 卷
| 25.8x124.8
| 【聚】字478
| 明
| 唐寅
| 畫嵩山十景冊
| 冊
| 26.2x40
| 【珍字參號】
|
|
明 項元汴 倣蘇軾壽星竹 項元汴(西元一五二五-一五九○年),浙江嘉興人,字子京,別字墨林居士,曾築「天籟閣」廣徵天下奇珍,為江南大收藏家。精鑑賞,自解畫以至能畫,山水學(xué)元黃公望、倪瓚,又寫梅、蘭、竹石,頗有幽情逸致 。
本幅畫兩竿澹墨細(xì)竹出於坡石之後,筆法雅淡天真,極具文人畫意。畫成於萬曆庚辰(一五八○年),為賀友人父親壽辰所繪。日後曾經(jīng)其孫項皋謨鑑定。 |
明 項聖謨 畫蘆雁 項聖謨(西元一五九七至一六五八年)為元汴之孫。字孔彰,號易庵,又號胥樵。工書畫山水,初學(xué)文衡山,擴(kuò)於宋而取韻於元,乃項氏家族數(shù)代以來畫名最高者。
此幅寫叢汀蘆葦,群雁就宿,或低翔而下,或結(jié)陣遠(yuǎn)來。於江天空曠之中,寫霜秋暮景,使人觀之,若有蕭瑟凜冽之氣,可謂善畫者以意勝也。 鑑藏印記中有方「天籟閣中文孫」,足見其景仰祖父元汴之情。 |
宋 錢選 煙江待渡圖
錢選(西元一二三九─一三○一年),字舜舉,號玉潭,霅豁翁等。宋景定年間進(jìn)士。工畫,宋亡不仕,流連詩酒以終其生。
此卷繪秋景山水,山巒平坡多用硬拙直筆勾皴,既表現(xiàn)出青綠山水的古雅工麗,又富有文人畫的恬靜意趣。畫家藉此幽寂靜謐的山水,並在畫上題詩,委婉地表達(dá)隱遁避世的願望。幅右樹根處有千字文第七八○「運」字編號,為項元汴天籟閣舊藏。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