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流量表附表是從利潤表中的凈利潤調整至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的過程,其主要目的用于反映利潤表中凈利潤的質量,利潤公司的凈利潤為8億,而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僅僅只有3億,很可能系公司本期確認了大額的應收賬款和主營業(yè)務收入,而應收賬款周轉率較低,回款速度慢,公司的凈利潤質量不夠好。
從凈利潤調整至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的過程實際上是由權責發(fā)生制調整收付實現制的過程,如何從利潤表中的科目調整至現金流量表中的科目,實際上其中通過”經營活動的凈利潤”科目實現過渡,現就相關邏輯關系推導如下:
凈利潤=經營活動的凈利潤 投資活動的凈利潤 籌資活動的凈利潤
-----經營活動的凈利潤=凈利潤-投資活動的凈利潤-籌資活動的凈利潤
-----經營活動的凈利潤=凈利潤-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損失為負)-投資收益(損失為負)-資產減值損失(為負數)-營業(yè)外收入-營業(yè)外支出(為負數)-財務費用(為負數)
說明:財務費用僅僅包括與籌資活動有關的費用,即利息收入-利息支出
資產減值損失,營業(yè)外收支僅僅包括與投資活動有關的損益
接下來是從經營活動的凈利調整至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凈額的邏輯關系:
從上圖所知:
經營活動凈利潤=本期收入(本期收到現金 本期未收到現金)-本期費用(本期付出現金 本期未付出現金)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本期現金流入(本期收入 本期未確認收入)-本期現金流出(本期確認為費用 本期未確認費用)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經營活動的凈利潤 本期現金流入未確認收入-本期收入未收到現金-本期現金流出未確認費用 本期費用未付出現金
例舉:
本期現金流入未確認收入-----DR:現金CR: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經營性應收的減少)
本期收入未收到現金-----------DR:應收賬款/應收票據CR:主營業(yè)務收入(經營性應收的增加)
本期現金流出未確認費用--DR:存貨/遞延/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應付工資/稅費CR:現金
(存貨的增加 遞延資產的增加 遞延負債的減少 經營性應付的減少)
本期費用未付出現金----------DR:管理費用CR:應付賬款/累積折舊/遞延負債/長期待攤/應付工資/應繳稅費/資產減值準備(經營性應付的增加 遞延負債的增加 本期的折舊/攤銷 本期資產減值損失)
將上述代入即可得到大家熟悉的現金流量表中附表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