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書邦人 的第 183 篇原創(chuàng)文章
書讀完就忘,或者過了一段時間便想不起那本書說了什么,讀得越多忘得越快,這是大部分讀書人都會遇到的問題。這個問題,不是用類似不記得吃過什么飯菜卻長大,或者張無忌忘記所有劍招才練得太極劍來自我安慰。記不住就是就不住,無論怎么潛移默化,這樣讀書的收獲都是非常少的。我寫過 25 篇關于讀書方法的文章,點擊這篇文章上方的標簽即可閱讀。不過對于最近書友們問到的一些問題,尤其像「書讀完就忘,怎么辦」這樣的問題,我認為有必要寫一篇文章來介紹自己的方法。記得在第二篇文章里我說過,讀書要用起來、做筆記、多分享才有收獲,至少這樣做,讀過的書才不容易忘記。其實讀透一本書,對大部分人來說太難了,即使是一些很好讀的成功學讀物,也很少有人真正讀透,更別說那些比較難讀的經(jīng)典名著了。不過你想要讀透一本書,方法還是有的,只是這兩種方法做起來比較累,算得上是笨方法。實際上這是極為普通的讀書方法。我兩年前才開始用這種笨方法讀書,即讀完一章,就寫一篇2000字左右的讀書筆記。一本書讀下來,我大概寫 10 篇文章左右,兩萬字,類似于拆書稿。因為我不能摘錄原文,補充閱讀了相關的資料之后,再聯(lián)系其他章節(jié)和同類書籍,多方位去理解,最后把自己消化之后的東西寫出來。所以,對這樣一本書,我很難忘記,甚至能站在作者的肩膀上看得更遠。不過你不必這樣讀書,我介紹的只是一種笨方法,你可以變個方式減輕負擔。比如你每天只讀10頁書,就按照這個步驟去做:
1、認真讀完10頁書;
2、用自己的話復述這10頁書的內(nèi)容;
3、如果講不出來,就再讀一遍這10頁書;
4、用簡單的話再復述,卡殼就重復第三步;
5、直到把這10頁書完全講明白為止。
這便是我們常說的費曼技巧。這個步驟非常簡單,卻相當有用。你別看每天只讀10頁,要把它講清楚并不容易。
倘若你復述不出來,就不要往下讀,直到無障礙地說出來為止。
它就像戰(zhàn)場上的車輪戰(zhàn),不停地攻陷某一個小城池,在沒有攻下來之前,是不能前進的。這就要求你必須讀懂每一頁書,否則就卡殼。當你發(fā)現(xiàn)每天讀10頁書沒有任何難度時,就適當?shù)靥岣呷蝿樟浚黾拥矫刻?0頁,50頁,甚至100頁。不管你的目標是什么,這個方法的步驟是不會變的,它同樣適用于每一類書。這個復述的過程有點慢,也枯燥,但是它的效果驚人,至少不會出現(xiàn)讀一本忘一本的情況。雖然費曼技巧也是以輸出為目的,逼迫自己再次輸入,但它畢竟是你主動輸入,沒人逼你。即使你不去做,別人也不會說什么,對你而言只是不開始罷了,沒什么損失。你為了輸出一件作品來,就得有效地輸入,你讀的每一本書都是為了這件作品服務的,與它無關的書就不必讀,讀了也浪費時間。這有點像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里提到的第二個習慣:「以終為始」。換句話說是,你知道了自己的目標是什么,為了完成這個目標你必須讀哪一本書,再把這些書找來讀。比如你下周要開一場關于個人品牌建設的直播,已經(jīng)有1000個人預約了,你講還是不講?當然要講,可是你得做好準備,不然到時沒話說或讓別人看到你什么都不懂,下一次就不會再來聽。你可以讀《超級IP孵化原理》,讀《影響力》,讀《千面英雄》,讀《華與華方法》,讀《迷戀》等。另外,你還需要閱讀相關的書評、互聯(lián)網(wǎng)文章和論文、個人品牌案例集等。接著你還得去整理資料和筆記,爭取把直播的內(nèi)容梳理好,到時派上用場。這時候,即使你手邊有多么好看的小說,多么想讀的新書,也得暫時放在一邊,因為讀了對你的下周的直播幫助不大,還影響了你為這場直播做的準備。同理,你為了寫好一篇文章,完成一個專欄,或者寫一本書,需要讀哪些書都是有為了輸出而準備的。就是說,為了做好這些,你得逼迫自己去閱讀,那么你讀過的這些書,一般是很難忘記。當然,單記住書本的內(nèi)容是沒有多大意義的,關鍵是你需要的時候用得上。我認為的記住,就是用的時候用得上,就算哪一天你記不得書上具備的內(nèi)容了,也知道在哪本書上找得到。以上這兩種讀書方法,看起來雖然普通,做起來卻不容易,一旦做到了一般就不會出現(xiàn)讀完就忘的問題。點擊下方卡片關注我,一起讀好書。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