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霍亂病

 

霍亂病在起病之初,它也有表證。正因為它起病之初有表證,放到了六經(jīng)病篇之后,來和傷寒病相鑒別?;艟褪呛鋈坏囊馑?。亂,即變亂。因其病起于頃刻之間,吐瀉交作,突然發(fā)生的升降逆亂就叫霍亂?;魜y病多發(fā)于夏秋季節(jié),因其病與感受外邪有關(guān),寒、濕、暑,也和內(nèi)傷飲食生冷不潔有關(guān)。外傷寒邪、濕邪、暑邪,內(nèi)傷飲食生冷不潔。由于飲食生冷,飲食不潔凈,因為它起病之初常常可以伴有頭痛、發(fā)熱、惡寒、身疼痛這些表證,所以放在六經(jīng)病篇之后,和傷寒證相鑒別?;魜y病可以看成是傷寒的類證,關(guān)于霍亂的基本概念我們就作這么多的介紹。     

     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此名霍亂。” (382)    

有嘔吐,有下利這就叫霍亂。對于傷寒病來說,在太陽表證階段,在起病之初,是沒有吐利的,盡管桂枝湯證有干嘔,麻黃湯證可以有嘔逆,但是這僅僅是一個輕度的胃氣上逆,盡管葛根湯的適應(yīng)證可以有自下利,這僅僅是得了外感病以后,正氣抗邪于表,不能顧護于里,里氣升降失調(diào)得一種兼證,它不是以吐利為主證,而霍亂病不同,它起病就以劇烈的嘔吐和下利為主要特征,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那么從我們今天得角度來看,它就類似于我們今天的急性胃腸道疾病, 象急性胃腸炎,象沙門氏菌屬感染的那種急性胃腸炎,

 問曰:病發(fā)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霍亂自吐下,又利止,復(fù)更發(fā)熱也”(383)

  這仍然強調(diào)霍亂病起病之初的臨床表現(xiàn),起病之處有表證,有頭痛,有發(fā)熱,有身疼惡寒,但是起病之初他有嚴重的吐利,這就叫霍亂而不診斷為傷寒。

 

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jīng)上,轉(zhuǎn)入陰必利,本嘔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氣,仍不利者,此屬陽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jīng)盡故也。下利后,當便硬,硬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經(jīng)中,頗能食,復(fù)過一經(jīng)能食,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384]

 今反不能食,到后經(jīng)中,頗能食,復(fù)過一經(jīng)能食,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這是一個霍亂病,屬于陽氣虛衰,升降紊亂造成的吐利,那么中陽不足,他當然不能食,說今反不食。到后經(jīng)中,7天叫一個經(jīng),這個后經(jīng)不是指的邪氣傳其他經(jīng),而是指的一個自然病程,頗能食就是稍稍的能夠吃,這是胃陽到了第二個 7 天,有所恢復(fù)的表現(xiàn)了。 

霍亂病治療

張仲景是辨證治療的,是陽虛就是溫陽,是濕盛就是行水,

惡寒,脈微而復(fù)利,利止,亡血也。四 逆加人參湯主之。” (385)

惡寒,是外有表證,脈微是里陽虛衰,又有下利,那么這種下利我們可以用少陰下利的這種病機來解釋,是陽虛,火不暖土,腐熟無權(quán),拉著拉著不拉了,這不是陽氣的恢復(fù),而是津液被傷,利無可利,沒東西可拉,腸道的東西都被拉干凈了。因此仲景說亡血也,這里所說的就是傷,就是陰液,陰血陰液,這就是霍亂下利而導(dǎo)致了陰陽兩傷,仲景用四逆加人參湯,用四逆湯來回陽救逆,加人參來補陰液。   

霍亂,頭痛發(fā)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 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386)

     “霍亂、頭痛、發(fā)熱、身疼痛這是表證,以嘔吐和下利,升降逆亂為主要特征,熱多欲飲水者, 發(fā)熱明顯,又有口渴的,這說明內(nèi)有水結(jié),這個發(fā)熱是太陽表證,這個渴欲飲水是內(nèi)有水結(jié),津液不化,然后水液浸漬胃腸,就造成了嘔吐和下利。所以這個霍亂是因為水結(jié)所造成的,利小便實大便的方法,把水邪驅(qū)除出去了,水邪不能浸漬胃腸了,嘔吐也就自然停止了,熱多是表證的發(fā)熱,渴欲飲水是里有水結(jié),用五苓散外疏內(nèi)利,表里兩解,水邪去,腸道沒有水邪浸漬,所以吐利就會緩解;第二種情 況,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寒多是提示了表邪不重,而里陽虛重

理中湯來治療吐瀉,來治療霍亂,理中丸藥物組成有人參、 干姜、甘草、白術(shù)各三兩,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那也就是我們今天的 6 的蜜丸。

 

在《傷寒論》中一共有四個方子,桂枝湯喝熱粥助藥力以外散,理中湯喝熱粥助藥力以內(nèi)溫,因為理中湯是溫里的,桂枝湯是解表的,桂枝湯這張方子發(fā)汗力弱,養(yǎng)正力大,要想讓它發(fā)汗的話,我們必須采取一些輔助措施,所以《傷寒論》說服桂枝湯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許,然后再蓋被子才能夠發(fā)汗,所以桂枝湯喝熱粥助藥力以外散,

理中湯喝熱粥助藥力以內(nèi)溫,這樣一個吐利的征候,津液 也不足,所以要喝點粥,那你喝冷粥是絕對不行的,喝上熱粥,用熱粥的那個熱量來溫里。

三物白散,由巴豆、貝母、桔梗所組成,是個辛熱 的瀉下劑,它是治療寒實結(jié)胸的,寒邪和水飲邪氣相結(jié)形成的結(jié)胸證,吃完三物白散以后,使寒實邪氣通過大便排出體外,如果吃完三物白散不吐不利的,《傷寒論》要求,飲熱粥來增進藥物的辛熱之性,實際上喝了熱粥以后,胃部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huán)改善,促進了藥物的吸收,所以就可以增進吐利,而我們解釋呢,就說飲熱粥可以助藥物的辛熱之 性,以促進吐利,而利過不止的,拉得太厲害,怎么止這個利那,那就 飲冷粥來制約藥物的辛熱毒性,實際上喝完冷粥以后,整個胃腸道的毛細血管收縮,減少了毒素的吸收,巴豆是有毒的呀,就是用這種辛熱的毒素,來促進下利,所以可見我們吃冷、吃熱對消化道的血液循環(huán)的影 響是非常明顯的

十棗湯以后,要糜粥自養(yǎng),十棗湯是治療懸飲的,用完它大 小便都利,把體內(nèi)的水邪排出體外了,正氣就受到了損傷,所以要糜粥來養(yǎng)中氣,養(yǎng)胃氣?!秱摗分兴幨巢⒂玫姆椒ǎo我們提供一種思路,我們在臨床上,在給病人開方用藥的時候,還應(yīng)當注意指導(dǎo)病人的飲食。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387)

      霍亂是以吐利為主要特征,現(xiàn)在吐利止了,說明里氣已經(jīng)調(diào)和,身痛不休,它是表邪未凈,這是里和表未解的一種表現(xiàn), 當消息和解其外,消息意思是指的斟酌, 宜桂枝湯小和之,即使用桂枝湯,劑量還不能大,這提示了對于虛癥,里氣剛剛恢復(fù)兼有表證的情況下,仲景在治療的時候是特別小心翼翼,特別小心謹慎的。防止你發(fā)汗的過程中傷里氣。

身體的疼痛

麻黃湯證有身體的疼痛,那是寒邪閉表,寒主凝滯,寒主痛,使肌膚的氣血澀滯,筋脈拘攣。

新加湯,它是營氣不足,肌膚失養(yǎng),不榮則痛,失養(yǎng)則痛,虛則痛,

附子湯證,附子湯證它是由于腎陽虛衰,肌膚骨節(jié)失溫,然后導(dǎo)致了寒濕凝滯于肌 膚骨節(jié),因此出現(xiàn)了身體痛,骨節(jié)痛,治療用附子湯,溫腎陽益元氣,祛寒濕以止身痛

   

  吐利,汗出,發(fā)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 四逆湯主之。” (388)

   “吐利是腎陽虛衰,火不暖土,汗出是陽不攝陰,發(fā)熱是陰盛格陽,惡寒是腎陽虛衰,表陽不足,四肢 拘急那是陽虛四肢失溫,造成的寒凝,經(jīng)脈拘攣,手足厥冷是真陽 虛衰,四末失溫,用四逆湯來治療。

既吐且利,小便復(fù)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內(nèi)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389)

既吐且利,起病之初就有吐利,小便復(fù)利而大汗出,復(fù)就 是反的意思。本來有吐利,小便應(yīng)當量少,因為陰液都從嘔吐和下利排出體外了,所以小便量多這是反常現(xiàn)象,這是陽不攝陰,小便多和大汗出,這都是陽不攝陰的表現(xiàn),陽氣不能固攝陰液,下利清谷是陽虛火不暖土,內(nèi)寒外熱內(nèi)寒是內(nèi)真寒,外熱是外假熱,這是陰盛格陽,脈微欲絕,這也是真陽衰微的表現(xiàn),用四逆湯來治療。其實如果看這一條的描述的話,它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陰盛格陽,恐怕用 脈四逆湯更合適一些,實際上通脈四逆湯和四逆湯還是一個方子,藥物組成是一樣的,只不過干姜、附子量大一些罷了。

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湯主之。 ”(390)

  “吐已下斷,霍亂病吐也不吐了,拉也不拉了,是不是病好了?但是汗出而厥,汗出是真陽衰微,陽不攝陰,厥冷是真陽衰微,四末失溫,正因為四末失溫,才出現(xiàn)了,四肢拘急不解,這個四肢 拘急不解既有陽虛失溫的問題,也有陰液被傷,四末失濡的問題,脈 微欲絕,脈微是陽虛,脈微欲絕既有陽虛也有陰虛,這個厥也有陰虛的問題,所以他用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來治療,通脈四逆是溫陽的,加上豬膽汁它就有滋陰和陽的效果。它和我們在少陰病篇講的那個白通 加豬膽汁湯,用豬膽汁的意義是一樣的,既可以有反佐作用,又可以引陽入陰。      

 吐利,發(fā)汗,脈平,小煩者, 以新虛不勝谷氣故也。” (391)  

霍亂吐利又有表證,用過發(fā)汗,最后脈正常了,吐利也不吐利了, 表證也解除了,脈也正常了,可是有一點輕度的心煩,這是因為霍亂吐利傷了里氣,造成了正氣不足,因為把它叫做新虛。新得的這種虛證,病好了之后,家屬說你病了這么多天,也沒有好好吃飯, 好好補一補吧。所以就給他吃許多好吃的東西,結(jié)果吃完了他不能消化,因為他在患病的過程中,正氣受到了損傷,里氣不足,新虛,所以他不能夠消化這些飲食,這叫新虛不勝谷氣,所以飲食停滯在胃腸,然后就出現(xiàn)了心中不安的心煩的癥狀,這就提示了病后要節(jié)飲食,節(jié)制飲食。

所謂霍亂病,或者感受外來的暑邪、濕邪、寒邪,或者內(nèi)傷飲食生冷不潔,或者內(nèi)外合邪而造成了這種病。之所以把它叫做霍亂,起病之初就突然出現(xiàn)了劇烈的吐瀉,因為它常常兼有表證,所以放到六經(jīng)病篇之后,和傷寒病相鑒別,對于霍亂病的治療,由于水結(jié)的用五苓散,由于中陽不足的用理中湯、理中丸,由于真陽衰微,甚至說脾腎兩衰的,用四逆輩,你看涉及到四逆湯、通脈四逆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等等,霍亂吐利好了之后表邪未去,身痛不休的,不能夠用麻黃湯,而用桂枝湯,吐利止,表邪也解了,還要節(jié)飲食慎起居,得太多了容易消化不良,引起輕度的心煩,減少飲食就可以解決這個問 題。

 

辨陰陽易差后勞復(fù)病脈證并治

所謂陰陽易就是大病初愈,陰陽氣血沒有完全恢復(fù),大病剛剛好,從正氣的角度來說陰精陽氣,氣和血沒有完全恢復(fù),而臟腑的余熱也沒有完全消盡,臟腑余熱未了,這個時候,在護理上應(yīng)當特別注意節(jié)飲食,慎起居,節(jié)制飲食,所謂節(jié)飲食慎起居,是要節(jié)制飲食,選擇飲食,不能吃那些不好消化的、辛辣刺激性的呀等等,生冷油膩的。所謂慎起居,就是要特別注意生活作息,不要勞累,不要辛苦等等,這樣才能夠使余邪消退,正氣慢慢地恢復(fù), 如果不注意節(jié)飲食,不注意慎起居,就可能造成病情的復(fù)發(fā)。

 

傷寒,陰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里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沖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花,一作眵。膝脛拘急者,燒裈散主之。方一。[392]

婦人中,近隱處,取燒作灰。

其人身體重、 少氣,這是精氣大傷,正氣虛衰的表現(xiàn)。少氣是正氣不足,正氣被傷的表現(xiàn),正氣少的表現(xiàn)。那么身體重這是正氣被傷,身體就感到極度的疲倦、倦怠、沉重,翻身都翻不動,所以這個身重不是邪熱盛,而是正氣衰,我們說是房事以后,精氣大傷,正氣虛衰。;第二組證候少腹里急,或引陰中拘攣,隔過幾個證候,然后膝脛拘急,兩組拘急的證候,一個是少腹拘急疼痛,而且這個拘急疼痛向陰部放散,,就是牽引,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向陰腹放散,少腹部拘急疼痛,向陰部放散,這是少腹部的肌肉筋脈痙攣的表現(xiàn)。那個膝脛拘急就是小腿的肌肉痙攣拘急。這兩組證候都是陰經(jīng)被耗,筋脈失養(yǎng)所造成的。熱上沖胸,頭痛不欲舉,眼中生花,這就是邪氣盛,毒熱盛的表現(xiàn),是毒熱上沖所造成的,所以這樣一個陰陽易的證候,顯然是一個毒熱內(nèi)盛,毒熱上沖,又有陰精和精氣大傷,虛實夾雜,或者說正衰邪實。

勞復(fù),大病初愈,臟腑余熱未了,陰陽氣血未復(fù),這個時候過勞,這個過勞不是說讓你干多么重的力氣活,而是指的多思、多慮傷神,多言、多動傷力,或者說坐的時間長了一些,又出現(xiàn)了發(fā)熱,使病情又有反復(fù),這就叫勞復(fù)。                       食復(fù)也是病人在這種情況下,大病初愈的時候,因飲食不當,尤其是家屬,覺得病人這么多天發(fā)高燒,也消瘦,正氣也耗,所以病人一好,家屬就迫不及待地給病人做許多富含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飲食,希望他能夠補一補,沒想到適得其反,因為吃了補的這些食物,導(dǎo)致了病情復(fù)發(fā)。

差后病是指除了勞復(fù)、除了食復(fù),除了房勞復(fù)、除了陰陽易之外,差后遺留下來的一些問題。比方說遺留下來的余熱未退,遺留下來的余寒未了,遺留下來的水濕未盡,這都屬于遺留問題。

 大病差后勞復(fù)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393

 大病就是傷寒病剛好了以后,因多思多慮勞神,多言多動勞力,使病情復(fù)發(fā),又出現(xiàn)了發(fā)熱,治療用枳實梔子豉湯,他只說了勞復(fù),沒有說這個勞復(fù)的病人有什么癥狀,枳實梔豉湯,由枳實、梔子和豆豉所組成,梔子和豆豉它顯然是清宣郁熱,熱在胸膈要用它。

 

傷寒差以后,更發(fā)熱,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一作緊。者,以下解之。方三。[394]

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用大柴胡或者大承氣,當然我們首先大柴胡。脈浮者,以汗解之在這里也沒有提方,用桂枝湯。

 大病差后,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395

這是病后余留下的水濕的問題沒有解決, 大病差以后,由于氣化不利,致使?jié)駸巅諟?,水氣不行,停聚腰下,可見腰以下腫滿,既然有水腫,那一定有大 小便不利,而水熱邪氣,水濕邪氣,壅滯在腰以下,包括了腿腫,腰以下腫,這脈就不應(yīng)當是浮,而應(yīng)當是脈沉?!督饏T要略》關(guān)于水氣病的治療說腰以上腫者,發(fā)其汗,腰以下腫者,利小便這是它的精神了,腰以上腫的因勢利導(dǎo),用發(fā)汗的方法,使水邪從表而走,而腰以下腫的, 因勢利導(dǎo),使水邪從小便、從大便而走,那么現(xiàn)在水熱邪氣,留滯腰以下,腰以下出現(xiàn)了水腫,仲景用了牡蠣澤瀉散,牡蠣澤瀉散這張方子,是逐水清熱、軟堅散結(jié)的,

你看他所用的藥,牡蠣,熬就是炒 呀,這里用的是煅牡蠣,澤瀉,蜀漆,蜀漆就是常山的苗,我們今天藥房里沒有,如果要用的話,那就用常山來代替(暖水洗去腥),就是用溫水把那個(蜀漆)的腥味洗一洗,減少它對食道和胃粘膜的刺激。  “葶藶子(熬)實際上就是炒葶藶,商陸根(熬),炒商陸根,海藻  (洗去咸),因為海藻是海里的東西,表面上有一層鹽,所以要把它洗掉,栝樓根就是天花粉,各等份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 于臼中治之,做成散劑了,白飲和服方寸匕,用白米湯一次調(diào)服一方寸匕,因為這些藥大多數(shù)都是植物藥,我測過五苓散,一方寸匕五苓散, 大約是 5~6 ,而這個方子呢,可能比五苓散的質(zhì)量稍稍重一些,因為 它有牡蠣,那可能是,一方寸匕的話大概在 6 或者 6 多一點,一次 就吃這么多,一天吃三次,小便利,止后服,小便通了就行了。

瀉水的方子,我們在《傷寒論》中學(xué)過幾個

十棗湯有瀉水的作用,大陷胸湯、大陷胸丸有瀉水的作用,牡蠣澤瀉散有瀉水的作用。這三個方子,應(yīng)當說他們用的這個藥,都是比較峻烈的,我們今天這些藥都當作有毒藥來對待,輕易的不怎么用

 

十棗湯主要是瀉胸水,治懸飲,治療飲停胸脅,證候類似于我們今天的胸腔積液等等,

大陷胸湯或者大陷胸丸,它是治療的結(jié)胸,它是熱和水飲邪氣相結(jié),如果水熱互結(jié),結(jié)的病位偏高的,出現(xiàn)胸痛、汗出、短氣、心中懊惱和項亦強,如柔痙狀用大陷胸丸,瀉熱逐水,峻藥緩攻。至于大陷胸湯的適應(yīng)證,我們在太陽病篇結(jié)胸證曾經(jīng)談到它既適合于水熱結(jié)于中焦的心下痛,按之石硬,短氣煩燥,心中懊惱,膈內(nèi)拒痛,也適應(yīng)于治療水熱互結(jié)病位偏下的,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那是個瀉熱逐水的,它的水的部位在胸腹腔,以疼痛為主,胸痛、腹痛為主。

十棗湯適應(yīng)證,它的水的部位,在胸腔,沒有涉及到腹腔,但是十棗湯證,熱象不明顯,而大陷胸湯證和大陷胸丸證熱象明顯,這是兩者的區(qū)別。

十棗湯 證、大陷胸湯、大陷胸丸證都沒有水腫,而牡蠣澤瀉散是治療水腫的,是水熱邪氣滯留下焦,出現(xiàn)了腰以下,當然包括腿了,水腫,這個方子 也是很峻烈的,所以這三個瀉水的方子,我們應(yīng)當學(xué)會鑒別。

真武湯、五苓散和豬苓湯它們不是瀉水而是利水,利水主要是使水邪從小便而走,瀉水主要是水濕、水邪從大便而通,從大便外排,這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要把利水和瀉水區(qū)別開來。利水的那三個方子,真武湯、五苓散、豬苓湯,藥都比較平和,重點是利尿,或者它們治療陽虛水泛,或者它們治療水熱互結(jié)又有陰虛,或者它們治療太陽膀胱氣化失司,水液代謝失調(diào),和剛才我們講的三個瀉水方,它所治療的適應(yīng)證完全不一樣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396

 喜唾就是常常地吐涎沫,就是口腔中分泌大量的清稀的唾液, 這是兩太陰虛寒,飲邪不化的表現(xiàn),足太陰脾臟和手太陰肺臟,這兩個太陰虛寒,所以飲邪不化。

治療用理中丸來溫兩太陰,來化寒飲。我們學(xué)到這,就使我們聯(lián)想起吳茱萸湯適應(yīng)證,有干嘔、吐涎沫、頭疼者吳茱萸湯主之,吳茱萸湯也治吐大量的清稀的痰涎;我們在少陰病篇 324 條提到,若膈上有寒飲,干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這三個方子,四逆湯、吳茱萸湯和理中丸都可以溫化寒飲,或者說都可以溫化胸中膈上的寒飲,而這三個方,三個剛才我們談到的是三個適應(yīng)證,理中丸的適應(yīng)證之一,有喜唾,久不了了,吳茱萸湯的適應(yīng) 證之一,有明顯的吐涎沫,那個四逆湯的適應(yīng)證之一,雖然沒有說吐涎 沫,只是說到干嘔,但是它明確說膈上有寒飲,有寒飲也很可能出現(xiàn) 吐涎沫,這就給我們提示見到飲邪不化,吐清稀痰涎的這種證候,是由于脾肺陽虛的緣故還是由于胃寒邪飲不化的緣故,還是由于腎陽虛衰飲邪不化的緣故。

治療流清稀的涎水,是用理中湯呀,你是用吳茱萸湯呀,你還是用四逆湯來治療,所以我們也要把這三個方證 所涉及到的喜唾,吐涎沫和胸上有寒飲聯(lián)系起來看。

傷寒解后,虛羸[lei2]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 (397)

描述了一個外感熱病,病后高熱已退,但余熱未盡,形氣兩傷。 欲吐的證狀來,這是余熱在衛(wèi),衛(wèi)氣失和而出現(xiàn)胃氣上逆的臨床表現(xiàn),那么這種病人在臨床上我們觀察到的是,不僅有氣逆欲吐的癥狀,而且食欲不振或者根本沒食欲,惡聞葷腥,他討厭聞油膩的味道。形氣兩傷,這里所說的虛羸少氣這四個字把一個大病初愈、形體消瘦、弱不禁風(fēng)、正氣不足的病人非常形象給我們的呈現(xiàn)在眼前。少氣,上氣不接下氣,動則感到氣就不夠用,這是氣傷的表現(xiàn)。

 在《傷寒論》中,有少氣和短氣。短氣是有形邪氣阻滯,使胸中氣機無力,在講大結(jié)胸證的時候提到大結(jié)胸證是水熱互結(jié)于胸膈、脘腹的證侯,當水熱邪氣相結(jié)的部位偏高的時候,出現(xiàn)胸痛、短氣、煩燥、心中懊憹[nao2]等等,這里的短氣是實證,是有形邪氣阻滯氣機所致;少氣在《傷寒論》里是指正氣虛、氣不夠吸,這就像上面講的梔子豉湯適應(yīng)證的時候提到,那是無形邪熱留繞胸膈、蘊郁心胸,輕者見到心煩不寧,重則反復(fù)顛倒,心中懊憹[nao2], 如果火熱傷氣而兼見少氣的,那么就用梔子甘草豉湯輕宣郁熱,兼以益氣。

 治療用竹葉石膏湯,清余熱,益氣陰。竹葉石膏湯這張方子, 由竹葉、石膏、半夏、麥冬、人參、甘草和粳米組成。它的藥物組成與白虎加人參湯的藥物組成,應(yīng)當說是同一類的方子。白虎加人參湯是知母與石膏相配,而竹葉石膏湯不用知母而用了竹葉,竹葉與石膏相配。知母和石膏相配清熱力量大,又有養(yǎng)陰的作用,而竹葉和石膏相配,相對來說清熱力量較弱,但它有清心除煩的效果, 這是一組藥。人參、粳米、甘草這是白虎加人參湯和竹葉石膏湯共 同有的藥物,它有著益氣生津的作用,不同的是竹葉石膏湯用了麥冬,增強了補肺陰、補胃陰的作用,而白虎加人參湯沒有用麥冬。

 還有一個不同的是竹葉石膏湯用了半夏,半夏是個辛溫的藥,有和胃降逆止嘔的作用。由于半夏的應(yīng)用就使竹葉石膏湯這張方子的整個的寒涼的特性低于白虎加人參湯,而又有兼有很好的和胃降逆止嘔的作用。所以竹葉石膏湯經(jīng)常用于熱病后期,形氣兩傷,而余熱 在胃,胃氣不和的證狀,是熱病后期需善后的一個很好的方子。傷寒病后期也在用,溫病后期也在用,尤其是溫病的后期,是個經(jīng)常用到的方子。

   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差[chai4],人強與谷,脾 胃氣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煩。損谷則愈。”(398)

       這個條文和霍亂病篇最后那個條文的意思是一樣的。一個熱性病的病人脈已解,從脈象上看來邪氣已經(jīng)完全解除了,而日暮微煩,到了傍晚的時候,有點兒輕度心煩,或輕度煩熱。這是因為病人大病剛好,新差[chai4]”就是病愈,,病人剛剛好,正氣還沒有恢復(fù),人強與谷, 因為他脾胃氣尚弱,脾胃氣還沒有恢復(fù),不能夠消化這些飲食,不能夠消化這些飲食,導(dǎo)致了這些飲食積聚合在胃腸道,食郁化熱,郁熱擾心,就出現(xiàn)了輕度的煩,一般情況下不用藥物治療,損谷則愈,減少一點兒飲食,吃得少一點兒,他就好了。

    貫穿《傷 寒論》始終的是,保胃氣、存津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第68 講 辨霍亂病證并治
后附一:辨霍亂病脈證并治(6)
胡希恕講傷寒論356條~395條
《傷寒論》學(xué)習(xí)筆記216
傷寒論講義辨厥陰霍亂陰陽易差后勞復(fù)病脈證并治重點內(nèi)容思維導(dǎo)圖
胡希恕親述經(jīng)方治愈案例十五則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