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幾十年里,人們睡覺時間顯著減少。
據(jù)《中國睡眠科技白皮書》數(shù)據(jù),我國有38.2%人群有睡眠問題;僅5年時間,國人平均睡眠時間從2013年的8.8小時,縮短至2018年的6.5小時。
不僅如此,全球都出現(xiàn)了類似的情況——約有1/3的美國成年人的睡眠時長不足6小時。此外,1960年代至今,日本、俄羅斯、芬蘭、德國、比利時和奧地利的成年人的睡眠時長都在下降。
但隨著社會飛速發(fā)展以及生活節(jié)奏加快,“拼命十三郎”們只能犧牲睡眠時間,轉(zhuǎn)投入996或007的社畜生活。當然,除了被工作占據(jù)的時間外,更多人會陷入“報復性熬夜”,月亮不睡我不睡,手機真的太好玩。
正如大家調(diào)侃得那樣“晚上不睡,白天崩潰”,崩潰的不僅是精神,還有身體的方方面面,甚至會影響顏值。此前,英國倫敦某高校進行過一項睡眠實驗,記錄了參與者在每日睡眠8小時和6小時下的容顏變化。結(jié)果出于意料!僅僅5天的時間,每天少睡2小時,參與者看起來蒼老了10歲。
8小時 VS 6小時
當然,除了短期明顯的容顏改變之外,長期睡眠不足對于健康的影響更值得重視。
Cancer:1.5萬國人數(shù)據(jù),
睡眠時長<7h,患癌風險升69%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院的研究團隊基于近1.5萬中國人群數(shù)據(jù),觀察到:不良的睡眠習慣會顯著增加患癌風險!該研究發(fā)表在Cancer上。
具體來說,與每天睡足7-8小時的相比,睡眠時長不足7小時的參與者罹患癌癥的風險顯著增加69%。此外,較短的夜間睡眠時間以及較短的每日總睡眠時間,也與更高的癌癥風險相關,所以該補覺的時候還是得好好補覺!
https://doi.org/10.1002/cncr.34951
14,851名參與者的數(shù)據(jù)源自中國健康與退休縱向研究(CHARLS)。根據(jù)不同的夜間睡眠時間、是否有午休習慣以及總睡眠時間的差異,研究者被劃分為不同的組別:
從夜間睡眠時間來看,29.0%的參與者睡眠時間很短(<6小時),62.6%的時長在6-8小時,另有8.4%的夜間睡眠時間超過了8小時。
從午休時間來看,有將近一半的人沒有午睡習慣(即0小時),這部分人往往更年輕且多為女性。而有午睡習慣的人的睡眠時長多在1-60分鐘,約占總?cè)藬?shù)的36.2%。此外,有2503名參與者的午睡時長超過60分鐘。
總睡眠時間=夜間睡眠+午休時間。依據(jù)總睡眠時長,參與者被分為三個等級:<7小時、7至≤8小時和>8小時,人數(shù)占比分別為23.0%、24.5%和52.5%。
依據(jù)睡眠時長分類的基線樣本特征
在2011-2018年期間的6.9年隨訪之后,累計記錄到229例癌癥病例。
多變量調(diào)整模型顯示,與每夜睡眠時長在6-≤8小時的相比,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的參與者罹患癌癥的風險會顯著升高41%。按性別分層后,該關聯(lián)在女性中更為顯著。
不過,總睡眠時長的影響同樣重要。當每天的睡眠時長不足7小時,發(fā)生癌癥的風險會比睡夠7-8小時的高出69%!其中,男性和超重人群的風險升高更多。
非線性劑量-反應分析顯示,癌癥發(fā)病率與夜間睡眠時間和總睡眠時間分別呈線性和反J型。換言之,當每日的總睡眠時間保持在7-8h時,發(fā)生癌癥的風險最低;但無論是更短或更長的時長,均會增加癌癥發(fā)病率。
非線形劑量-反應分析結(jié)果
總睡眠時長涵蓋了夜間和午休時間。既然總睡眠時間與癌癥風險有著較強的關聯(lián),那是否午休時長也會對人體健康產(chǎn)生影響呢?俗話說:中午不睡,下午崩潰。這對愛午睡的中國人來說真的很重要!
結(jié)果顯示,與午休時長>60分鐘的相比,沒有午睡習慣的參與者罹患癌癥的風險顯著升高了60%。
研究者進一步探討了夜間睡眠時間與午睡時長對癌癥發(fā)病率的共同影響,分析發(fā)現(xiàn),夜間睡眠時間短(<6小時)且沒有午睡習慣的參與者患癌癥的風險最高,顯著升高82%。這提示我們:如果前一晚熬夜了,第二天還是得乖乖補覺,千萬別硬撐!
夜間睡眠時間和白天午睡對癌癥事件風險的聯(lián)合影響
在人的一生中,睡眠時間并非一成不變的。有意思的是,研究者還記錄了9788名參與者的睡眠持續(xù)時間軌跡,并重點關注了四種:
正常穩(wěn)定軌跡(在整個隨訪期間保持正常睡眠時間)、短穩(wěn)定軌跡(保持恒定的短睡眠時間)、增加軌跡(最初習慣短睡眠,而后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比如:發(fā)現(xiàn)自己睡眠時間過短而相對延長睡眠)和降低軌跡(最初為長睡眠者,而隨著時間推延而下降)。
按照性別和BMI分層后發(fā)現(xiàn),擁有夜間睡眠時間-短穩(wěn)定軌跡的女性和超重者(BMI≥24kg/m^2)罹患癌癥的風險顯著升高,分別升高了101%和87%。與之類似,總睡眠時間-短穩(wěn)定軌跡的女性的癌癥發(fā)生率更高,比對照組高出了126%。可見,過短的睡眠時間對于女性健康的損害是比較大的。
2011-2015年的睡眠持續(xù)時間軌跡
綜上所述,本研究的一大創(chuàng)新點在于:從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大角度切入,探索睡眠模式與癌癥發(fā)病率之間的關聯(lián)??v向分析顯示,更短的夜間睡眠時間(<6小時)、更短的總睡眠時長(<7小時)以及沒有午睡習慣均與更高的癌癥發(fā)生風險有關。其中,夜間短睡眠+不午休的組合,患癌風險最高。
研究者認為,該關聯(lián)背后可能的原因在于:較短的睡眠時間會導致褪黑激素水平下降,而褪黑素能夠抑制癌癥的發(fā)育和生長,該激素的減少也會反過來增加癌癥風險;此外,睡眠剝奪還可能會改變睡眠-喚醒周期、損害免疫功能、擾亂與肥胖相關的代謝途徑等等,以上路徑均會增加多種癌癥風險。
睡眠時長不足7h
增加阿爾茨海默癥的患病風險
Brain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納入了分析睡眠質(zhì)量/效率的迄今為止最大隊列——歐洲預防阿爾茨海默性癡呆癥縱向隊列研究(EDPA-LAC)后發(fā)現(xiàn):在沒有認知障礙的人群中,睡眠時間不足7h與阿爾茨海默癥病理學負擔的增加有關。
https://doi.org/10.1093/braincomms/fcac257
研究者使用從EDPA-LAC隊列中,收集了1168名參與者與阿爾茨海默癥相關的腦脊液生物標志物、認知表現(xiàn)和睡眠質(zhì)量等數(shù)據(jù),分析不良睡眠習慣與阿爾茨海默癥之間的關系。
結(jié)果顯示,與每日睡眠超過7小時的相比,每晚睡6-7小時的參與者表現(xiàn)出更高的腦脊液p-tau水平(p=0.028)。以二分法對睡眠時間進行分類發(fā)現(xiàn),較短的睡眠時間,即睡眠不足7小時,與更高的腦脊液t-tau、p-tau水平顯著相關。
可見,睡眠時長稍稍不足7小時,就會影響阿爾茨海默癥生物標志物的水平,增加疾病的發(fā)生風險!
睡眠時間對腦脊液p-tau和t-tau
要想不傷腦,還得睡得好!神經(jīng)學家Liz Coulthard教授強調(diào),充足、優(yōu)質(zhì)的睡眠是幫助預防阿爾茨海默癥和促進大腦健康的好方法。
每晚7小時才是“最優(yōu)解”
多種疾病死亡率降至最低
JAMA Network Open上刊登了一項涵蓋超32萬名成年參與者的大型隊列研究,揭示了“東亞人群睡眠時間與死亡率之間的關系”。結(jié)果顯示:每天睡眠時間達到7小時,全因、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原因死亡率降至最低點。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每晚睡8小時是“最健康”的;但真實情況卻是,每晚睡7小時才是正解!當睡眠時間達到8小時時,反而會增加部分疾病的死亡風險。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22837
研究者從來自亞洲的9個隊列中收集到322,721名參與者。在近14年的隨訪期間,記錄到19,419名男性和13,768名女性死亡。
結(jié)果顯示,睡眠時間與全因死亡率之間存在J型關聯(lián)——7小時的睡眠時間是與全因、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原因死亡相關的最低點。
從下圖也可以觀察到,睡得太久對健康的損害更大!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全因死亡率在睡眠時長達到10h及以上時最大程度地升高,分別增加43%與55%。
東亞男性睡眠時間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系
除了全因死亡風險之外,睡眠時間與心血管疾病、癌癥以及其他原因?qū)е碌乃劳鲲L險之間幾乎都存在類似的關聯(lián),即在7小時達到最低點。不過,不同性別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在男性中,與每晚7小時睡眠相比,當睡眠時間≤5小時或≥10小時,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將大幅提高;而在女性中,只要睡眠時間不足或超過7小時,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便會有所增加,在12-49%之間。
癌癥死亡率:在男性中,當每晚睡眠時間超過7小時后(比如8、9或≥10小時),癌癥死亡風險分別升高6%、17%和59%;而在女性中,只有睡眠時間過長(即超過10小時)會導致癌癥死亡率上升23%。
東亞女性睡眠時間與死亡風險之間的關系
綜上,睡眠時間是全因及多疾病死亡的重要行為風險因素之一。每晚睡眠達到7小時是最為理想的,睡得過長或過短都折壽!
原來,人的一生中二十四分之七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才是最有益于健康的。睡得好能延年益壽,而睡不好是真折壽!一起來嘗試打卡睡滿“最佳睡眠時長”吧~
參考資料:
[1]Ning D, Fang Y, Zhang W. Association of habitual sleep duration and its trajectory with the risk of cancer according to sex and body mass index in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Cancer. 2023 Jul 11. doi: 10.1002/cncr.34951.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432142.
[2]Svensson T, Saito E, Svensson AK, et al.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With All- and Major-Cause Mortality Among Adults in Japan, China, Singapore, and Korea. JAMA Netw Open. 2021;4(9):e2122837.
[3]Jonathan Blackman and others,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association of sleep and Alzheimer biomarkers in cognitively unimpaired adults, Brain Communications, Volume 4, Issue 6, 2022, fcac257,https://doi.org/10.1093/braincomms/fcac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