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之后,看到網(wǎng)絡上的一條熱評:不吃梅菜扣肉,不吃現(xiàn)切水果,不吃淀粉腸,但萬萬沒想到,居然沒逃過家里的“奪命碗”……
最近,在大家關注的各種飲食安全問題中,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餐具安全方面的報道——仿瓷餐具,被檢出甲醛、三聚氰胺超標。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一起看看。
01
仿瓷餐具含甲醛和三聚氰胺?
仿瓷餐具,實際上屬于塑料類別,其核心成分為密胺樹脂,由三聚氰胺和甲醛合成。這兩種物質(zhì)都是讓人談之色變的有害物質(zhì),所以家里的仿瓷餐具都該扔掉嗎?
且慢!需要明確的是,密胺樹脂是三聚氰胺和甲醛經(jīng)過化學反應后形成的穩(wěn)定聚合物,其結構并不會自發(fā)分解為原始成分的。唯一的問題,該反應過程并不能達到100%的轉化率,導致部分未反應的甲醛可能揮發(fā)出來。而影響甲醛揮發(fā)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是增塑劑含量,一是使用溫度。
生產(chǎn)廠家為了塑形,會在密胺樹脂中加入增塑劑。增塑劑雖可改善產(chǎn)品的加工性能和流動性,但也可能增加產(chǎn)品中游離甲醛的析出量,具體釋放量會因產(chǎn)品用料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根據(jù)增塑劑和密胺樹脂的比例,市場上的仿瓷碗具通常被分為A1、A3、A5和A8等不同等級。
其中,A1和A3等級的密胺樹脂含量較低,而增塑劑含量較高,它們并不適合作為餐具。因為它們具有較高毒性,且不耐高溫和腐蝕。在高溫環(huán)境下,尤其是在盛放熱湯時,可能會釋放甲醛。
另外,市場上還存在一種使用脲醛樹脂冒充密胺樹脂制作的劣質(zhì)仿瓷餐具。這種材料在80℃時即會分解并釋放甲醛,因此被國家標準禁止直接接觸食品。
相對而言,A5和A8等級的仿瓷餐具則更為安全,它們在-30℃至150℃的范圍內(nèi)釋放的甲醛量極低,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但使用這些餐具時仍需注意溫度,避免用于加熱。
02
買碗,最好選這種材料的,
安全!
除了仿瓷碗,市面上可供選擇的碗還有很多,塑料碗、不銹鋼碗、搪瓷碗、陶瓷碗、玻璃碗……哪種碗更安全呢?
塑料碗:輕便且不易破碎,適合戶外活動和兒童使用。但塑料碗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積累油污,且部分塑料材質(zhì)遇高溫易變性甚至熔化,可能會析出有毒物質(zhì)。
不銹鋼碗:耐用且易于清洗,但其金屬材質(zhì)很容易燙手,且耐腐蝕性差,可能含有重金屬。
竹木碗:天然環(huán)保,但容易滋生細菌,碗上的油漆還可能有毒性。
搪瓷碗:表面光滑,易于清洗,但不耐摔,且搪瓷有較大的脫落風險。
陶瓷碗、玻璃碗:這兩類碗都是比較好的選擇。但在選購陶瓷碗時,建議選擇無彩釉涂染、純白色沒有圖案的。如果喜歡有圖案的,應選釉下彩,或用指甲輕刮釉彩,如能刮掉則可能是重金屬超標的劣質(zhì)碗。
03
這種筷子可能致癌,
趕緊扔了!
除了碗外,筷子的選擇也很重要。
筷子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餐具之一,但你是否知道,某些筷子可能會對健康產(chǎn)生威脅?不同質(zhì)地的筷子,各有什么優(yōu)缺點?下面一起了解下。
塑料筷子:用起來輕便,款式多樣,不容易摔壞,很多家庭會買給孩子使用。但塑料材質(zhì)遇高熱易變形,甚至融化,不建議經(jīng)常使用。
不銹鋼筷子:平常清洗起來比較方便。但由于材質(zhì)問題,它比較重且滑,夾食物容易不穩(wěn)。另外,選購不銹鋼筷子時注意,不要選擇201規(guī)格的,該類不銹鋼含鎳較多,耐腐蝕性差,還有重金屬超標的風險。
陶瓷筷子:使用手感較好,日常也不容易滋生細菌,但不耐摔。
竹木筷子:取材是天然的竹木,一般無毒無害,且輕便好用,是不錯的選擇。但要注意,竹木筷子不宜長期使用,否則可能存在致癌風險。
由于長時間的使用,竹木筷子很容易藏著多種致病物質(zhì),例如:能夠誘發(fā)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疾病的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被世衛(wèi)組織認定為Ⅰ類致癌物,能誘發(fā)肝臟細胞惡變的黃曲霉素。
所以大家如果選用竹木筷子,建議每3-6個月要更換一批。
綜上所述,無論選擇何種材質(zhì)和設計的碗筷,一定要記住,選擇正規(guī)廠商和正規(guī)產(chǎn)品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