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命史采民詩謠以觀其風』『冢宰』看王蕭所造之偽書《孔叢子》
吾人曾考察所謂周代采詩說系無有其事,由漢儒偽造,收于敝作《中國古代文史考論》(臺北:城邦印書館,2019)里。但此書著者偽托于孔子后代孔鮒,此人為陳涉起義抗秦時之博士,并記其死,則此書必出于其后之人的偽造。時間只會在后而不會在前。其中有偽托子思之言的〈巡狩〉之篇,大致抄自《尚書》《禮記?王制》及涉及西漢末劉歆所偽《周禮》而又增偽。其中有云『命史采民詩謠以觀其風』一語,正露出首先,此必為《禮記?王制》成篇后之偽造,時代至早在西漢,而又改《禮記?王制》的『太師陳詩』為『史采民詩謠』,此又系依劉歆于《漢書?藝文志》內(nèi)所創(chuàng)『采詩說』的偽說,故必又在于其后如三國王肅時代 [1],而且《漢書?藝文志》亦無提及《孔叢子》一書,且《孔叢子?巡狩》又有引《周禮》偽書禸變調(diào)的『冢宰』,故必成于其后如三國王肅時代,而王肅拿了出來證明其主張即孔子的主張,因為《孔叢子》里的孔子談到過的主張與王肅相同,而與鄭玄說法不同。而此篇內(nèi)云:
『子思游齊、陳莊伯與登泰山而觀、見古天子巡狩之銘焉、陳子曰我生獨不及帝王封禪之世、子思曰子不欲爾。今周室卑微諸侯無霸。假以齊之眾連鄰國以輔文武子孫之有德者。則齊桓晉文之事不足言也。陳子曰非不悅斯道力不堪也、子圣人之后、吾愿有聞焉、敢問昔圣帝明王巡狩之禮、可得聞乎、子思曰凡求聞?wù)?。為求行之也。今子自計。必不能行。欲聞何為。陳子曰吾雖不敏。亦樂先生之道。于子何病而不吾告也。
子思乃告之。曰古者天子將巡狩。必先告于祖禰。命史告群廟及社稷圻內(nèi)名山大川。告者七日而遍。親告用牲。史告用幣。申命冢宰而后清道而出?;蛞赃w廟之主行載于齋車。每舍奠焉。及所經(jīng)五岳四瀆皆有牲幣。歲二月東巡狩至于岱宗。柴于上帝望秩于山川。所過諸侯各待于境。天子先問百年者所在而親問之。然后覲方岳之諸侯有功德者。則發(fā)爵賜服以順陽義。無功者。則削黜貶退以順陰義。命史采民詩謠以觀其風。命市納價。察民之所好惡以知其志。命典禮正制度。均量衡??家路?。協(xié)時月日辰。入其疆。遺老失賢。掊克在位。則君免。山川社稷有不親舉。土荒民游為無教。無教者則君退。民淫僭上為無法。無法者則君罪。入其疆土地墾辟。養(yǎng)老尊賢??〗茉谖?。則君有慶遂南巡五月至于南岳。
又西巡八月至于西岳。又北巡十有一月至于北岳。其禮皆如岱宗。歸反舍于外次。三日齋。親告于祖禰。用特。命有司告群廟社稷及圻內(nèi)名山大川。而后入聽朝。此古者明王巡狩之禮也。
陳子曰諸侯朝于天子盟會霸主、則亦告宗廟山川乎、子思曰告哉。陳子曰王者巡狩不及四岳、諸侯盟會不越鄰國、則其禮同乎異乎、子思曰天子封圻千里。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虞夏殷周之常制也。其或出此封者。則其禮與巡狩朝會無變。其不越封境。雖行如國。陳子曰古之義也吾今而后知不學者淺之為人也?!?/span>
王肅偽托子思之言,談巡狩之制。其言『申命冢宰而后清道而出』,則以西漢末劉歆佐王莽時所造偽經(jīng)《周禮》以『冢宰』喻王莽之集內(nèi)外之權(quán)者,知此書必出于《周禮》之后的東漢或魏王肅。而其中的『命史采民詩謠以觀其風』明白系抄自《禮記?王制》里的『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吾人比較一下兩者:
《禮記?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覲諸侯;問百年者就見之。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命市納賈以觀民之所好惡,志淫好辟。命典禮考時月,定日,同律,禮樂制度衣服正之。山川神祇,有不舉者,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廟,有不順者為不孝;不孝者,君絀以爵。變禮易樂者,為不從;不從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為畔;畔者,君討。有功德于民者,加地進律。
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東巡守之禮。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南巡守之禮。十有一月,北巡守至于北岳,如西巡守之禮。歸,假于祖禰,用特?!?/span>
《孔叢子?巡狩》:『歲二月東巡狩至于岱宗。柴于上帝望秩于山川。所過諸侯各待于境。天子先問百年者所在而親問之。然后覲方岳之諸侯有功德者。則發(fā)爵賜服以順陽義。無功者。則削黜貶退以順陰義。命史采民詩謠以觀其風。命市納價。察民之所好惡以知其志。命典禮正制度。均量衡??家路?。協(xié)時月日辰。入其疆。遺老失賢。掊克在位。則君免。山川社稷有不親舉。土荒民游為無教。無教者則君退。民淫僭上為無法。無法者則君罪。入其疆土地墾辟。養(yǎng)老尊賢??〗茉谖唬瑒t君有慶。
遂南巡五月至于南岳。又西巡八月至于西岳。又北巡十有一月至于北岳。其禮皆如岱宗。歸反舍于外次。三日齋。親告于祖禰。用特。命有司告群廟社稷及圻內(nèi)名山大川。而后入聽朝。此古者明王巡狩之禮也。』
比較以上二段文字,明白可以看出王肅就是把《禮記?王制》當成底本,再加詳之。而『命史采民詩謠以觀其風』明白系抄自《禮記?王制》里的『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而又改《禮記?王制》的『太師陳詩』為『史采民詩謠』,此又系依劉歆于《漢書?藝文志》內(nèi)所創(chuàng)『采詩說』的偽說,
按,學者 [2]分析此『《孔叢子》20篇,記述孔子、孫孔伋、七世孫孔穿、八世孫孔謙、九世孫孔鮒的嘉言懿行。其中:1~5篇:《嘉言》、《論書》、《記義》、《刑論》,記孔子言行。6~10篇:《記問》、《雜訓》、《居衛(wèi)》、《巡守》、《公儀》、《抗志》,記孔伋(子思)的言行。12~14篇:《公孫龍》、《儒服》、《對魏王》,記孔穿的言行。15~17篇:《陳士義》、《論勢》、《執(zhí)節(jié)》,記孔謙的言行。18~20篇:《詰墨》、《獨治》、《問軍禮》,記孔鮒的言行?!坏牢崛巳缟戏治隹芍?,《巡守》之篇當然不是出自先秦子思之言,因為連西漢文帝時博士們議王制所成的《禮記?王制篇》內(nèi)容都抄入了,顯為西漢或其之后的人所偽造的;而又改《禮記?王制》的『太師陳詩』為『史采民詩謠』,此又系依劉歆于《漢書?藝文志》內(nèi)所創(chuàng)『采詩說』的偽說,再如上所言,此篇又用到西漢末劉歆偽造的《周禮》的天子重臣的冢宰,則此篇如必得東漢或魏代之人如王肅者流始能寫出了。如此再看一看《孔叢子》其他各篇,其真實性到底有多少 [3],以及此書究竟是不是孔門家學或家乘,答案就呼之欲出了?!褪俏捍趺C的偽造物。
從前國學大師章太炎曾指出:『子部中偽書很多,……后三種(《關(guān)尹子》《孔叢子》《黃石公三略》)無足信?!犊讌沧印贰_@部書是三國時王肅所造?!犊鬃蛹艺Z》一書也是他所造?!唬ā粗螄鴮W的方法——辨書籍的真?zhèn)巍?,《國學講義》)。今人研究古籍真?zhèn)尾荒茉僦氐敢晒胚^份的古史辨的覆轍,但這次又蕩向另一『替?zhèn)喂攀繁妗贿^份的『走出疑古時代』的失根的學術(shù)虛無去了。(劉有恒,2019.10.25于臺北)
[1] 見吾人〈從『冢宰』源流及職掌談今本《周禮》是為大司馬王莽量身定做的〉,(《西漢經(jīng)學及古文偽經(jīng)偽史考》,2019)。
[2] 王鈞林〈《孔叢子》的真?zhèn)闻c價值〉(《齊魯文化研究》,2009年)
[3] 此吾人另有多文分析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