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美國歷史007-英法爭霸
上一篇《南方殖民地的擴展》和上上篇《宗教和自由》里面,咱們把建立美國的十三個殖民地介紹完了,現在開始談一談催生了美國的大事件,先從歐洲國家爭奪北美控制權開始。

早先草根在扒到《弗吉尼亞》的時候說過,英國是繼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后開始嘗試殖民美洲的,等到真正建立起來永久殖民地詹姆斯敦,已經是1607年的事兒了,這時候距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已有100多年的時間。這100多年間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占有了先機,已經在美洲大陸攫取了大片領土。等到了咱們這篇要說到的十八世紀的時候,西班牙人在北美洲除了在西面占有從中美洲一直到加利福尼亞的大片土地外,在東面還占據了佛羅里達,而且聲稱對喬治亞和南卡羅來納擁有主權。法國雖然跟英國一樣屬于倆牙之后的“后起之秀”,但是法國人走了一條“捷徑”,沿著圣勞倫斯河直抵五大湖,繼而又沿著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深入北美腹地。所到之處法國人除了沿湖和大河建立貿易站點,跟當地的印第安人做毛皮生意外,還宣布法國人探索過的這些土地都是法國神圣不可侵犯的領土,號稱“新法蘭西”。當年法國的這個“新法蘭西”,北起加拿大南抵墨西哥灣,幅員遼闊,如一彎新月縱貫北美大陸。有關新法蘭西的事情,可以看草根說加拿大歷史的那個系列——《加國史話》。相比之下,英國的北美殖民地只是東部沿海的一小條,版圖上顯得最為可憐。

為了展示這種可憐,草根特意從網上找了一張地圖。

這張地圖中,中間那巨大的藍顏色區(qū)域就是新法蘭西,下面淺褐色的區(qū)域是西班牙殖民地,英國殖民地是粉色的,紫色的有些還是從法國手中奪取的??纯?,英國殖民地是不是最可憐?

隨著各家北美殖民地的不斷擴張,三大帝國之間的矛盾沖突加劇起來,特別是在英國和法國之間。大家從上面的地圖上就能看出來,新法蘭西如同一彎新月縱貫北美大陸,這一彎新月將英國殖民地緊緊地限制在東海岸邊。不過雄才大略的英王可不管這些,授予土地的時候常常大筆一揮:授予從太平洋到大西洋之間的廣大土地,也不管這兩個大洋之間都有些啥?看來帝王都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之類的人物。拿到委任狀的同學一開始也沒有深究這個問題,北美大陸地廣人稀,東部沿海土地已夠遼闊。但是隨著移民愈來愈多,沿海地區(qū)就顯得擁擠了,新的定居者開始一路向西,就跟新法蘭西發(fā)生了沖突。

除了土地上的沖突,英法還有貿易上的矛盾。英國人看法國人在毛皮貿易中大發(fā)其財,也過來搶生意分一杯羹,這更引起了法國人的不滿,成為沖突的又一根源。

英法兩國同時又都是歐洲強權,除了圍繞殖民地和貿易方面的斗爭,在歐洲也進行著激烈的爭斗。兩國之間的沖突幾乎持續(xù)了一個世紀,發(fā)生了一系列的戰(zhàn)爭。有了殖民地之間的爭端,這些戰(zhàn)爭就都有了兩個戰(zhàn)場,歐洲的和海外的。這些戰(zhàn)爭在歐洲有一個名字,在北美有另一個名字。這一系列的戰(zhàn)爭在歐洲和北美的名字分別是:奧洛斯堡聯(lián)盟之戰(zhàn)(Warof the League of Augsburg)和威廉王之戰(zhàn)(King William'sWar)(1689-1697),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War of the SpanishSuccession)和安妮女王之戰(zhàn)(Queen Anne's War)(1701-1713),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War ofthe Austrian Succession )和喬治王之戰(zhàn)(King George'sWar)(1740-1748),七年戰(zhàn)爭(Seven Years' War )和法國印第安戰(zhàn)爭(French and IndianWar)(1756-1763)。老奸巨猾的英帝國主義往往趁法國陷于歐陸大戰(zhàn)無暇他顧之際,蠶食法國在北美的領土,地圖中那些紫色區(qū)域中的新斯科舍就是這么來的。不過前面那些戰(zhàn)爭大都不是在今天美國的土地上打的,也都不是決定性的,跟咱扒的美國歷史關系不大,咱就重點說說對美國歷史最重要的,決定英法北美爭奪結果的法國印第安戰(zhàn)爭。

說起來英國殖民者向西擴張,警覺起來的除了法國人還有當地的印第安人。較早英國殖民者就跟印第安人的一些部落有了沖突,見《菲利普王之戰(zhàn)》。如果當地的全體印第安部落團結一致,或許可以阻止白人侵入。但是印第安人本身并不團結,按照印第安人的游獵游種游魚的生產方式,部落之間必定會產生沖突,比如大家都看重一塊風水寶地,怎么確定歸誰?那就打吧,因此印第安人的部落之間的矛盾,遠大于他們跟白人之間的矛盾,有的部落之間還是世仇。這一點在法國殖民的過程中也是如此,法國人殖民北美大都是來做貿易跟印第安人交換皮毛,法國人就發(fā)現當他們同一群印第安人做交易的時候,必定會惹惱另一群印第安人,兩群印第安人為了跟法國人做貿易而大打出手。法國人不得不選邊站隊,跟一群印第安人結成盟友,他們的對手就會尋找新的幫手,比如荷蘭人、比如英國人。所以英法北美爭奪戰(zhàn),往往是英國法國連同各自的印第安盟友一起的混戰(zhàn)。法國印第安戰(zhàn)爭參戰(zhàn)的雙方就是英國極其印第安盟友,和法國極其印第安盟友。

時代背景交代過了,開始說跟美國有關的東西。

說有一個建立在今天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的法國貿易站,法國人叫杜奎森堡(Fort Duquesne),英國人就說這都建到弗吉尼亞了。于是1753年,弗吉尼亞長官派一個21歲的小伙子去叫法國人搬走,這個小伙子名叫喬治·華盛頓。您說“喬治·華盛頓……”,沒錯兒,就是后來當了美國總統(tǒng)的那個喬治·華盛頓。

法國人當然拒絕了,華盛頓說不走不是?你們等著,我去喊人去。第二年華盛頓又來了,這次帶了150多個兄弟,直接動手設伏消滅了10個法國人,法國人立即反擊生擒華盛頓。華盛頓被俘后倒也沒堅貞不屈,而是在法國人給的認罪書上簽上大名。法國人見小伙子識時務,就把他給放了回去,但是法國印第安戰(zhàn)爭就此開始了。

后世有美國人辯稱:“那份文件是法語寫的,華盛頓不懂法文……”

這打了起來吃了虧了英國人當然不干了,1755年4月英國殖民當局在弗吉尼亞開會決定修理法國人,其中由愛德華·布拉道克(EdwardBraddock)將軍率軍進攻俄亥俄河谷地。戰(zhàn)斗開始,英國人打算像在歐洲戰(zhàn)場上那樣打一場堂堂之戰(zhàn),兩軍在開闊地上各自排成一排,互相走近開槍對射。法國人和印第安人可不跟你玩這個,他們藏在森林里,穿著跟環(huán)境接近的衣服,從樹后向英軍射擊??催^那時候電影的同學都知道,那時候英軍都是穿著紅色軍裝,雄壯是雄壯,也引入注目容易成為活靶子不是?結果盡管英軍人多勢眾,還是打了敗仗,把布拉道克將軍也打死了。

雙方大打出手了,一系列的戰(zhàn)斗就此展開,位于今天美國境內的主要戰(zhàn)斗圍繞今天靠近邊境紐約州的兩個湖,喬治湖(LakeGeorge)和尚普蘭湖(LakeChamplain)展開,這兩個湖是通往蒙特利爾的通道。大家知道,那年頭沒有公路,運送部隊和給養(yǎng)全靠水路??刂屏诉@些河流和湖泊,就等于控制了運輸大通道,也就控制了大通道連接的那些地區(qū)。

戰(zhàn)爭開始階段,法軍一個勝利接著一個勝利。法軍在尚普蘭湖南部修筑了一座堅固的堡壘加里倫堡( FortCarillon),這個堡壘扼守尚普蘭湖和喬治湖以北的地區(qū),堅固可靠。法國人用樹樁筑了兩道墻,相距幾米,兩道墻之間填滿泥土,然后在墻前壘上石頭,部隊則躲在墻內。英軍也在其對面修筑了類似 的堡壘,叫做“威廉亨利堡”(FortWilliam Henry)。這座亨利堡不是草根在博文《繼續(xù)亨利堡》里提到的那個亨利堡,那個是后來加拿大人修建的。

法國派出他最出色的將領之一馬奎斯·蒙特卡姆(Marquis deMontcalm)將軍前來美洲指揮戰(zhàn)斗。1757年蒙特卡姆將軍率軍攻擊亨利堡,英軍守軍抵敵不住。蒙特卡姆將軍告訴英軍法軍優(yōu)待俘虜,英軍就投降了。但是法軍的印第安盟友卻不管三七二十一,開始屠殺英軍俘虜和英國定居者,死亡數字不詳,估計在一千人以上。印第安人的屠殺激怒了英國人,也震驚了蒙特卡姆。

英國人開始反攻,1758年一支強大的英軍攻擊加里倫堡,蒙特卡姆將軍率軍抵抗。雖然法軍人數少,但是憑借堅固的堡壘,法軍頂住了英軍的進攻,但這是法軍最后一次重大勝利了。英軍被迫撤離,第二年卷土重來,率軍而來的是杰弗里·阿默斯特將軍(JefferyAmherst),這次英軍占領了加里倫堡,改名為提康德羅加堡(Fort Ticonderoga)。

接下來英軍兵分幾路,在天才將領沃爾夫的率領下,擊敗法軍奪取魁北克。次年英軍又奪取蒙特利爾,終結了新法蘭西。1763年英法簽署協(xié)議,英國獲得了加拿大。西班牙人在戰(zhàn)爭后期加入到法國一方,因此作為戰(zhàn)敗的一方,丟失了佛羅里達。

現在,英國的殖民地從北美東海岸一直到達密西西比河,法國把密西西比以西的土地交給西班牙,作為對西班牙丟失佛羅里達的補償,也是不想讓死敵英國獲利。

那位同學說您說法軍統(tǒng)帥蒙特卡姆是出色的將領,這么出色的將領怎么最后打敗了還把新法蘭西的首都給丟了?草根稱他為出色將領可不是白稱的,您要是了解新法蘭西的底細,就會不由得佩服蒙特卡姆將軍居然能堅持這么久還偶爾能攻出去打個勝仗。

看了前面那幅地圖大家可能對新法蘭西的幅員遼闊感到吃驚,但是如果您知道新法蘭西的人口數,估計您該震驚了。1763年是法國印第安戰(zhàn)爭結束,新法蘭西覆滅的一年。這一年新法蘭西的人口有多少呢?6萬多人。這一年英屬北美殖民地有多少人呢?不少于100萬人。這個結果太讓人震驚了吧?新法蘭西的這點人口,還要分布在十分廣袤的領土上,您說哪個地方能不捉襟見肘呢?

為啥是這個樣子?法國人占地走了條捷徑不假,占有的土地遼闊也不錯,但是愿意殖民到新邊疆的去的法國人卻遠沒有英國人多。法國是個天主教國家,法國人自認為文化高貴,所以在法國殖民地定居的人,首先必須是高貴的法國人,還得是高貴的法國天主教徒。很多法國新教徒,比如胡格諾教徒(Huguenot),不得不跑去英國殖民地。而英國卻歡迎歐洲各國的新教徒前來北美大陸,如此一來英國殖民地人丁興旺百業(yè)繁盛,法國殖民地止步不前,導致每次戰(zhàn)事一開,法國人不得不以寡擊眾,所能依賴的只有印第安盟友,打了勝仗也沒有足夠的人力實施占領,更多的是消極地等待英軍再次來攻。新法蘭西這么少的人口,產出無法支持大規(guī)模的援軍,即便法國有決心全力以赴支援北美殖民地,從本土漂洋過海進行保障,這還要過英國皇家海軍這一關。每次的北美戰(zhàn)爭都是歐洲戰(zhàn)爭的一個分支,也就是說這時候法軍正陷于歐洲的大戰(zhàn),哪兒還有余力顧及其它?所以蒙卡姆將軍能依靠的法國正規(guī)軍極少,主要是新法蘭西民兵及其印第安盟友,而對手往往是多于自己數倍的英國正規(guī)軍,再加上差不多數量的殖民地民兵。

因此當最后蒙特卡姆將軍得知英軍已經乘虛抵達魁北克城外,法國人所依仗的天險不復存在,立即明白危在旦夕,遂率軍出城迎敵,用自己的壯烈犧牲報國。最后這場戰(zhàn)斗英法兩位名將均戰(zhàn)死沙場,也算是將軍最好的歸宿了。沃爾夫將軍得知自己部隊勝利的消息,可以含笑九泉了,蒙特卡姆也避免了看到新法蘭西的最終陷落。

英法北美的百年爭霸到此塵埃落定,接著讓英國人始料未及的惡果出來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加拿大歷史 014 – 法國印第安戰(zhàn)爭
加拿大歷史16–征服的后果
美國建國史話 (9):法國和印第安之戰(zhàn)
毛皮貿易與北美殖民地的發(fā)展
感恩節(jié)和“菲利普王戰(zhàn)爭”:早期北美殖民地與印第安人的合作與沖突
改變歷史的18分鐘(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