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寒
2016年1月6日(星期三)00:20:32
農(nóng)歷十一月廿七
太陽黃經(jīng)285°,斗指戊,小寒交節(jié)
十二月節(jié),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列子·湯問》里說「涼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極?!罐r(nóng)歷十二月,天氣愈冷,但未至于極,所以稱作「小寒」。
清代黃景仁在《如夢令·曉遇》詞中說:「寒否寒否,剛是昨宵三九?!谷攀且荒昀镒罾涞娜兆恿?,1月9號三九天開始,一定要注意保暖。
小寒三候
初候 雁北鄉(xiāng)
(1月6~10日)
禽鳥對陽氣的變動非常敏感。此時陽氣已動,大雁早早感受到了,開始北飛還鄉(xiāng)。
二候 鵲始巢
(1月11~15日)
喜鵲感受到陽生之氣,開始筑巢準備繁育后代。
三候 雉始雊
(1月16~19日)
雉,野雞;雊,求偶的鳴叫聲。野雞感受到陽氣的萌動,開始鳴叫求偶了。
小寒養(yǎng)生
小寒是一年中天氣最冷的時候,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已進入嚴寒時期,北方冷空氣不斷南下,南方氣溫也明顯下降。此時自然界陰盛陽衰,寒氣襲人,極易損傷脾腎陽氣。此節(jié)氣需暖腎以固陽氣,溫脾以增衛(wèi)氣。
暖胃調(diào)味料
冬天里多用暖胃的調(diào)味料,能讓平時吃的食物變得暖和起來。除了耳熟能詳?shù)慕?、花椒、麻椒,也可以用白胡椒、黑胡椒、肉桂、紫蘇、茴香、八角、丁香、豆蔻、草果等。在煮粥、煲湯、炒菜的時候加一點點,既能提香,又能暖身呢!
溫陽暖腎法
久坐辦公室,好靜不好動,導致人體陰氣過盛,加之小寒天氣寒冷,陽氣更加不足,會有乏力、疲勞、健忘的情況,用這個方法3~5分鐘,就可以緩解連續(xù)的工作疲勞。
兩腳分開與肩齊寬,踮起腳尖,雙膝微曲,雙手虛握拳,貼在腎俞位置,利用膝關節(jié)的上下抖動進行反復摩擦,直到腰部輕微發(fā)熱為止。
凝神斂思,專心致志
《醫(yī)鈔類編》說:「養(yǎng)心則神凝,神凝則氣聚,氣聚則神全,若日逐攘擾煩,神不守舍,則易衰老?!苟救f物收藏,人也宜凝神斂思。萬事需要慢下來,精神靜謐,從容溫和,排除雜念,專心致志。身心俱靜。
小寒靚湯
這是補虛的湯,很香,菌鮮。要是煮出來味淡,一是肉不夠,二是肉不好。好吃不必多說,菌加雞是經(jīng)典搭配,加上山藥、黃芪補氣血,喝一碗就很飽,精神足足,元氣滿滿的感覺。平時老打哈欠,睡不夠總犯困,喝它能精神許多。
最適合用老土雞來煲湯,清遠雞容易肉散,太嫩,三黃雞太油。菜市場新鮮的雞肉為佳。素食者可用山藥、豆類、胡蘿卜、豆腐等來煲。
材料:
姬松茸12克,黃芪12克,淮山藥32克,紅棗6顆,雞肉500克,生姜3片。
做法:
雞肉冷水入鍋,水沸后去血水浮沫,洗凈。
所有食材清水浸泡10分鐘,洗凈放入湯鍋,加2.5升清水。如果用電燉鍋燉湯約2.5小時,如果用砂鍋請大火煮滾轉(zhuǎn)小火煲2小時。
出鍋裝碗加少量食鹽調(diào)味即可。排骨可蘸醬油佐餐。
小寒素味
小寒天氣愈加寒冷,很多女生都會出現(xiàn)手腳冰冷的情況,特別是素食者,可以煮桂圓紅棗湯來喝。桂圓性溫,能補心益脾、養(yǎng)血安神,紅棗補氣、養(yǎng)血、暖胃,枸杞明目、補腎益精,加上潤喉的海底椰一起煮湯,喝起來溫潤甘甜,身體暖暖的。
材料:
海底椰10克、桂圓10克、紅棗20克、枸杞5克。
做法:
將食材清洗一遍。
用小刀在紅棗上切幾個小口,但不要切開。這樣可以既讓紅棗更出味,吃起來又有整個紅棗的口感。易上火的可以去核,平時手腳特別涼的可加一小片生姜。
所有食材放入砂鍋中,加水1500毫升,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燉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