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肉碎補、石毛姜、猴姜、毛姜。
【來源】骨碎補科骨碎補屬植物骨碎補(Davallia mariesii Moore ex Bak.)的干燥根莖。
【生境與分布】附生于樹上、山林石壁上或墻上。分布于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江西、湖北、四川、貴州、云南等。
【采集加工】冬、春季采挖,除去葉片及泥沙,曬干或蒸熟后曬干, 用火燎去毛茸。
【性味歸經】苦,溫;歸肝、腎經。
【功能用途】療傷止痛,補腎強骨,外用消風祛斑;用于跌撲閃挫、筋骨折傷、腎虛腰痛、筋骨痿軟、耳鳴耳聾、牙齒松動,外治斑禿、白癜風。
【飼用功效】配伍熟地、山茱萸、牡丹皮、茯苓、肉桂、續(xù)斷,可用于育成期、生長期強壯骨骼,防止腎虛頑痢功效料的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