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的夏天
我們迎來了超長梅雨季
梅雨將盡 三伏來臨
三伏天
是一年之中氣溫最熱
天氣潮濕悶熱的時候
這時候人們除了感覺到不舒服
容易困倦乏力、食欲下降外
人體抵抗力也會下降
此時大家應更加注重養(yǎng)生
那么三伏天如何養(yǎng)生
良春門診部朱劍萍所長
為您支招
養(yǎng)心
天氣炎熱,人容易煩躁發(fā)怒,暑熱難耐脾氣暴躁。中醫(yī)認為,夏季為心所主,應該顧護心陽。平心靜氣,可以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鞍俨〗杂蓺馍保惓5那榫w可以導致肝氣郁結、脾胃失調、內分泌紊亂、免疫力降低,俗話說“心靜身自涼”,心靜了,人體的氣機正常,就會發(fā)揮正常的免疫調節(jié)功能。
外出做好防暑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見病,所以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等工具,多喝水,并盡量避開午后太陽熱辣時外出。
不貪涼、少進冷食
天氣炎熱,冰淇淋、冰鎮(zhèn)飲品很受大家的青睞;有的人從外面一回來就沖澡,還喜歡沖涼水澡。殊不知,這些行為易損傷人體的陽氣,很容易引發(fā)身體不適,埋下健康隱患。
養(yǎng)陽
夏季是一年里陽氣最盛的季節(jié),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此時皮膚毛孔開泄,以調節(jié)體溫,適應暑熱的氣候,應防止因避暑而過分貪涼,從而傷害了體內的陽氣。
冬吃蘿卜夏吃姜。夏季的早晨,是人體氣血流注陽明胃經(jīng)之時,吃姜正好可以生發(fā)胃氣,促進消化,預防中暑,利于血液循環(huán),趁熱喝,可以化解夏季一切寒涼之物停滯在體內的寒氣。
運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養(yǎng)生方法,動能生陽,夏季可以適量做一些溫和的運動,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極、游泳等等,增加戶外的運動時間,多接觸新鮮空氣,與陽光,體內的陽氣自然會被調動起來,增強機體的抗寒能力。
(注意:鍛煉不宜過度消耗)
體質虛弱的人可以在這一季節(jié)進行艾灸養(yǎng)生。夏至節(jié)氣艾灸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夏至日時節(jié),人體陽氣達到頂峰,此時陽虛者進行艾灸療法,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其治療作用,使體內陽氣得到升發(fā)和振奮。
三伏貼是目前大家最熱衷的冬病夏治的治療方法。三伏貼是結合針灸、經(jīng)絡及中藥學,以中藥貼敷于穴位,經(jīng)由中藥對穴位產(chǎn)生微面積化學性、熱性刺激,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體表經(jīng)絡中氣血旺盛,人體腠理疏松開泄之時貼敷溫陽散寒之藥物,藥物吸收后通過經(jīng)穴的放大效應作用于全身,從而達到治療虛寒病證之目的,同時亦可調動人體陽氣,鼓舞正氣,從而大大提高人體免疫力,治病又強身。
泡茶推薦三葉——荷葉、淡竹葉和薄荷葉。
荷葉能清暑化濕,升發(fā)清陽;
淡竹葉能清心、利尿、祛煩躁;
薄荷葉可以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
煮粥推薦三豆——綠豆、赤小豆和黑豆
這三豆被大家稱為“夏季滅火器”,能清熱降火,祛濕解暑,適合熬粥食用。
注意:赤小豆和紅豆如何區(qū)分。祛濕要選用赤小豆。
1、赤小豆顆粒較小,呈扁長形,而紅豆稍大,形狀比較圓。
2、赤小豆質地較硬,不易煮爛,紅豆質地較軟,容易煮成沙狀,也就是紅豆的口感會更好些。我們平常所說的紅豆沙,就是紅豆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