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的是,人類無論多么聰明,在與對手的較量中贏得多么漂亮,但是這些和自然比根本不值得一提,在從小到大的學習生活中,我們都學到過人類只能適應自然,不能改變自然,但是有些人就是不聽,總以為自己可以和自然抗衡,但其實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笑話,就比如今天所介紹的野兔就是典型的例子。在人們的印象中野兔就是那種眼睛大大、身體軟軟的可愛動物,但其實野兔非常的敏捷,你如果抓它的話還有可能被咬傷,另外野兔的繁殖能力特別強,一個不留意就會泛濫成災。
在100年前,與我們隔著一條大洋的澳大利亞就曾經發(fā)生過野兔數(shù)量泛濫的情況,當時的殖民者荷蘭為了自己的某些需求,就順著船將不到20只野兔帶到了澳洲。在這不到20只的野兔來到澳洲之前,澳洲是沒有野兔的,也沒有見過野兔,所以當?shù)厝烁静桓页赃@種新來的動物??上攵?,如果某一塊土地上沒有出現(xiàn)過野兔,那自然也不會有野兔的天敵,在沒有天敵的新鮮土地上,野兔們逐漸成為了這塊土地的小霸王。
了解過兔子們的人肯定都知道,野兔是一種繁殖能力特別強的動物,它每年可懷三四胎,而一胎又可以生五六只小兔,所以在這塊沒有天敵又不愁吃喝的澳洲土地上,野兔們如野草般瘋狂的繁殖后代,在短短的百年時間,野兔們從之前不到二十只的數(shù)量繁殖到如今已有百億只的數(shù)量,這個數(shù)字多么龐大你或許想象不出,舉個例子,如今野兔的數(shù)量是澳大利亞總人口的數(shù)百倍,這個數(shù)字就是說,澳大利亞每家每戶養(yǎng)幾十只兔子數(shù)量都沒現(xiàn)在的多,其泛濫速度也比滔滔洪水還要快。
澳大利亞的人們面對如此瘋狂繁殖的野兔不是沒有過措施。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引入野兔的天敵,最開始澳大利亞的人們也這么做了,他們引入了野狗和狼,但是由于野兔對這片土地已經了如指掌了,野狗和狼根本追不上野兔,反而時常因為找不到食物吃去禍害人類的家禽,所以引入天敵沒用。他們還用了其他的辦法,比如病毒之類的,但是對野兔也沒有什么影響。面對野兔數(shù)量龐大的問題當?shù)叵氡M了辦法,也出臺過各項捕殺野兔的政策,但是野兔的數(shù)量依然未得到很好的控制,當?shù)厝藢λ鼰o可奈何。
袋鼠:澳大利亞的特有物種
袋鼠(Kangaroo)原產于澳大利亞大陸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部分地區(qū)。其中,有些種類為澳大利亞獨有。所有澳大利亞袋鼠,動物園和野生動物園里的除外,都在野地里生活。不同種類的袋鼠在澳大利亞各種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中生活,從涼性氣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熱帶地區(qū)。 據(jù)傳說,“Kangaroo”是袋鼠的英文名,源自于澳洲原住民 Guugu Yimidhirr :“gangurru”,意思是指“不知道”。而這一切其實只是一場誤會,約瑟夫·班克斯的第一次航海旅行時,他抵達努力河(即現(xiàn)時庫克鎮(zhèn)港口)岸邊。在靠岸修理船艦的七個禮拜其間,他意外地發(fā)現(xiàn)到一種古靈精怪的動物,便去詢問當?shù)匕闹尥林?,但是由于語言不通,將“不知道”當做“袋鼠”的英文名稱,就一直使用到現(xiàn)在。但事實上,經語言學家John B. Haviland 研究,當?shù)胤Q呼袋鼠即為“ganguro”,其意義并非“不知道”。袋鼠是澳洲的象征物,出現(xiàn)在澳洲國徽中,以及一些澳洲貨幣圖案上。許多澳洲的組織團體,如澳洲航空,也將袋鼠作為其標志。澳大利亞軍隊的車輛,艦船在海外執(zhí)行任務時很多時候都會涂上袋鼠標志。
袋鼠是食草動物,吃多種植物,有的還吃真菌類。它們大多在夜間活動,但也有些在清晨或傍晚活動。不同種類的袋鼠在各種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中生活。比如,波多羅伊德袋鼠會給自己做巢而樹袋鼠則生活在樹叢中。大種袋鼠喜歡以樹、洞穴和巖石裂縫作為遮蔽物。
所有袋鼠,不管體積多大,有一個共同點:長著長腳的后腿強健而有力。袋鼠以跳代跑,最高可跳到4米,最遠可跳至13米,可以說是跳得最高最遠的哺乳動物。大多數(shù)袋鼠在地面生活,從它們強健的后腿跳越的方式很容易便能將其與其他動物區(qū)分開來。袋鼠在跳躍過程中用尾巴進行平衡,當它們緩慢走動時,尾巴則可作為第五條腿。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長,長滿肌肉。它既能在袋鼠休息時支撐袋鼠的身體,又能在袋鼠跳躍起幫助袋鼠跳得更快更遠。
在歐洲人進入澳洲大陸之前,大袋鼠的足跡幾乎遍及整個澳洲大陸。然而,到了四五十年前,澳大利亞野生大袋鼠的數(shù)量卻急劇減少,不少人甚至擔心這種珍貴動物會走向絕滅,呼吁人們保護它們。以后,由于得到了妥善保護,袋鼠的數(shù)量又逐漸增加。據(jù)估計,澳大利亞一共有1200萬只各種種類的袋鼠,這是個很驚人的數(shù)字。
澳大利亞袋鼠泛濫達到5千萬只,已無法遏制其增長
據(jù)澳大利亞ABC電視臺9月29日報道,眾所周知,袋鼠一直以來都是澳大利亞的標志性象征,到澳大利亞旅游的游客在路上就能看到可愛的袋鼠們,但與此同時,袋鼠的大量繁殖也引起了當?shù)剞r民的抱怨,他們說袋鼠的數(shù)量實在是太多了,已經到了泛濫的程度。
據(jù)美國一個調查機構的數(shù)據(jù)顯示,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到2008年間,袋鼠的數(shù)量已經瘋長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大概有5000萬只,而整個澳大利亞的人口只有2400多萬 (2016年)。由于袋鼠天敵野狗正在逐漸減少,人們已經無法遏制袋鼠的增長,這些袋鼠的生活嚴重影響到了農民的生活,它們吃掉了大量的草地,嚴重影響到了灌木的多樣性和覆蓋率。
這些消失的草場繼而影響到了本地生物物種的生活,它們的棲息地逐漸消失,其中包括一些甲蟲、爬行動物、鳥類等。來自悉尼大學的野生動物專家Catherine Herbert說,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需要關注袋鼠和農民放養(yǎng)動物的比例。
但是到目前為止,袋鼠的數(shù)量依然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方法可以遏制,因為澳大利亞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射殺袋鼠是違法的,農民和獵人們需要到政府辦公室申請許可證。
農民們急切的想看到獵殺袋鼠的政策能夠放寬,不過袋鼠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這一壓力,每年袋鼠肉的出口都能夠增加10%,數(shù)量約為4000噸,但很多國家目前還沒有批準食用袋鼠肉。
一家加工袋鼠肉的公司老板說,袋鼠肉很難與傳統(tǒng)肉類競爭,因為傳統(tǒng)的肉會更便宜,每年該公司會加工70萬只袋鼠,但他們仍然對袋鼠肉市場保持期待,希望能夠發(fā)展的更好。
國寶多了還是寶么 袋鼠泛濫澳洲向全世界吃貨發(fā)出邀請
澳洲政府向全世界吃貨發(fā)出邀請!急需幫手,好吃管夠……繼丹麥生蠔泛濫后,澳大利亞的袋鼠也泛濫成災。有這樣的說法,澳大利亞的袋鼠多到開車都能撞上。
國寶多了還是寶么?
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澳大利亞的袋鼠數(shù)量即將達到 5000 萬只,是澳大利亞人口總數(shù)的兩倍多。
新南威爾士內陸布羅肯希爾附近的農民加里 · 漢尼根說,該地區(qū)的袋鼠數(shù)量正在激增。" 它們吃掉了所有的草類植物,草類甚至被連根拔起,連圍欄沿線都受到侵蝕。"
" 東部灰袋鼠非??蓯?,也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大量的袋鼠正在毀滅生態(tài)系統(tǒng),"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環(huán)境生態(tài)學專家大衛(wèi) · 林登邁爾教授說,在塔斯馬尼亞虎滅絕之后,澳洲野狗也瀕臨滅絕,袋鼠幾乎處于無天敵的狀態(tài)。
同時,袋鼠對道路交通安全也構成了威脅。數(shù)據(jù)顯示,袋鼠是對澳大利亞的司機威脅最大的動物,在 2004 年與動物有關的車禍當中,有 70% 都是由袋鼠引起的。
在堪培拉周邊的草原和原始森林里,袋鼠密度是全國最高的,每平方公里有 450-500 只灰袋鼠。
隨處可見袋鼠們在原野上肆意狂奔,因為長時間的 " 溺愛 ",它們完全不害怕澳洲人民。澳洲人民表示自己活得太沒有尊嚴了,國寶雖然是寶,但太多了也會心累。
科學家警告說,必須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以防袋鼠泛濫。為此,澳大利亞政府不得不下達捕殺令。
吃貨快來吧,好吃還管夠!
一些澳大利亞民眾和生態(tài)學家呼吁,為了逆轉這一局面,澳大利亞本國人應考慮多吃袋鼠肉。
其實,吃袋鼠肉在澳大利亞歷史悠久。澳大利亞土著在過去就經常食用袋鼠肉,他們尤其喜歡美味的烤袋鼠尾巴。
歷史學家芭芭拉 · 珊蒂詩在她的書《大膽的口味》里寫道:作為澳大利亞的美食遺產,袋鼠食譜經常出現(xiàn)在烹飪書里,將袋鼠肉與咸豬肉一起燉的袋鼠湯,曾備受推崇。直到 20 世紀 30 年代,隨著越來越多的澳大利亞人移居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袋鼠肉等所謂的 " 叢林食物 " 才漸漸失寵。
悉尼科技大學的反清理組織 "THINKK" 的成員路易斯 · 博羅尼亞克表示,在 2016 年有大約 160 萬只袋鼠被殺。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堅持認為,這個捕殺數(shù)量是合適的," 從長遠來說是可持續(xù)的 "。
為了保護國家草地,避免過度放牧,堪培拉在年度評估中允許每年清理大約 2000 只袋鼠。袋鼠肉也會作為食品出售,不過有 95% 都會出口至海外。非常喜歡食袋鼠肉排的林登邁爾教授說," 它很嫩,香味獨特。只是我們本地人吃的還不夠多,這很可惜。"
聽到這個喜大普奔的好消息,吃貨大國的小伙伴們早已按捺不住,躍躍欲試準備迎接挑戰(zhàn)。
2016 年 5 月 10 日,澳大利亞首批袋鼠肉樣品來華供媒體 " 試吃 ",為袋鼠肉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打前哨。
澳大利亞水利與農業(yè)部部長助理安 · 麥克唐納博士介紹,在澳大利亞很多華人餐館里,都可以吃到袋鼠肉。澳大利亞還有一位著名的華人廚師,他有一道名菜就是用小袋鼠烹制的。因此,袋鼠肉完全符合中國人的口味和烹飪方法。
此外,澳大利亞袋鼠肉產業(yè)協(xié)會主席雷 · 博爾達表示,一般來說,袋鼠肉和牛肉價錢相當,或者比牛肉貴一點,是一種比較高端的食物,未來很可能在中國的高檔餐廳出現(xiàn)。
此刻,仿佛聽到了許多吃貨爽朗的笑聲——
" 我愿為保持生態(tài)平衡,做出貢獻。"
" 這大概是國寶圈子里混得最差的了吧。"
" 你們竟然吃鼠鼠,它那么可愛。" ( 捂臉 )
" 是想把它吃成怎么個級別?珍惜?瀕危?博物館還是書上?"
袋鼠:" 聽說有人要吃我?"
出拳、鎖喉,它們可是搏斗高手
擴大出口,引進吃貨, 雖然是個不錯的辦法,但面對袋鼠,恐怕還需提高警惕,因為它們可個個都堪稱搏斗高手。
2016 年,一條視頻走紅網絡。澳大利亞一名男子在鄉(xiāng)下打獵時,愛犬被一只袋鼠鎖喉 " 綁架 "。危急時刻,男子勇氣爆棚,沖上去和袋鼠對峙還給了它一拳!
袋鼠瞬間呆住了,一臉懵圈,久久沒有反應過來,而這位小哥則快速轉身離開案發(fā)現(xiàn)場。說實話,敢跟袋鼠對峙打架而且還贏了,真是 Lucky boy!
要知道,袋鼠是非常危險的動物。成年袋鼠是非常好斗的!和人類軟綿綿的出拳不同,袋鼠的攻擊是真正的大力出奇跡!
統(tǒng)計顯示,那些試圖和袋鼠握手言和的人類,10 個里有 5 個短時間會輕度癱瘓,倒地不起,4 個被踢成終身殘疾,最后那個沒事的,多半是個女的。
不過,在澳大利亞,雖然袋鼠很多,但袋鼠傷人事件還是很少。也許是當?shù)鼐用穸愕帽容^快,又或許是袋鼠秉持 "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 的準則。
問題來了,如果真的可以吃袋鼠肉,當真吃得下去?
袋鼠泛濫成災 矯情的澳洲人求助中國了
眾所周知,袋鼠是澳大利亞最具標志性的動物之一。
可是誰能想到,這種萌萌的動物,竟然成了毀滅澳大利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罪魁禍首——它們蠶食著澳大利亞的綠地,對其他種類的野生動物構成威脅,還經常造成交通事故。
忍無可忍的澳大利亞人決定捕殺袋鼠。2015 年,有 150 多萬只袋鼠遭到捕殺;2016 年,也有差不多數(shù)量的袋鼠被獵殺。英國《獨立報》稱,這些數(shù)字只是官方統(tǒng)計,實際情況更多,許多獵殺袋鼠的行為都是在非法情況下進行的。
據(jù)英國《獨立報》報道,現(xiàn)在,澳大利亞政府也忍不了了,計劃 2017 年捕殺超過 100 萬只袋鼠,以維持生態(tài)平衡。
據(jù) BBC 報道,這些死去的袋鼠并不會被浪費。尸體會被制作成狗糧,一些肉也會作為食品出售,不過其中的 95% 都會出口海外,因為澳洲人對吃袋鼠肉這件事兒還是有些障礙。
一項 2008 年的政府調查顯示,近兩成的澳大利亞人表示他們絕對不會嘗試袋鼠肉。僅有 14.5% 的澳大利亞人曾一年吃四次以上的袋鼠肉。相比之下,有 80% 的澳大利亞家庭每個月至少吃一次牛肉。澳大利亞人不吃袋鼠肉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袋鼠是澳大利亞的國家象征,對著國家吉祥物還真下不了嘴;另一方面,袋鼠肉太過濃烈的口感令人難以下咽;此外,還有動物保護組織的激烈抗議,這些都讓袋鼠肉在澳洲的市場前景十分慘淡。
為此專家們可愁死了,不僅要忙著宣傳袋鼠肉的肉質有多鮮嫩,還表示吃袋鼠肉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環(huán)境生態(tài)學專家大衛(wèi) · 林登邁爾教授表示,原本捕食袋鼠的塔斯馬尼亞虎和澳洲野犬現(xiàn)在基本已經消失殆盡,除了汽車,袋鼠基本沒有天敵。再加上澳大利亞有著豐美的水草,袋鼠數(shù)量龐大,正對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嚴重威脅。
面對動物保護者的擔心,林登邁爾教授認為這是觀念有所偏差。他表示,明明有其他那么多動物在餓死,動物保護者卻只關心某些特定的動物。在這樣的關頭,澳洲人毫不猶豫地轉向中國 " 吃貨 "。早在 2011 年,《紐約時報》就報道了躊躇滿志的澳洲商人為將袋鼠肉出口到中國而摩拳擦掌。
2014 年 7 月,中國商務部網站援引澳大利亞媒體的報道稱,有澳洲肉類加工商正在積極籌備,相信澳大利亞袋鼠肉有望很快走上中國人的餐桌。2016 年,澳方還將首批袋鼠肉樣品送給中國媒體 " 試吃 ",為袋鼠肉進入中國市場打前哨。澳大利亞人相信,中國市場對他們來說潛力無窮。
點擊下方視頻,看看澳大利亞的袋鼠肉將怎樣走進中國~澳大利亞廣袤的土地是動物生存的天堂,澳大利亞政府也十分注重動物保護。不過,有時,他們似乎為保護動物而忽略其他動物甚至是人類的權益。據(jù)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去年 12 月,一名男子為救自己的寵物狗,揍了一只袋鼠。
當時,這名男子的寵物狗被袋鼠 " 劫持 " 并慘遭 " 鎖喉 "。
主人趕緊跑上前去,與一人高的袋鼠對峙了一番。
接著狠狠往袋鼠臉上揍了一拳,直接把袋鼠打懵了。
后來,這段 " 男子打懵袋鼠 " 的視頻流傳到網上,贏得超過 300 萬次的點擊量,卻招來麻煩。國際人道協(xié)會認為,這名男子的行為是在虐待動物。得知這名男子從事大象管理員的工作后,該協(xié)會要求動物園將這名男子開除。不過,這家動物園表示拒絕。此前,澳大利亞的動物保護廣告還曾令華人躺槍。據(jù)《悉尼先鋒晨報》報道,2014 年,澳大利亞的動物保護組織張貼宣傳海報,呼吁人們關注生存狀況堪憂的鴨子。
這些海報還被翻譯成中文,刊登在唐人街,似乎意在挑戰(zhàn)華人食用鴨子的飲食習慣。有人指出,這簡直是歧視,不然為什么不在其他社區(qū)張貼這些海報,畢竟,并不是只有中餐里才有鴨子。
新西蘭袋鼠已泛濫成災…沒錯,新西蘭袋鼠也成災!
2018-02-10 02:57
去年,一則“澳洲向全世界吃貨發(fā)出邀請!袋鼠成災,好吃管夠”的新聞刷新了大家對澳大利亞“國寶”的認知,開啟了吃貨們大吃袋鼠肉的大門。
而最近,新西蘭也出現(xiàn)了袋鼠泛濫成災的問題,當?shù)厣鷳B(tài)現(xiàn)在迫切需要獵手,也許袋鼠肉走進尋常kiwi家已經指日可待了……
據(jù)當?shù)孛襟w報道,日前新西蘭South Canterbury地區(qū)的小袋鼠(Wallaby)已經泛濫成災,嚴重威脅當?shù)厣鷳B(tài)平衡。
小袋鼠是在1870年開始引進的新西蘭,但在1945年的時候,人們就開始發(fā)現(xiàn),沒有天敵的小袋鼠在新西蘭生長過快,開始毀壞莊家,影響畜群。
從1947年開始,當時的內政部就專門成立了捕獵小組,展開了一場持續(xù)10年的滅袋鼠行動,然而,10年殺了10萬只,卻并沒有使袋鼠數(shù)量下降。
坎特伯雷當?shù)鼐用瘾C捕小袋鼠
1959年開始,捕獵袋鼠協(xié)會成立,其South Canterbury的分支開始進行有償袋鼠獵捕的活動,成效顯著,到1980年代,袋鼠數(shù)量就下降到穩(wěn)定狀態(tài)了。
然而,從1989年開始,政府喊停了有償捕獵的活動,農場主們開始自發(fā)捕獵袋鼠。
直到近年,一些農場主們開始發(fā)現(xiàn)袋鼠泛濫勢頭又起了。
農場主Peter Moynihan表示,過去一半一年殺100只就行,現(xiàn)在一年打200-300只袋鼠還是滿地跑。
農場主協(xié)會South Canterbury分會會長Mark Adams則稱,自己從小在Fairlie長大,過去從來沒在山頭上看到過什么袋鼠,但現(xiàn)在一個人就要打下20-30只。
“現(xiàn)在都是我們自己在對付袋鼠,10多年前根本沒這茬?!?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