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我國很多地區(qū)有冬至吃餃子的習(xí)俗,特別是河南,這個習(xí)俗更是盛行,每年冬至,不論貧富,不論高官百姓,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在中國人的觀念里,吃,便是對節(jié)日最大的尊重。
王九云丨文
豫記微信號:yjhltxdjm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jì)念河南一個叫張仲景的醫(yī)圣,更是怕凍掉耳朵,這是民間喜聞樂見的說法。也有史料記載,在古代,冬至是一個官方非常重視的節(jié)日,“冬至大如年”就是這么來的。
《漢書》里說:冬至之后,陽氣漸漸增長,所以值得慶賀(“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冬至,是是一個節(jié)氣循環(huán)的開始,是一個吉日,值得慶賀。
包餃子,是一次全家總動員
豫北人豪放,喜歡吃大餡水餃,大餡餃子個大,餡多,皮薄,吃著過癮。以前每到冬至前一天下午,家家戶戶都忙著盤餃子餡。那時候冬季沒有反季菜,家家都屯著蘿卜、白菜,吃白蘿卜餡的比較多。
白蘿卜分兩種,一種是刨出儲藏的新鮮蘿卜,洗凈,在擦床上擦成蘿卜絲或蘿卜片,煮熟,擠掉多余的水分,剁碎,爆香。一種是曬干的蘿卜片或蘿卜絲,泡足,煮熟,與新鮮蘿卜做法一樣。
那時候燒的是煤火,為節(jié)省煤,大鍋燉煮都是在磚和麥秸泥壘起的灶火上,孩子把火燒得旺旺的,水咕嘟嘟地滾開了,喊大人煮蘿卜片,大約煮半小時就熟透了。
整個村莊炊煙縷縷,剁餃子餡的砰砰聲不絕于耳。像某種儀式一樣,每年固定的時間總會出現(xiàn)。
餃子餡盤好,冬至上午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妹妹搟片嫂子包,老娘圍著鍋轉(zhuǎn),眨眼一頓餃子宴就成了。
“餃子就大蒜,酥肉也不換”,餃子撈到碗里,掰兩瓣大蒜,舀上一碗餃子湯,原湯化原食,那真叫一個得勁兒。
以前條件差,也不懂營養(yǎng),只是有啥吃啥,現(xiàn)在才知道,蘿卜可是個寶貝,不僅含有多種營養(yǎng)成分,還是降血脂、降血壓、消炎開胃、化痰止咳的良方。
不禁驚詫于前人的聰明和大自然的神奇,前者懂得根據(jù)時令春種秋收,后者為前者提供了適合當(dāng)季的食材。
我家的餃子像開展覽會
現(xiàn)在科學(xué)種田,市場上時令蔬菜很多,餃子餡的種類比以前豐富多了,除了傳統(tǒng)的大肉蘿卜餡,白菜餡,還有雞蛋韭菜餡、三鮮餡、蘑菇餡、芹菜餡等。一家人有一家人的口味,一家有一家的飯。
或許是因?yàn)橛袃簳r的情結(jié)在里面,一直到現(xiàn)在,我家還是喜歡吃傳統(tǒng)的大肉蘿卜餡餃子。
大肉選三肥七瘦,香而不膩。買來的肉,手剁成?。ńg肉機(jī)絞的肉泥口感不好),放適量精鹽,用老抽腌住,蔥姜蒜剁碎,多放,與爆香的蘿卜碎攪和在一起,香油和白酒提味,反復(fù)抓捏均勻,餃子餡就盤成了。
有的用筷子或鏟子順時針攪拌,也行,但沒有用手抓捏的出味。和面用水也是關(guān)鍵,要做到冬熱夏涼春秋溫,和出的面才能柔韌光滑,搟片時隨手,也可放適量雞蛋,面皮筋道,下鍋不易破。
我家包餃子,一人包的一個樣,像開展覽會比手藝,有的周周正正盤腳而坐;有的倆大拇指與四指配合用勁兒掬,掬的餃子形似元寶;有的餃子花邊縮頭,叫小沖兒餃子(麻雀)。最有趣的一種是“麥穗餃子”,花邊酷似麥穗,象征著豐收,造型也漂亮,小孩子最喜歡。
包好的餃子大的富態(tài),小的玲瓏,一家人氣氛熱烈,其樂融融。
鳳凰三點(diǎn)頭,餃子才能吃到嘴里
要想吃上一碗好餃子,光是餡好包得好還不夠,還得掌握煮餃子技巧。小時候常聽母親說“燜鍋餃子滾鍋面,鳳凰三點(diǎn)頭”。
這句俗話不無道理。煮面條如果水不滾,面條就會泡成一鍋糊涂湯。煮餃子則相反,餃子餡多,特別是肉餡,得完全熟透,如果一直是滾鍋煮,就會皮爛餡生,因此餃子下鍋后,用木鏟輕輕向一個方向攪動幾下,防止餃子互相粘連或粘到鍋底。
開始敞開鍋煮,如果餃子剛下鍋就蓋上鍋蓋,鍋里的水蒸氣難以排出,使鍋內(nèi)壓強(qiáng)過大,餃子受阻,飄不起來,沒成型的餃子皮一旦泡爛,餃子餡就會跑得滿鍋都是。當(dāng)餃子皮基本成形,就需蓋上鍋蓋煮餃子餡了。
水見滾頭,點(diǎn)一次涼水,蓋上鍋蓋燜一會,再開滾,再點(diǎn)一次水,蓋上鍋蓋再燜一會,反復(fù)三次,餃子餡燜得熟,而且餃子皮不會破,這就是鳳凰三點(diǎn)頭的說法。
也有的說:一滾的疙瘩(有的地方把餃子叫疙瘩)兩滾的面,三滾的餃子不用看。有人問,以前煤火沒法控制,需要點(diǎn)水,控制水溫,現(xiàn)在煤氣罩好控制,就不用“鳳凰三點(diǎn)頭”了吧?我說用!用涼水澆餃子皮,餃子皮迅速收縮,筋道,不易泡爛。
現(xiàn)在時代進(jìn)步,工藝先進(jìn),大小超市都有速凍水餃,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生活節(jié)奏快,沒時間自己做餃子,有的到超市買點(diǎn),有的干脆去餃子館放松放松,聰明的商家也會在冬至期間,做出符合各類人群口味的餃子?!岸敛欢孙溩油耄瑑龅舳錄]人管”。
冬至到了,朋友們,千萬別忘了吃餃子,餃子就酒,越吃越有。有喜歡喝酒的,吃餃子時就小酌幾杯吧!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作者簡介:王九云,安陽人,教師,文學(xué)愛好者,喜歡鄉(xiāng)土文學(xué),文章散見于多家報刊,散文《螢火微光亮童年》曾獲得2015《中華情》全國詩歌散文聯(lián)賽金獎。
豫記,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