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徐州是不是應(yīng)該屬于山東——近日,有網(wǎng)友如此提問。這個問題立刻引發(fā)很多網(wǎng)友討論,山東網(wǎng)友說,徐州歷史上雖是山東的,但還是劃歸江蘇更好,原因盡在不言中。而江蘇網(wǎng)友說,徐州本就是江蘇的,只是被山東代管過一段時間……
1、徐州與彭城,本是兩個概念
現(xiàn)代人通常認(rèn)為,徐州古稱“彭城”,從根源上講,是把兩個概念搞混了。徐州本是華夏九州之一,《呂氏春秋》對此有明確說法:黃河、漢水之間為豫州,周王室疆域。清河、西河之間為冀州,晉國疆城。黃河、濟水之間為兗州,衛(wèi)國疆域。東為青州,齊國疆域。泗水南為徐州,魯國疆域。東南為揚州,越國疆域。南為荊州,楚國疆域。西為雍州,秦國疆域。北為幽州,燕國疆域。
也就是說,徐州本是一個地理概念,并非特指某座城市?!般羯蠟樾熘荩斠病?,泗水以南的地區(qū)被稱為“徐州”,是魯國的地盤?!稘h書》也記載“海岱及淮惟徐州”,是說大海、泰山和淮河之間的地區(qū)就是徐州。
彭城本是徐州這個地理概念中的一座城市?!兜乩碇尽酚浭鏊窍某囌芍俚姆鈬吨駮o(jì)年》記載,梁惠成王三十一年(前339) “邳遷于薛,改名徐”,“邳”本是大禹封造車鼻祖車正奚仲的封國,后來“邳人”遷居于薛地,改名為“徐”。
“邳”是今江蘇邳州市;“薛”指今山東棗莊;“徐”自然指今徐州。“徐”成為彭城,是因為這里出一個活了800年的彭祖,因此建大彭氏國,城為彭城邑。因為彭城的名氣太大,長久以來一直是徐州的治所、首府城市。
2、彭城的歷史悠久
關(guān)于彭城的歷史說來話長。《水經(jīng)注》中明確記載:彭城是殷商大夫老彭的封國,春秋時屬于宋國。這里說,彭祖是商朝舊臣,商被滅后,周朝把商人集中安置,建立宋國。后來,楚伐宋兼并彭城。眾所周知,項羽號稱西楚霸王,這個名字源自彭城。
秦朝稱江陵為“南楚”,陳州為“東楚”,彭城為“西楚”。彭城屬于東楚,項羽稱王后在彭城建都,改稱為“西楚”。漢初改稱“楚郡”,劉邦的弟弟劉交為楚王,建都于彭城。王莽時改名“和樂郡”,是徐州的治所。楚郡、楚王這樣的稱呼,無疑強化了彭城的地理屬性——非齊魯之地,是過去的楚國所轄。
《水經(jīng)注》還記載:彭城縣的城墻西北處建有城樓,叫“彭祖樓”。彭城縣是彭祖的封國?!妒辣尽酚浭觯宏懡K的第三個兒子叫錢,就是彭祖。之所以被稱為“彭祖”,是因為封于彭城的緣故。彭祖樓下有彭祖墓,彭祖則活了800歲……
3、彭城最初屬于魯國文化圈層
盡管,漢朝時彭城被歸類于“楚文化”所屬,但是仍無法遮蓋其最初屬于魯國文化圈層的事實。
這是因為彭城在春秋時屬于宋國,宋國的國都為商丘,位于睢水北岸,彭城則位于獲水和泗水交匯處。地理位置接受的同時,從文化圈層角度上講,更與魯國有先天的淵源。
春秋時的魯國是極為強盛的,這種強盛更多表現(xiàn)在政治、文化上。魯國本是周王室同宗,享有“郊祭文王”、“奏天子禮樂”的資格,并有“為周室輔”的政治優(yōu)勢。
魯國在西周初年有兩大功績:一是平定管蔡之亂,二是平定徐戎之叛,從而盡得殷商遺民,國勢“至于海邦,淮夷來同”。
可以想象的是,魯國是九州之一的徐州之中最強勢的國家,彭城自然無法置身于魯文化圈層之外,這也是《呂氏春秋》所說“泗上為徐州,魯也”的原因。
4、彭城與徐州合一
彭城與徐州合二為一,成為同一個城市概念源自三國。當(dāng)時,曹操與袁紹爭奪天下時,把徐州刺史遷于彭城,并把彭城稱為“徐州”。也許是因為徐州的名頭更加響亮,也許是彭祖活800歲的說法連古人也不相信……總之,彭城此后被“徐州”完全取代。
徐州方言與山東棗莊、微山等地同屬于中原官話。民間有一說:魯菜與徐州菜也同屬于一源,或者說魯菜的本質(zhì)是徐州菜。
據(jù)傳,春秋時齊桓公的寵臣、魯菜標(biāo)志性人物易牙,曾到彭城求烹飪之道,終成魯菜的奠基人。又有一說:魯菜中的名吃“濟南把子肉”就來自于徐州把子肉……總之,徐州與齊魯大地有極多人文、經(jīng)濟上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貫穿于歷史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