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覺得靠“西藥”治療腎病,有各種各樣的副作用風險。因此有些人把希望寄托于中醫(yī)藥。那么,中醫(yī)藥是安全的嗎?我們應(yīng)該如何正確地看待它?
首先,大家需要知道,中藥并非沒有毒性,其中含有的各種成分也需要人體的肝臟腎臟來代謝排泄。所以對于成分不明的中醫(yī)藥(即所謂的江湖郎中的「秘方」)一定不要亂服用,這不僅會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而且很多不明成分的藥物,可能會加重腎臟、肝臟損傷,對于病情是雪上加霜。因此,堅決不能服用所謂的「偏方」。
目前我們知道可能致腎臟損害的中藥主要有三類:
第一類為植物類中藥,如雷公藤、草烏、木通、益母草、蒼耳子、巴豆、蘆薈、大青葉、澤瀉、防已、甘遂、千里光、丁香、鉤藤、苦參、土牛膝等。
第二類為動物類中藥,有斑螯、魚膽、蜈蚣、蛇毒等。
第三類為礦物類中藥,有含砷、汞、鉛類和其它礦物類等。
因此,對于含有以上成分的藥物、方子,大家一定要了解其風險,謹慎對待。
當然,是否選擇中藥輔助治療,由患者自主選擇。而選擇配合使用中藥治療腎病綜合征時,要與自己的隨訪醫(yī)生溝通,而且必須到正規(guī)機構(gòu)的中醫(yī)門診就診,并謹遵醫(y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