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肝,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機體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種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細胞內(nèi)并損害肝細胞,引起肝細胞炎癥、壞死、纖維化。
乙肝具有很強的傳染性,這是它給我們大家?guī)淼耐{中最重要的一點。因為它的傳染性影響了很多人的正常生活,有些人因為對乙肝的傳播途徑不了解,便一味的排斥與乙肝患者正常交往,這對乙肝患者來說是不公平的,也是一種嚴重的身心傷害。這里為大家普及一下幾種最常見的乙肝的傳播途徑,為了讓大家對此有更詳細更正確的了解。
一、母嬰傳播
母嬰傳播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個是垂直傳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傳播。大家一直認為母嬰傳播就是垂直傳播,其實不然。在宮內(nèi)傳播引起的只占10%,懷孕期間在子宮內(nèi)在胎兒期間被傳染的只是10%,不是很高。主要的是在圍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觸水平傳播。作為一個大三陽母親,孩子出生后被感染性的可能性達到90%—95%,e抗原陰性的乙肝母親生下的孩子感染幾率要比e抗原陽性的低一半。
二、醫(yī)源性傳染
在醫(yī)院的檢查治療過程因使用未經(jīng)嚴格消毒而又反復(fù)使用被HBV污染的醫(yī)療器械引起感染的,這個叫醫(yī)源性傳播,包括手術(shù)、牙科器械、采血針、針灸針和內(nèi)鏡等等。
三、輸血傳播
輸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輸血后乙型肝炎的發(fā)生。
四、密切生活接觸傳播
包括一起吃飯,生活當中只要皮膚黏膜有受到損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皮膚黏膜受到損害之后乙肝患者的體液再落到你破損的皮膚和粘膜有可能就被感染上;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引起HBV傳播,這都叫密切生活感染。
五、性傳播
對于乙肝患者是可以通過性傳染的,性傳播也是屬于體液傳播的一種。另外接吻也能傳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損了也有這種可能性。
乙肝病毒的傳播具有一定的特定性,它減小了我們進行乙肝預(yù)防的難度,我們要做的是掌握乙肝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哪幾種,然后盡量采用完善的防治措施。這樣做能夠大大的降低乙肝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概率,也能保障更多人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