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資料顯示,在西方國家5%~10%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足潰瘍,1%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截肢。糖尿病足是許多國家截肢首位原因。糖尿病患者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美國每年糖尿病的醫(yī)療費中1/3花在糖尿病足的治療上。截肢的醫(yī)療費用更高,美國平均費用2.5萬美元,瑞典4.3萬美元。我國住院糖尿病足的患病率為1.6%~6.4%。近年來,糖尿病足潰瘍和足壞疽的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什么是糖尿病足?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對糖尿病足的定義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經(jīng)病變及各種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變而導致下肢感染、潰瘍形成或深部組織的破壞。
也就是說,糖尿病足的病變基礎是糖尿病的兩大慢性并發(fā)癥:血管病變和神經(jīng)病變。血管病變主要是大血管粥樣硬化,使血管腔變窄,加之微血管病變,導致皮膚粘膜,尤其是足部血液循環(huán)不良,營養(yǎng)物質(zhì)供應不足;神經(jīng)病變是導致皮膚粘膜對疼痛、冷熱等的敏感性降低或喪失,受損傷后不易被察覺。加之糖尿病患者平時不注意血糖的控制,使機體對感染的抵抗力降低,皮膚新陳代謝緩慢,修復功能差。當合并感染時,就容易發(fā)生足潰瘍與壞疽。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痛苦的一種慢性并發(fā)癥。其主要表現(xiàn)為:足部,尤其是腳趾紅腫、深淺不一的潰瘍,伴或不伴有感染,嚴重時局部或全足可發(fā)黑、壞疽,需要截肢,可致殘,甚至死亡。
如何防止(延緩)糖尿病足的發(fā)生?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較為簡便的10克尼龍絲檢查法了解患者足部是否仍存在保護性感覺。即用一根特制的10克尼龍絲接觸于患者的大足趾和足底不同部位,如果患者沒有感覺,則視為不正常。在醫(yī)院可利用音叉測定振動覺、皮膚溫度測定儀測定患者的溫度覺等檢查方法。
養(yǎng)成每天洗腳的習慣
用溫水洗腳,水溫不宜太冷或太熱,洗前用手或肘試試水溫,若已對溫度不太敏感應請家人代勞。
洗凈后,用干毛巾輕輕擦干,尤其是腳趾間,切莫用力以免擦破皮膚。
若雙腳過于干燥,可適量涂潤膚霜,但不要涂在腳趾間。
療足部病變,避免足外傷、感染等,以減少由于糖尿病足而引起的截肢。如有健康疑問,可到全球醫(yī)院網(wǎng)公眾號(webQQYY)咨詢。(責任編輯:Qua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