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中小學教育》21年2月刊
小學語文“師生互動”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設計研究----推薦人:胡陽新
湖北省巴東縣野三關鎮(zhèn)青龍橋小學 譚紅春 郵編:444324
摘 要: 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著大幅度的提高。在此前提下,低年級語文教師就需要研究有效的策略來讓自己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加和諧。那么教師該如何去做呢?他們首先需要明白互動的對象是全體學生,而不僅限于思維活躍的學生;他們還需要考慮到學生的性格特征和實際情況,進而將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引入到自己的教學課堂,并且為學生設計問題,也需要為他們留出充分的思考時間。
關鍵詞:小學語文 師生互動 課堂教學 有效策略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師生互動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師生互動效果的好壞,通常和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以及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與否息息相關。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科的特殊性,決定了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師生之間由言語隔閡到話語融合的轉變,既是教學理念的改變,也是生成式教學活動的需要。通過師生互動交流,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發(fā)散性思維, 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教師也能在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有些獨辟蹊徑的思維方式還能幫助教師打破自身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為語文教學增添新的活力。
一、通過語文課堂問題的精心設計,鼓勵師生互動交流
問題是教師向學生傳輸信息的有效渠道,也是學生接收知識的重要來源??梢哉f,問題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溝通的橋梁。因而在師生互動的課堂中是離不開問題的身影的。此時低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師就需要在課堂教學之前為學生進行問題的精心設計,他們必須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問題的內容必須要聯(lián)系課本內容;二是問題的難度必須要符合學生的基礎情況;三是問題的呈現(xiàn)形式必須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回答欲望。這樣的話,問題就能夠有效地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互動。例如:教師在進行《大禹治水》這篇文章的課堂教學之前,他們就需要對文章的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提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問題的精心設計。因而教師為學生所設計的問題如下:1、簡述文章內容2、感受大禹這一人物的形象。第一個問題比較簡單,第二個問題則需要學生展開思考。在進行這兩個問題的呈現(xiàn)時,教師則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游戲,進而讓他們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去提出這兩個問題。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積極地對問題進行思考且回答。
二、為學生留出充分思考時間,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在展開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要注意的一點是,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需要占據(jù)著交流和互動的主體位置,自己則需要發(fā)揮的是引導的作用。因而在師生有效互動的課堂中,教師必須要為學生留出充分思考的時間。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因為小學生思維簡單,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對知識進行思考才能夠得到有效的結果,進而在與教師進行交流的時候就會有話可說。那么什么樣的時間對學生而言才是充分的呢?此時教師就需要結合互動時所提出問題的難度和學生思考時的反應來進行思考時間的規(guī)定。如當問題頗有難度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留出3-5分鐘的思考時間;當問題比較簡單時,教師則可以為學生留出1-2分鐘的思考時間。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對學生的反應進行觀察。當發(fā)現(xiàn)快要到思考時間之后,大部分學生仍然眉頭緊皺時,教師就可以適當?shù)匮娱L思考時間;而當教師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都露出了輕松的表情時,他們就可以及時結束思考。這樣的話, 語文教師就能夠做到對課堂有限時間的充分利用,他們的課堂教學效率也因此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因而語文教師在師生互動的時候必須要為學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時間。
課堂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及時、有效的評價,通過評價體現(xiàn)師生互動,利于學生重新整合自己的知識。 但是在目前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往往更注重師生互動的形式及過程,而忽略了師生互動中評價的重要性。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有自己的評價標準,盡量少采用單一的評價方式。比如,每個同學的回答都有可取之處和不可取之處,我們在評價其優(yōu)點之際, 還需要說明為什么回答的好, 而不是單純的評價“這位同學說的真不錯! ”;當學生未能說出預設答案,作為教師, 應該環(huán)環(huán)緊扣的引導學生理解問題。
三、多角度創(chuàng)設師生之間話語溝通情境,提高互動效果
1.創(chuàng)設合理的溝通情境
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愿意與教師進行互動溝通,一方面是因為害怕教師對自己的觀點提出批評,另一方面是對“鐵頭功”氛圍感到不適,從而拒絕交流。 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根據(jù)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 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和設計出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溝通氛圍,通過 PPT、視頻、音樂等輔助教學手段將課堂環(huán)境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 再根據(jù)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拋出問題,鼓勵學生進行有效地自主思考。 此外,在學生發(fā)言的過程中, 教師應該抱著欣賞和鼓勵的態(tài)度來看待學生的發(fā)言,不要打斷學生的表達,鼓勵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同時放低 姿態(tài), 不要以一種授課的狀態(tài)而是以一種交流的狀態(tài)加入到學生的討論中去。 這樣的做法能夠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溝通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放心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
2.合理的運用師生討論環(huán)節(jié)
互動交流不僅表現(xiàn)為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而且要有學生與老師之間多方面的交流。 在課堂互動交流的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和教師應該公平民主,學生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教師在與學生持有不同觀點時也應該以交流的方式表達出來, 然后引導學生自主進行觀點和思維上的對比, 發(fā)現(xiàn)自己與教師觀點中的差異所在。 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 以課堂提問的方式加強話語溝通
當然,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也不能對課堂完全沒有把控,那樣形成的課堂交流是無效的。 在交流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通過拋出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和交流,關注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從而學會有效的交流和思考,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方式。 同時,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先思考后提問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和思考中存在的盲點, 并且通過與教師的互動交流來彌補自己思考過程中的不足, 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
四、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的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死氣沉沉的課堂氣氛會讓教師與學生關系變得不好,學生沒有心思去聽教師講課教師也不知道學生的學習進度到底有沒有聽懂講的內容,相反活躍的學習氛圍可以讓學生活躍起來教師也有信心去給學生授課,這樣一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就會變得十分融洽,那么怎么樣才能讓死氣沉沉的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呢?其實學生年齡比較小還是對很多東西充滿了好奇心,剛好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可以多講一些有趣的內容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例如,在進行教授《烏鴉喝水》這一篇文章時,我會在正式開課前告訴學生,今天我們不學那些死記硬背的知識,今天教師很你們講的是個有趣的小故事,大家想不想聽呀?在剛上課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充分的了解這堂課,一下子就可以喜歡上這堂課,這樣一來學生不會再死氣沉沉的,而是全部都全神貫注的聽著教師講課生怕會漏下故事的小細節(jié),然后我會開始講小故事也就是一直烏鴉在天上飛了很長時間感覺非常的口渴可是沒有看到小溪,突然看到一瓶不滿的水,烏鴉就把嘴巴放到瓶子里,可是烏鴉的嘴巴根本放不下。這時候我就會問學生如你是那一只小烏鴉那你會怎么做才能喝到這瓶水呢?學生肯定都會開始想辦法然后說出他們的想法,有的說把水瓶打翻了喝水,有的說往水瓶里面插個吸管,當有的學生說可以把石頭放進去這樣子水滿了就可以喝到水了,你就可以說這位小朋友回答正確啦,大家動腦想辦法都很棒可是這個小朋友的方法是最聰明的,這樣學生的學習氛圍立馬變得活躍起來了。
綜上所述,運用“互動”教學促使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只要老師關愛學生,精心指導,給學生搭建一座互動的平臺,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與老師對話,與伙伴對話,語文教學就會更加生動、實用、有放,課堂也就能“動"起來,成為學生享受學習的樂園。因此,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是必不可少并且意義重大的,通過互動交流,可以提高小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幫助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思維方式,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的同時幫助教師走出固有的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使小學語文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曉麗,魯文平.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J].新課程(小學),2016(6).111-113.
[2]朱艷峰,劉長菊.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J].中國校外教育,2016,(20):426-428.
[3]盧穎.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課堂合作學習中的應用[J].才智,2014(13)
[4]陳敏聰.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