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有這種感覺:那些高智商的、非常聰明的人與普遍人之間是有距離感的,他們往往不喜歡與人交往。正如,美劇《生活大爆炸》中塑造的物理學家謝爾頓的形象,是個不折不扣的怪咖,他更愿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是社交,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呢?
社會交往定律
首先,智商是衡量個體智力水平的概念,從統(tǒng)計學上的人群智商分布圖來看,高智商的人是處于正態(tài)分布的一個標準差外,區(qū)別于占比百分之九十的智力正常人群。
因此,高智商的人永遠是少數(shù)。正因為高智商的人本來就不多,所以,我們普通人能接觸到的高智商群體也就少之又少。而“社會交往定律”指出,人都喜歡與自己相似的群體進行交流,組成小圈子。
同理,那些高智商的人也會更加喜歡和同類人交往,因為能產(chǎn)生更多共同語言。因此,他們也會融入自己的小圈子里,雖然圈子里人數(shù)不多,但是大家智力水平同樣頂尖,有很多共同話題,比如,很多高智商俱樂部。
而對于普通人而言,則很難融入這樣的圈子,畢竟你不會從量子物理的話題中找到樂趣。如果你強行介入,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與那些高智商的人格格不入,其實,并不是他們不合群,而是你們的圈子不同罷了。
不善于交際
其次,高智商的人確實普遍不善于交際。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在某個領(lǐng)域具有極高造詣的人,當談到自己領(lǐng)域外的話題時,并不是很健談,反而顯得遲鈍,因為智商與情商是兩個不同的維度,一個人具有高智商,并不見得就有很高的情商。
而一個擁有高情商的人,會比較擅長與人打交道,能夠與他人建立起良好的關(guān)系,能夠在各種話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并且情商是可以通過后天培養(yǎng)的,當你下意識地鍛煉自己這方面能力的時候,你的情商是可以提高的。
對于那些高智商的個體來說,他們光是靠著自己的才華,便能在某個領(lǐng)域有了立足之地,因此并不需要很擅長與別人交際。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去鉆研自己感興趣的領(lǐng)域,而不是用來和朋友聚會、聊天,因此鍛煉自己情商的機會也就少了。
思維方式
另外,高智商的人思維方式與普通人不同的。對于同樣一個問題,他們可能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有很多創(chuàng)新性的靈感,甚至讓旁人難以理解。和高智商的人交往,你會感到你關(guān)注的方面,和他們關(guān)注的不太一樣,便少了很多共鳴,很難聊到一塊去。
總的來說,高智商的人不喜歡和人交往,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確實與旁人感興趣的話題不同,難以聊到一塊去,另一方面,他們會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在自己感興趣的領(lǐng)域?qū)Q?,因此也少了很多社交的機會,顯得不是那么合群。不過,這些高智商的人雖然數(shù)量少,但是他們有著自己的小圈子,這對他們來說就足夠了。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神奇小小
參考資料:
《邏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