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水深火熱的生鮮電商2016里,拼多多像一朵奇葩中的戰(zhàn)斗機。從2015年9月底上線,截至今年11月,一年多時間積攢了上億用戶,日均訂單量超200萬!(甭管是從淘寶借的、還是京東那偷的,反正就是賺了!賺大了!)
今年7月,拼多多又被騰訊,高榕、新天域、IDG等資本相中,投了1.15億美金B(yǎng)輪。9月,還與拼好貨合并,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拼多多開了掛地名利雙收?
拼多多模式
自我定位:社交電商的“淘寶”。
隨著電商不斷發(fā)展,出現的模式越來越多。社交電商成了值得關注的市場,包括京東、阿里也都在探尋社交和電商相結合的方式。為什么這樣做?
這就要提到移動互聯網的特性了,移動互聯網的流量是呈高度分散的,沒辦法像傳統(tǒng)電商流量那樣中心化(以搜索為入口)。于是,社交就成了一個很好的聚合器,同時其本身也是移動互聯網中使用頻次最高的應用。此外,社交本身的傳播特性更讓它一舉成為最適合電商的“好基友”。
拼多多如何盈利
專業(yè)術語,拼多多是一個以第三方商家入駐為主的平臺型兼?zhèn)渖缃还δ艿碾娚?,說白了就是一“Facebook式的小淘寶”。
淘寶的盈利模式:買流量,直通車,廣告位等。拼多多也如此,平臺有了流量賣給商家。但相比淘寶,拼多多這樣Facebook式的社交電商可以把流量分發(fā)的更為精準,每個用戶都成了流量的中心(畢竟是你拉著朋友參團,順便還幫忙宣傳了一把平臺)。
所以,對于第三方入駐的商家,尤其是品牌商,社交電商意味著帶來更精準的目標群體,更活躍更優(yōu)質的用戶,更高的粘性,從而引出更高的復購率、轉化率和留存率。
一句話總結,社交電商既可以提供比傳統(tǒng)電商更高效的廣告價值從而獲取盈利,還能幫助商家更快更準地銷售。
另一方面,拼多多與拼好貨合并后,供應鏈體系得到質的完善。拼好貨將其后端倉配業(yè)務也單獨拆分成立了新公司,未來打算布局全球化發(fā)展戰(zhàn)略,這也成了一個贏利點。
拼多多上億用戶怎么來的
拼多多作為一個平臺,我們可以先把其用戶分為三類:主動用戶、被動用戶、商家。
主動用戶(你)負責尋找商品(買什么,哪個便宜?),開團后分享朋友(朋友咱倆那么好,入個團唄)。
被動用戶(yourfriends)在微信上看到主動用戶(你)發(fā)了個鏈接,點開一看,臥槽,那么便宜,還差一個人,把旁邊同事拉上,立馬團購成功!
思考一:主動用戶為什么會分享?
傻不傻,團購便宜啊!但還有一個大家都忽略的點就是,幫助了朋友!
如果只是因為便宜,淘寶、京東可能更便宜。能幫助朋友是拼團的一個隱性特征,你看到一個便宜的東西,分享給好基友問他要不要,既省了他挑東西的時間,還幫他買到便宜的東西,一舉雙得!
思考二:被動用戶為什么會參團?
大部分被動用戶(也可能是你),網購有很大一部分是不知道自己需要或是想買什么的,去淘寶、京東逛半天沒發(fā)現自己想要的,捉急!突然有一天,你看到朋友發(fā)了一條鏈接給你,你點開看了下,不錯便宜還省了挑選的時間,當然買買買!
思考三:拼多多的優(yōu)勢
社交流量獲取,極易觸達用戶。
拼團模式,商品價格低廉。
拼多多未來展望
1.騰訊的一顆制約棋
拼多多作為一個極其重視社交關系的產品,目前依賴微信生存。
作為社交界的老大騰訊,今年領投了拼多多的B輪融資,而且在張小龍前段時間發(fā)布小程序的手機上,拼多多也是占了一席之地。
由此我們看來,拼多多很有可能成為騰訊在電商領域布的一顆棋,用社交 電商的方式對付阿里。
2. 電商領域殘酷風暴
拼多多一年成就上億用戶,這個成長曲線著實恐怖,今年又融了B輪,還與拼好貨合并,妥妥地成了拼團社交電商界的老大。
老大的壓力可是很大的,淘寶、京東、唯品會、美麗聯合等幾大電商巨頭還在前頭等著他,是贏是輸,誰能說清?(來來來,送個前排小板凳給你,我們一起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