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來內(nèi)蒙古旅游,恐怕更多人腦海中就要浮現(xiàn)出吃烤全羊、大碗喝酒的向往。那不過是吃貨的初級水平,如果你來內(nèi)蒙古,我才不會帶你去吃烤全羊。下面列出饕餮級吃貨整理出來的首府美食。
先來一盆冰,你們感受下。
呼市人都知道的冰煮羊,鑿鮮冰燉羊肉,調(diào)以紅酒、酸奶祛腥提鮮,滋味不必說。傳說這是一道成吉思汗的沙場菜。
拔絲奶豆腐。對,我們不拔蘋果、不拔香蕉,我們拔絲奶豆腐。奶豆腐是蒙古族傳統(tǒng)美食,蒙語稱“蘇恩呼日德”。烤著吃奶香飄溢,有嚼勁,拔絲奶豆腐則又軟又糯奶香濃郁。
奶嚼口拌炒米。這個要隆重推薦一下。香甜可口,奶香四溢。炒米脆且韌,要細(xì)細(xì)咀嚼。吃完這一碗可真要花不少功夫。面肌和咀嚼肌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簡直是美味的瘦臉佳品。
黃金土豆餃,在距離呼和浩特200公里的地方,有座神奇的城市——中國薯都烏蘭察布。因為土質(zhì)和氣候的關(guān)系,那里產(chǎn)出了全中國最好吃的土豆,僅土豆的菜種就不下百十種,黃金土豆餃?zhǔn)沁@里面最常見的一種。
呼市稍麥。有位呼和浩特土生土長的朋友都說,呼市人的一天最美好是從稍麥開始。哈著白氣的早上,到稍麥小館寧寧定上二兩稍麥,再順進(jìn)克一壺?zé)岷鹾醯拇u茶。這一天才能算開始。
莜面窩窩和莜面飩飩,搭配一碗羊肉湯。把熱莜面泡在羊湯里,滋味濃郁。羊湯里幾乎沒有羊肉,湯味鮮美,并不膻。
吃完這些,去呼和浩特回民街轉(zhuǎn)轉(zhuǎn)。這是傳統(tǒng)焙子店。
這個東西外脆里軟,甜蜜可心,不知普通話如何介紹它。
接著可以考慮去骨頭館了,來盤羊棒骨,吸骨髓,啃羊肉也是種豪邁吃法。在這里不必在意此起彼伏的吸溜聲兒,行家吃完羊骨頭上別說肉,就連筋也不會留下。
酸油餅。用酸油、紅糖和面粉和面而成,松軟香甜,上面的糖漿把面中溶化的紅糖特殊的香味又提升了另一個層次。
俄羅斯列巴。酒花發(fā)酵,椴木或樺木烤制,吃的時候配著黃油。
布里亞特包子。這個是布里亞特蒙古族特有美食,在首府的蒙餐館可以吃到。這種包子都是手切羊肉丁,配沙蔥,因為又是燙面皮所以吃起來超級勁道。
赤峰對夾。外用小米面或糜子面擦穌,并涂以酥油,食前火烤片刻既成,內(nèi)夾熏肉,外焦里嫩,被稱之為中國的包肉漢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