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山林間,看到一只有點怪的螞蟻。湊近一看,原來是長得很像螞蟻的其他蟲子。它們可能是蝽、蜘蛛、螳螂、螽斯……螞蟻蟲多勢眾,能咬能蜇,像蟲界的“黑社會”一樣,是很多動物懼怕的對象。于是,很多蟲子爭相模仿螞蟻,這被稱為“擬蟻現(xiàn)象”。這樣做有兩個目的:1.讓害怕螞蟻的天敵不敢惹自己,稱為“防御性擬蟻”。2.扮成螞蟻的樣子,趁機捕食螞蟻,稱為“進攻性擬蟻”。為了變成螞蟻的樣子,蟲子們對身體進行了腦洞大開的改造。
一只蟻蛛借著偽裝,尾隨在一只黃猄蟻身后,正準備下口。
螽斯若蟲:把觸角變短
螽斯是昆蟲綱、直翅目、螽斯總科昆蟲的總稱,蟈蟈、紡織娘都屬于螽斯家族。螽斯成蟲往往擬態(tài)葉片,難以發(fā)現(xiàn)。一旦被發(fā)現(xiàn),還能用長腿跳走,用尖利的上顎咬人。
螽斯若蟲觸角細長,用黑白兩色造成短觸角的錯覺
但剛孵出的螽斯若蟲沒這么大能耐。為了平安長大,有些種類的螽斯就cosplay起螞蟻來。它們一身“螞蟻黑”,個頭也正好和螞蟻差不多大,這就很像螞蟻了。唯一討厭的是觸角——螞蟻是短觸角,而螽斯觸角極長。不要緊,造出錯覺就行:觸角根部是黑色,末梢是白色。遠看時,就像黑短的觸角了。模仿不能只流于表面,還要學習螞蟻的一舉一動:擬蟻的螽斯若蟲,觸角會像螞蟻那樣上下頻繁擺動,這樣“神形兼?zhèn)洹?,就完美變成一只威猛的螞蟻了?/p>
角蟬、蝽:拼出一個螞蟻
角蟬和蝽都屬于半翅目。它們的御敵方式要么是跳走,要么是放臭屁,有些種類還用擬蟻來給自己加個技能。
有的角蟬背上的突起,側(cè)面看像只準備迎敵的螞蟻。
角蟬家族的前胸背板千變?nèi)f化,有各種形狀,其中有的角蟬就把前胸背板變成了一個極為復雜的形狀:一部分是刺狀,充當螞蟻的觸角和腿。一部分呈球形,假裝螞蟻的頭部和腹部,這樣組合起來,從側(cè)面看就拼出了一只螞蟻形狀,并且這只“螞蟻”還是一副張牙舞爪的攻擊姿勢。有了這身裝扮,攻擊力為零的角蟬,就能嚇唬住天敵,安心吸食樹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