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是世界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文字,英文在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對中文很有警示意義。英語最大的問題是詞匯量不受節(jié)制的暴增,英語新詞有兩個來源:
1、英語自造詞
隨著科技發(fā)展和人類探索范圍的擴大,新事物、新現(xiàn)象、新科技層出不窮,新創(chuàng)造的英語單詞也隨之不斷增加,比如clone克隆、Bitcoin比特幣、crowd-sourcing眾包、crowd-funding眾籌、Cyberbullying網(wǎng)絡欺凌等;
2、英語外來詞
從其它語言文字引入的詞匯,比如從中文引入的fengshui風水、kongfu功夫、tuhao土豪等,從日語引入的ninja忍者、Okuni藝伎、Sumo相撲等。
英語新詞增長速度約為每年1萬個,雖然大部分單詞并不常用,但依然讓英語變得越來越臃腫。所以說,英語最大的敵人不是其它語言,是自己,擊敗英語的不是其它語言,而是英語自己!幾百年后的英語最可能的結果是:因詞匯過于繁雜、龐大而被放棄,淪為世界通用語的符號,僅在計算機等少數(shù)領域依舊發(fā)揮作用。
盛極而衰,物極必反!語言文字要想活得久,穩(wěn)定是第一要素。中文在穩(wěn)定性方面表現(xiàn)的如何?能否避免步英語后塵踏上無盡詞匯之旅?
一、中文自造詞
由于中國現(xiàn)在不是世界開創(chuàng)性發(fā)現(xiàn)的主導力量,所以中國的科技類自造詞非常少,大部分科技詞匯都是從英語翻譯而來的。
中國自造詞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比如豪橫、土豪、樓主、十動然拒、喜大普奔、人艱不拆、高富帥、屌絲、菜鳥、大蝦、何棄療、我伙呆、活久見、然并卵、殺馬特等。或者是方言的普及化,如來自東北話的忽悠、老鐵、滾犢子,來自福建話的給力、打拼、大咖、醬紫,來自北京話的雞賊、局器、大拿、發(fā)小,來自湖南話的筒子們等。
總的來說,中國自造詞主要使用范圍限于國內(nèi)網(wǎng)絡,對中文結構的影響微乎其微。
二、中文外來詞
中國近些年新出現(xiàn)的詞匯大部分是外來詞,中文對外來詞的處理有成功也有失敗。
比較成功的的外來詞有:
1、科技詞匯
中國對科技詞匯的翻譯是比較成功的,基本能融入中國語境,沒破壞中文的表現(xiàn)力。如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mobile phone手機、computer電腦、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cloud computing云計算、bit字節(jié)、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統(tǒng)、internet互聯(lián)網(wǎng)、E-mail電子郵件、application program應用程序等。
2、數(shù)學詞匯
數(shù)學詞匯的翻譯也是比較成功的,如even numbers偶數(shù)、uneven number奇數(shù)、power function冪函數(shù)、geometry幾何、probability theory概率論、Calculus微積分、Prescription開方、Acute angle銳角、Obtuse angle鈍角、square平方、index指數(shù)等,這些翻譯準確度不輸英文原詞,簡潔性更勝一籌。
3、化學元素
中文為化學元素創(chuàng)造的漢字更加高明,堪稱神來之筆。中文把元素分為“金屬類”、“氣體類”、“礦石類”、“液體類”,分別以“金”、“氣”、“石”、“水”作為偏旁,再根據(jù)英文單詞前部分的發(fā)音找到相似的漢字,進行組合,就創(chuàng)造出了元素的中文漢字,如鎂Magnesium、鈹Beryllium、氦Helium、氖Neon、砷Arsenic、硒Selenium、汞mercury、溴bromine。中文元素顯然比英文元素更簡潔,規(guī)律性更強。
4、生物詞匯
大部分生物詞匯翻譯的也很好,如chlorophyll葉綠素、Cells細胞、Bacteria細菌、cellulose纖維素、enzyme酶、parasite寄生蟲、Xylem木質(zhì)部、Woody plants木本植物、herb草本植物、Gymnosperms裸子植物等。
其它科目就不一一舉例了,大部分翻譯的很好,少部分值得改進。目前比較失敗的外來詞主要存在于醫(yī)藥學領域:Isosorbide nitrate硝酸異山梨酯、Salbutamol沙丁胺醇、Lorraine洛貝林、Benzhexol苯海索、Betahistine倍他司汀、Cimetidine西咪替丁等。這些詞匯基本都是音譯,或者音譯 意譯,完全沒有中文語境,使用起來非常費勁,堪稱外來詞中的糟粕和垃圾!
由此可見,外來詞匯的翻譯是一門學問,翻譯的好就能像原生的中文單詞一樣“望文釋義”,不需要費力的去學習就能看懂。中文相比英語最大的優(yōu)越性就是專業(yè)名詞的壁壘比較低,大部分人即使沒受過專業(yè)教育,也能把專業(yè)書籍看懂七七八八,而美國人,如沒有學習專業(yè)詞匯,專業(yè)書籍如同天書。
對外來詞,避免使用音譯,盡量使用漢字原意進行翻譯。常用漢字有5000多個,足以應付大多數(shù)的英文翻譯,即使沒合適的,還可以去新華字典里尋找,漢字是巨大寶藏,值得我們?nèi)グl(fā)掘!
中文在穩(wěn)定性上比英語強了不知道多少倍,知識爆炸這么多年,中國新造漢字只有百十個,我們用5000漢字完美的將知識大爆炸化解于無形,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英文,已踏上詞匯增長不歸路;中文,不變應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