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 青釉龍柄雞首壺 山西博物院藏
北齊 青釉龍柄雞首壺 河北磁縣文物保管所藏
北齊 青釉龍柄雞首壺 河北磁縣文物保管所藏
《蘇秦為楚合從說韓王》篇中有“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釋義:寧愿作小而潔之雞口,而不愿為大而臭之牛肛門。后喻寧在局面小之地當(dāng)家自主,不愿在局面大之地聽人支配。
唐 青釉鳳首龍柄壺 故宮博物院藏
唐 邢窯龍柄壺 美國弗利爾美術(shù)館藏
拿龍當(dāng)柄這事
以后就少見了
五代 越窯龍紋碗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肯里夫勛爵藏定窯白釉刻龍紋大盤 成交價:18170000人民幣
金 定窯印花龍紋盤
故宮博物院藏
北宋 定窯白釉刻龍紋大盤
日本根津美術(shù)館藏
北宋 定窯刻螭龍紋洗
尺寸:直徑14cm
成交價:468,500 美元
2018年3月22日 佳士得紐約2018年3月拍賣會 古韻天成-臨宇山人珍藏(三)
白地黑剔花龍紋梅瓶 日本兵庫白鶴美術(shù)館收藏
白地黑搔落龍紋長頸瓶
元 青花海水龍紋八棱梅瓶
元 釉里紅龍紋四系壺
元 青花龍紋罐
成交價:7,590,000 人民幣
明正德 青花穿蓮龍紋盤
明 龍紋青花瓷瓶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明成化 青花海水應(yīng)龍紋小罐「大明成化年制」款 成交價:33,375,000 港元 明宣明宣德 青花夔龍紋罐 雙圈六字楷書款 成交價31450000港元德 青花夔龍紋罐 雙圈六字楷書款 成交價31450000港元明宣德 青花夔龍紋罐 雙圈六字楷書款 成交價31450000港元
清雍正 斗彩靈芝云龍紋盤
清康熙 青花釉里紅龍紋缸
清乾隆 青花釉里紅云龍趕珠紋水盂
明嘉靖款白地綠彩海水云龍紋水丞
清康熙 冬青釉暗花海水龍紋萊菔尊
陳容,字公儲,號所翁,福建長樂人[《金溪縣志》作臨川(今屬江西)人,《圖繪寶鑒》作福唐(今福建福清)人],生卒年不詳。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進(jìn)士,知平陽縣。曾為國子監(jiān)主簿、福建莆田太守,官至朝散大夫。詩文豪壯,暇則游翰墨,善畫龍,寶祐(1253-1258)間名重一時。
▕ 陳容 九龍圖卷 局部
在陳容之前,龍的形象到了宋代幾乎已成定式,《宣和畫譜》列有『龍魚門』。而至陳容時,繪畫正處于由院體畫向文人畫轉(zhuǎn)型的過程中,陳容正是這一時期的文人畫家的代表,其關(guān)于龍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也正處于突破定式的轉(zhuǎn)型之中?!秷D繪寶鑒》說他『善畫龍,得變化之意。潑墨成云,噀水成霧。醉余大叫,脫巾濡墨,信手涂抹,然后以筆成之?;蛉w,或一臂一首,隱約而不可名狀者,曾不經(jīng)意而得,皆神妙寶祐間名重一時,垂老筆力簡易精妙,絳色者可并董羽,往往贗本亦托以傳』。
陳容《九龍圖》,紙本墨筆淡設(shè)色,縱46.3厘米,橫1092.4厘米,美國波士頓美術(shù)館藏。卷首有作者自題:『《九龍圖》作于甲辰之春。此畫復(fù)歸于甥館仙李之家,神物固有所屬耶?』一般認(rèn)為甲辰為南宋淳祐四年(1244)。
▕ 陳容 九龍圖卷 局部
畫中的龍變幻多端,姿態(tài)各異,九條龍在險山云霧和波濤洶涌之中,或翻騰,或逃遁,或決斗,或小憩。第一條龍緊緊抓住巨石,翹首而待;第二條龍與霧氣相互纏繞,回眸望向第一龍;第三條龍匍匐巖上,目光炯炯,斜視右方,四爪乍起凌駕于大石,神態(tài)凌厲;第四條龍被巨浪卷入猛烈的漩渦中,目光猙獰;第五條龍騰于半空與第六條龍作搏斗之態(tài);第七條龍幾乎被湮沒于疾風(fēng)驟雨之中;第八條龍則于彌漫的大霧中若隱若現(xiàn),作奔走態(tài);第九條龍伏臥山石,悠然于云水之間。龍與龍之間虛虛實實,張弛有度,飽含節(jié)奏之變化與凌人之氣勢。
▕ 陳容 九龍圖卷 局部
作者以白描勾線與水墨渲染相結(jié)合,以細(xì)筆勾勒全龍,龍身以稍重的墨色暈染,龍頭刻畫細(xì)膩,神態(tài)具顯。鱗紋清晰可辨,一片片描繪工整,筆法老練而細(xì)膩,龍身以干筆皴擦表現(xiàn)粗糙與力量的質(zhì)感,好似松柏之鱗紋。龍的變幻莫測與其無窮神力在筆墨之間進(jìn)發(fā),其以粗獷而沉穩(wěn)的線條勾勒,細(xì)膩的水墨烘染出云起水涌之狀,更加有力地揭示了龍的精神內(nèi)涵。整幅畫面的墨色渲染濃淡有致,恰如其分,干濕變化也渾然天成。
▕ 陳容 九龍圖卷 局部
宋末莊肅謂陳容『善畫水龍,得變化隱顯之狀,罕作具體,多寫龍頭』;清代葛金烺則認(rèn)為『所翁寫龍,全龍在胸,蒙以云氣于云勢開合中,云騰攫盤旋之態(tài),干濕互用,虛實相生,象物之法,不施不宜』。徐邦達(dá)將《九龍圖》視作『所見所翁畫最精之品』。學(xué)界從筆墨風(fēng)格、款題、書法和印章等多方面判斷本卷為陳容真跡。拖尾有元代董思學(xué)、張嗣成、吳全節(jié)、歐陽玄、張翥、王伯易等跋,卷中鈐有清代耿昭忠及清內(nèi)府鑒藏印。本圖曾經(jīng)清代耿昭忠、乾隆及嘉慶內(nèi)府、恭親王府遞藏,經(jīng)《石渠寶笈初編》《佩文齋書畫譜》著錄。
宋·陳容 九龍圖卷 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