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套袋前的準備
(1)疏果
在落花70%時進行疏果。將每個花序均疏成單果,留果形正、果柄長、有生長空間,且左右相對稱、沒有機械傷和病蟲害的果,一般選留2、3、4序位果中的大果。結果枝中后部多留,枝梢少留,側生果多留,背下果少留。注意避免碰撞到幼果,用手輕輕掐斷其果柄,保證果面品質,達到疏果目的。秋月梨、雪青梨等大形果,每畝留果量10000~12000個,果間距25~30厘米,畝產(chǎn)可達5000千克以上;新梨7號、紅香酥梨,每畝留果量13000~15000個,果間距15~20厘米,畝產(chǎn)量可達3500千克以上。
(2)噴藥、噴鈣
果實套袋前需噴藥2次,套袋后需要噴1次,徹底防治梨樹黑斑病、梨木虱、黃粉蟲、紅蜘蛛、康氏粉蚧等病蟲害,提高果實表皮硬度,待藥劑全干后再進行套袋。落花70%時全樹全園噴灑1次農(nóng)藥,可用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8%阿維菌素3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混合噴施。套袋前3~4天,噴灑1次農(nóng)藥,具體種類為: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菌瑞清800倍液、0.3%農(nóng)用硝酸銨鈣肥。套袋后全園噴灑1次農(nóng)藥,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混合噴施。
(3)選擇袋型
①袋型尺寸。應根據(jù)果實橫徑及縱經(jīng)選擇。袋型過小時,可能造成采收前撐破,或扎口不嚴的情況下雨水、藥水進入袋內,又不能及時排出,會加重果銹或果面污染。一般適用的袋型寬度計算方法:果實橫徑(毫米)×3.14159÷2+5。
②果袋層數(shù)、色澤。新梨7號、紅香酥梨等著色品種,宜選用單層塑膜袋,規(guī)格為90毫米×208毫米。雪青梨屬白梨系新品種,若生產(chǎn)綠皮梨果實,需選用先套單層小蠟袋、后套QC系列雙層紙袋的方式。單層小蠟袋規(guī)格為75毫米×105毫米,白色;雙層紙袋規(guī)格為160毫米×198毫米,外層黃蠟紙內層白紙;若生產(chǎn)白皮梨果實,可直接選用三層紙袋,規(guī)格為170毫米×195毫米,分層紙顏色為:外層蠟質淺棕,中層黑色,內層白色。秋月梨為褐皮梨新品種,果個大,成熟較晚,宜選用先套單層小蠟袋,后套用1-LP系列雙層大紙袋的方式。小蠟袋規(guī)格同前,雙層大紙袋規(guī)格為175毫米×218毫米,分層紙顏色為:外層黑色,內層蠟紙紫紅色紙。
③濕潤果袋口。在干凈盆中加入適量清水,解去袋子捆扎皮筋,將成捆袋子袋口朝下浸入水中約3厘米深,另一只手在水中像翻書一樣,使每個袋子袋口都能沾上水。將袋子拿出來,輕輕甩去多余的水分,將袋子原樣捆扎好,袋口朝上,重新放入紙箱中。在袋子上放置3~5張濕潤后的舊報紙,將紙箱捆包密封,置陰涼處放置1~2天即可使用。
2.套袋操作方法
(1)撐袋
將袋口及內部全部撐開,沿果實下方由下向上套在果實上。
(2)縮口
套袋后收縮袋口,袋口呈“十”字狀,收縮到果梗處。
(3)緊口
將前后及左側袋口向果梗收緊。
(4)繞口
右手將鐵絲(卡子)橫拉并水平纏繞袋口。
(5)繞實
將鐵絲(卡子)朝斜上方繞袋口,纏繞結實,鐵絲扎口要避免朝向果實,套袋完成。
3.套袋時注意事項
(1)套袋時間
不需要套小蠟袋的品種,一般應在落花后30天前后,直接套上雙層或三層大袋;對需要套小袋的品種,應在幼果期(果實花生仁大小時)及時套上小蠟袋,待小袋被果實撐滿前(約30天),再套上雙層大袋。同時,宜選擇晴天上午9:00后至下午日落前1小時進行套袋,避開中午高溫時段和帶露水的時段。
(2)澆水
套袋前全園澆一次透水,防治日灼發(fā)生。要避免雨后初晴套袋,長期降雨后要等天氣穩(wěn)定、溫度上升后再進行套袋,以免影響果實品質。
(3)扎口嚴實
使果袋鼓起,果實居中并且不緊貼紙袋。要避免套背上果、梢頭果和無葉片遮擋完全暴露的果實。
(4)涂抹驅鳥劑
對套上單層塑膜袋的品種,須及時涂抹驅鳥劑,每株梨樹的4個部位,用牙刷涂抹到有空間的光滑大枝上,有效期1~2個月。
4.果袋拆除
采收后要立即拆除小袋和大袋,并且不要在雨中、雨后或有露水時采收,不要帶袋儲藏或運輸,以免發(fā)生水銹等生理性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