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是非常喜歡吃豬肉的,所以經常也會賞賜一些豬肘子給大臣,但是很多大臣卻吃幾口,出宮以后就會丟掉,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多美浪費的一件事情,至于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乾隆愛肉食很出名的,所以時常賞賜,尤其是在急死的時候,會把生豬肉直接用開水燙,燙一會就分給大臣們吃,這上面經常還有血絲,但是皇上也吃,而且這還是皇上賞賜的肯定也要吃 了,但是這些不怎么熟的豬肉對這些早就吃慣山珍海味的大臣來說,實在是難吃的很。但是不吃又會遭到懲罰。
所以他們都想到了一些辦法,會實現(xiàn)準備一些牛皮紙之類的東西,在各種醬料里面泡上好幾天,在皇帝賞賜豬肉的時候,同這種紙包起來,上面的醬料會進到肉里面,還可以勉強的吃幾口。這些豬肉對于一些貧苦人來說那將是美味佳肴,但是對這些大臣來說對豬肉早就不屑一顧了。尤其是這種半生不熟的肉。
據說對于這個豬肘子考驗還有一個典故,在當年雍正要選擇自己的繼承人的時候,就給他所有的孩子一人一個豬肘子,當然也是這種不怎么熟的,他所有孩子里面只有弘歷對此表現(xiàn)的非常的淡定,而且還都吃掉了,所以雍正很是滿意,逐步就把弘歷立為太子了。
雖然很多大臣,皇子們都不喜歡吃這種生肉,但是卻有一個人非常喜歡吃,他就是紀曉嵐,據說紀曉嵐可以肉就著茶水吃下好幾斤,所以那些大臣在乾隆皇帝賞賜的時候隨便吃幾口,出宮就全部扔給紀曉嵐了,而紀曉嵐就都接著,把這些肉給吃完了。這就是大臣們收到乾隆賞賜的豬肘子以后為什么出宮就扔掉的原因,其實也不是扔掉,而是扔給了紀曉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