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大全深意》
全人類最重要的課題、課程:就是要覺醒過來,體會“道”是什么?體會大自然的運轉法則,“道”跟我們每個人生命的密切關系,怎么樣來到“順天之道”而行。這是每個人都需要去重視的最大問題。如果沒有的話,人類會為了滿足欲貪,用自我、狂傲嚴重地傷害地球,會導致很嚴重的后患。
如果我們秉持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順天之道而為”,才能夠扭轉、化解很多的危機,而讓地球可以永續(xù)經(jīng)營。天地是養(yǎng)育我們大家的衣食父母,我們怎能去傷害她?
第五十一章 天地父母恩
《道德經(jīng)》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白話解釋>
道能生化萬物,也自然流露畜養(yǎng)萬物的慈悲大愛的德行。在“道生·德畜”之后,自然形成形形色色的萬物。生態(tài)環(huán)境又會讓萬物生生不息。
萬物之所以能成為萬物,都是因為“道生·德養(yǎng)”之故,所以萬物自然尊天敬地、尊道而貴德。(猶如孝順父母)
能生化萬物,最令尊敬的道;與能畜養(yǎng)萬物,最高貴的“德”,我們不用給予命令、主宰,它會自然、法爾如斯的運作。
所以道生化萬物,“德”畜養(yǎng)萬物,這就是天地父母在生化養(yǎng)育萬物的具體呈現(xiàn)。
天地父母(道)生養(yǎng)萬物的特征特性:生養(yǎng)萬物、眾生,而沒有要占為己有;有很多成就萬物的德行,但沒有絲毫自傲、自恃己能;長養(yǎng)萬物,但不會去主宰,讓眾生自由選擇、自由發(fā)揮。
如此無我無私、無主宰欲的偉大品德,只能用“玄德”來形容。
《道德經(jīng)大全深意》
全人類最重要的課題、課程:就是要覺醒過來,體會“道”是什么?體會大自然的運轉法則,“道”跟我們每個人生命的密切關系,怎么樣來到“順天之道”而行。這是每個人都需要去重視的最大問題。如果沒有的話,人類會為了滿足欲貪,用自我、狂傲嚴重地傷害地球,會導致很嚴重的后患。
如果我們秉持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順天之道而為”,才能夠扭轉、化解很多的危機,而讓地球可以永續(xù)經(jīng)營。天地是養(yǎng)育我們大家的衣食父母,我們怎能去傷害她?
道生之
《老子說》TV,全50集,,可上網(wǎng)搜索學習。
第五十二章 了悟生死大事→安心自在 《道德經(jīng)》原文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白話解釋>
天地、太陽系是有個開始的源頭。道就是天地、太陽系的源頭,又可稱為天下萬物之母。
明白現(xiàn)象界、一切萬物都是由道所生化,就知道 道為母、為源頭,現(xiàn)象界一切萬物、眾生,都是道之子。
明白現(xiàn)象界一切萬物、包括你我他都是道之子,也就找到了天地父母,找到了生命的源頭。與天地父母合而為一,生命安心自在,自然與天地共存,溶入不生不死的世界。(所謂的“得道”就是如此)
不要自作聰明,不要用小我狹隘的感官思維去運作,就能終身受用不盡。如自作聰明、用小我自私狹隘的感官去思維運作,一生就會忙個沒完沒了,忙到累死。
能從眼前一花一草一物的小處就見到道無所不在,這是明道之人。(莊子說:道在屎尿中。)
能實踐“柔軟· 不爭”的功夫,這才是真正的強者。
以道為體、為依歸,活出生命的喜悅、神圣,讓生命發(fā)光。憑良心、順天之道而為,不做任何傷害他人之事,自然不會有惡的果報。
這是學習道的特征特性,體道、悟道、行道的具體呈現(xiàn)。
《道德經(jīng)大全深意》
這章都很深,我們了解實相之后,才不會去抓取、黏著。能夠不抓取、不黏著,才會放下自我,比較有距離地來看清萬事萬物的真貌。
見小曰明 守柔曰強
推薦閱讀:
第五十三章 無明眾生背道而馳 《道德經(jīng)》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謂盜夸。非道也哉!
<白話解釋>
令我堅定、
清醒明覺的
行于大道的原因……
因為看到世人
常戴著假面具、
勾心斗角、不斷爭名奪利,
讓我心生畏懼。
道是這么的好,
“大道”是無比寬敞、
坦蕩、安全;
無奈一般人偏偏喜好
奇曲的小徑、邪路。
朝政腐敗貪污,
田園也荒蕪了,
糧倉也空虛了。
但愛慕虛榮的人比比皆是。
內心空虛苦悶,
但卻穿著華麗的衣服,
佩戴利劍。
許多人吃不飽,
有的人
卻吃到對食物厭膩了。
很多人生活過不下去,
有的人卻
大量囤積物資、財貨。
非基本生活所需,
而是因
愛慕虛榮、攀比、
喜好奢侈浮華、
過度耗費資源的人,
算是對天下資源的
一種竊盜現(xiàn)象。
這是背道而馳的行為。
《道德經(jīng)大全深意》
老子提供一面很好的鏡子來讓我們照啊!我們有沒有這種“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但是卻“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一個真正有智慧的善知識,不會著重很莊嚴的外表,也不會用外表來炫惑眾生,他是返樸歸真,樸實、平凡、平淡的人。
如果你真的有內涵的話,就會把物質欲望降到最低。如果你越?jīng)]有內涵,內心就會越空虛,不知道心靈要歸何處。所以,在你內心空虛的情況之下,你就需要抓越多外在的物質來依靠,讓自己有安全感、滿足感,一直向心外去求依靠。如果你知道回歸“道”,你到哪里都是安心自在。
大道甚夷 而人好徑
提高心靈品質 開啟高等智慧
第五十四章 德澤天下 造福萬代 《道德經(jīng)》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 修之于邦,其「德」乃豐;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白話解釋>
真正體道悟道的人,自然與道合為一體,不管經(jīng)歷什么境界考驗,始終不會脫離道,別人也拔不掉。有道之人,所做所為都是從清凈本心(道之心)流露出,如同道一般……無我無私、行善積德,善利萬物而不爭。因其所積陰德能讓代代子孫受益,所以后代子孫對其祭祀感恩永不終止。(秦國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造福萬代。兩千多年后,百姓仍建二王廟祭拜之。)
修道、行道之人,如把道的精神特征實踐出來,凈化自己、改變自己,表示其人所修的道、所行的德是真實的。如其德行能讓家人受益,表示其德漸增。如其德行能讓鄉(xiāng)里百姓受益,表示其德澤漸長遠。如其德行能讓全國百姓受益,表示其德豐沛。如其德行能讓天下人受益,表示其浩瀚之德能普及天下蒼生。(《大學》:明明德于天下。)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能用清凈的心來了解自己,就能同樣了解別人。能清楚了解自己的家庭所需,也就能了解別人的家庭所需。能了解自己的鄉(xiāng)里,就能了解其他鄉(xiāng)里。能清楚觀察自己的國家所需,也能將心比心了解各國所需。從我們所處的天下深入觀察,就能明白更廣大的天下。我為何能了悟無窮盡的宇宙真理與生命實相呢?就是用此原理。
?
《道德經(jīng)大全深意》
這一章在跟我們勉勵:我們所作所為利益的范圍大小,與我們的德行有關。后代子孫是把我們忘掉還是永遠不會遺忘取決于我們的所作所為。如果一個人都是從自我、自私考量出發(fā),為了個人的名利權情在爭奪、勾心斗角,沒有留下陰德給子孫或是給別人。那你兩眼一閉離開這個世間,什么都沒有,家人把你的物品有價值的瓜分掉,沒有價值的燒掉。頂多幫你立個牌位拜一拜,拜你的也只有你少數(shù)幾位家人,隔兩三代之后就把你忘了。
如果你的所作所為是能夠利益廣大眾生的話,就不一樣。你的生命會跟天地日月同在!我們要見賢思齊,我們要跟古今中外的那些高等心靈智慧的人看齊學習。要學習“道”的特征、特性——無我無私,“大愛”無邊無際,讓我們的生命能夠真的發(fā)揮出來、能夠利益一切眾生。
希望大家要用心靈去體會,研習《道德經(jīng)》的智慧,要能夠應用得出來,不只是頭腦知見,要學到真的。要常常都浸泡在里面去沉思、去吟詠、去體悟、去體證,甚至每天、每個小時、每一分鐘都要去體悟、都要去體證。這樣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是在積陰德。別人看得懂、看不懂那都不重要,別人再怎么誤解、再怎么批評沒關系,因為一般人看不懂很正常。就像太陽,每天在給我們愛、能量,絕大多數(shù)的眾生看不到、看不懂,甚至還罵它、批評它。太陽有沒有因此而罷工?有沒有因此而嗔恨?沒有!所以我們要學的就是天、地的德行特征,“道”的德行特征。
以天下觀天下
推薦閱讀:
親愛的,歡迎您回家 | 德澤天下,造福萬代
<關注“道德經(jīng)妙解”,回復“501”,可獲此妙文。>
??
第五十五章 找回赤子心 純真無邪 《道德經(jīng)》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蟲不螯,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知「?!乖弧该鳌?。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白話解釋>
含豐厚德行的人,其心會回歸到像兒童一樣的純真可愛、天真無邪。(回到赤子之心)
嬰兒、兒童時期的天性最全,處在純真無邪、沒有二元對立、沒有瞋心的狀態(tài)。在天真無邪的兒童的心目中,沒有毒蛇、猛獸的觀念,不但不會怕,對它們同樣好奇友善,認為都是可以一起玩的好朋友。所以毒蟲不會刺他們、猛獸不會咬他們、猛禽不會攻擊他們。
嬰兒的筋骨還很柔弱,但他們握拳頭卻很有力。嬰兒不知男女交合之事,但他們的生殖器常很飽滿,這是因為他們的精氣飽滿。
嬰兒就算常常嚎啕大哭,也不會沙啞,因為他們處在太極陰陽非常調和的狀態(tài)。
從個體到萬物、大自然,都是陰陽調和、萬物和諧共存共榮。若了悟“和諧”的深義,就知道了宇宙恒常的運轉法則。悟透宇宙恒常運轉法則的人,就是明道之人。
知道“和”的真理,并用來養(yǎng)生保健,必得吉祥。(不知和之理,就會偏頗)??桃庥眯哪钊ヒ龑猓@是一種勉強、逞強。
若沒顧及整體和諧而只強化單一物種的壯大,將會形成“物極必反”,走向衰敗,因為這是違背天地和諧之道。違背天地和諧之道,讓生態(tài)失去平衡→就會導致災難不斷。
《道德經(jīng)大全深意》
事實上,不管再怎么樣生生滅滅的變化,真?zhèn)€大自然都是維持總體的平衡。所以,如果你真的有體道、悟道的話,你也會維持身心的平衡,過與不及都是不合乎道的。
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
?
第五十六章
同流而不合污
《道德經(jīng)》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白話解釋>
真正明道的人,不會喜歡與人爭辯道是什么。喜歡爭辯道是什么的人,表示還不知道是什么。 真正明道、與道合一之人,回歸到先天的純真心靈。凡有言說、行為,皆從清凈心靈流露出;與一般人用自我、用感官在運作不同。(感官是物質體,心靈是非物質。) 所以停止用自我意識去思維,關閉過去只用眼看、用耳聽的門戶。(用心靈看、用心靈聽)。挫掉喜好出風頭的銳氣,凡事化繁為簡。
喜好回歸單純自然,不會想要自我凸出,所以含光內斂,同流而不合污。呈現(xiàn)出玄妙的“和光同塵”,做一位平凡、平實、平淡的真人。
明道(與天地合一)之人,其人就如太陽、如山河大地一般。
我們能讓太陽和我們更親密嗎?
能讓太陽疏離我們嗎?
我們能對太陽有更多利益嗎?
我們能傷害到太陽嗎?
能讓太陽變得更高貴嗎?
能讓太陽變得很卑賤嗎?……
答案大家都知道。
明道、有道之人,因不缺什么,所以不會被世俗的名利、權勢、褒貶所動搖。這是地球上多么珍貴的心靈品質啊。
《道德經(jīng)大全深意》
一個真正體道、悟道、得道的人,他不會因為你是他的親生兄弟,就對你特別好;不是你多巴結、討好他,他就對你特別好。也不會因為你不是他的親生兄弟,你再怎么積極用功,都對你不好。他沒有那些脈統(tǒng)、傳承,他是破除宗教、種族、親疏觀念,以平等、慈悲、大愛善待一切眾生,無保留、無藏私地來回饋給你。
因為他是無所得、無所失,所以他能夠來到“以無所得故,心無掛礙”?!靶臒o掛礙”,所以他能夠“遠離顛倒夢想”。像這種有智慧的解脫者“故為天下貴”,這是天下的瑰寶、法寶啊!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提高心靈品質 開啟高等智慧
?
第五十七章 條框越多社會越亂 《道德經(jīng)》原文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朝多利器,國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故「圣人」云: 「我『無為』,而民自化; 我好靜,而民自正; 我無事,而民自富; 我無欲,而民自樸?!?/span>
<白話解釋>
治理國家要講究正派、正法;用兵則講究出奇制勝。若要攝化天下,則要明白“天下本無事”的道理,順天之道而為才能得天下民心。
(武力、法令只能不得已而用之,治理天下要用德行。)
我為什么能知道這些原理?看看社會亂象是怎么來的:
社會如充滿各種迷信、禁忌,百姓就會被各種迷信、禁忌捆綁,不敢放手正常生活工作,百姓就會越貧窮。
朝廷上下文武百官,若一直在耍權謀、勾心斗角,國家就會政治昏暗、混亂,陷入危機。
世風如崇尚各種人為的巧妙、技術,各種違背天地之道的奇巧邪物就會滋長。
法令條文越多、越嚴苛,設法鉆研法律漏洞的就越多,盜賊也會越多。
有道的圣人因明了“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故云:
“我不必用那些有為法去管理,人民會自動化育;
我喜好寧靜,人民也會逐漸端正;
我尊重百姓,不用強勢去干擾,人民自然漸富裕;
我與世無爭,不耍心機、不勾心斗角,百姓自然回歸純樸?!?/span>
(若大道普及天下,人人自然秉持良心、愛心、責任心,百姓自化、自正、自富、自樸。不是用嚴格法令、規(guī)定所能實現(xiàn)。)
《道德經(jīng)大全深意》
老子提出很多的觀點,都跟一般世間人的思想不一樣。事實上,是不是如此呢?大家可以去印證。深刻去領悟“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句話的內在含義。
以正治國
?
老子說 TV版(全50集) ,可上網(wǎng)搜索學習。
第五十八章 莫從片面下論斷 超越邏輯狹窄觀 《道德經(jīng)》原文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白話解釋>
一個國君的施政作風憨厚、法令寬厚,則百姓自然呈現(xiàn)敦厚老實。 一個國君的施政作風嚴苛、法令嚴峻,則百姓呈現(xiàn)冷漠、人情淡薄。 表相看起來是災禍,但若用智慧與愛心去面對,往往壞事又變成好事。 表相看起來是好事,但若驕傲、自負、得意忘形,往往好事又變成壞事。是福是禍,到底有沒有一個絕對標準不變的界定?沒有絕對的界線。(白天與黑夜會互變,其間有個絕對的界線嗎?) 要知道:世間、世俗的一切人事物都會流動變化。好事會變壞;壞事也會變好。好人也有可能變壞;壞人也有可能變好。世人迷執(zhí),不知此無常變化之理已很久了。 有道的圣人明白:沒有絕對的福,沒有絕對的禍;沒有絕對的好人,沒有絕對的壞人。所以內心方正,但不把“福、禍、好、壞”截然切割開來。內心廉潔,但不拿自己的廉潔去傷人。內心正直,但不會去刺傷別人。生命自然閃爍光芒,但會含光內斂,不會炫耀。
?
《道德經(jīng)大全深意》
我們有時候很直,但是我們會去傷人。一種是言者無意,聽者有心;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另一種是,直心里面還是有剛傲、剛強,還不夠柔軟,這也會傷到人。所以直心,也要有智慧,因緣情況不該說、不允許說、不必說的時候,就保持沉默。
我在學生時期曾自己勉勵要“內方外圓”——做事情是方正、正直的;世間方面可以稍微圓融一點,但不是狡猾。如果沒有這樣的話,一方面會處處碰壁,如果有很多的棱角會去傷人。
禍兮福之所倚
?
成語故事《塞翁失馬》
第五十九章 勤儉積德國運興 《道德經(jīng)》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嗇。 夫唯嗇,是以早服。 早服,謂之重積德。 重積德,則無不克。 無不克,則莫知極。 莫知其極,可以有國。 有國之母,可以長久。 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白話解釋>
不管是治理百姓或祭拜天地,倡導勤勞節(jié)儉的精神最重要。能提倡勤勞節(jié)儉的人,是因為明白天地父母化育萬物、養(yǎng)育子女的鴻恩浩德。因臣服,所以效法天地父母,默默地為眾生服務。 因無我無私默默地為眾生服務,所以不斷地累積許多陰德。不斷積累許多陰德,受其陰德福佑的人越多,愿意與之共襄盛舉的人力、資源也越多,形成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這股巨大的力量可以用來成就許多事情。至于其影響力有多大,則不可限量。能積累豐厚陰德的人,自然深得民心,可以授予國家重責大任。 此種厚德明君,倡導勤勞節(jié)儉,會保有國家的雄厚資源。人人勤勞節(jié)儉、不浪費珍貴資源,這個國家就可長保安泰。這就是讓國家根基牢牢扎穩(wěn),能立國千秋之道。也是個人養(yǎng)生、保健、長壽之道。?
《道德經(jīng)大全深意》
你要邁向究竟解脫,就看你什么時候真的完全臣服于“道”。這是老子跟我們強調最重要的核心。
我們的身心靜下來后,如實現(xiàn)觀整個大自然的奧妙。當你打開智慧眼看到之后,你就可以越早來到知恩、感恩、報恩;你的內心一定是充滿著臣服。你會越早來到整個自我消失、懂得惜福,珍惜生命,你也會來到知足常樂!
你的苦來自哪里?因為有我慢。這要去反推找出來。你有苦,那是因為你有我慢。你有我慢,是因為你還不知道“道”是什么,你還沒有臣服“道”。你要去對抗整個大自然的運轉法則的話,你不會臣服。所以,你的心還是在苦海里面浮沉。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臣服的話,那就苦海無邊??!唯有臣服整個法界,那個自我、我慢才會完全消失、才會跟整個“道”溶為一體,過得很快樂、很安詳、很自在。
治人 事天
推?薦文章:
?木村秋則: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 | 自然農法的踐行者 | 電影《奇跡的蘋果》真實情節(jié)所拍攝:為一件事瘋狂,總有一天會找到答案木村秋則: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 | 自然農法的踐行者 | 電影《奇跡的蘋果》真實情節(jié)所拍攝:為一件事瘋狂,總有一天會找到答案木村秋則: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 | 自然農法的踐行者 | 電影《奇跡的蘋果》真實情節(jié)所拍攝:為一件事瘋狂,總有一天會找到答案木村秋則: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 | 自然農法的踐行者 | 電影《奇跡的蘋果》真實情節(jié)所拍攝:為一件事瘋狂,總有一天會找到答案木村秋則: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 | 自然農法的踐行者 | 電影《奇跡的蘋果》真實情節(jié)所拍攝:為一件事瘋狂,總有一天會找到答案木村秋則: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木村秋則: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
?
?
第六十章 大道遍行 天下太平 《道德經(jīng)》原文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白話解釋>
治大國若烹小鮮 治大國就像烹小魚。烹小魚若常翻動,小魚就會碎掉。治大國若常朝令夕改,易失信于天下,而讓國家混亂。 用道來教化天下百姓,將道全面普及開來,社會就會到處充滿祥和之氣。 所以那些鬼不會作怪,不但鬼不會作怪,那些神靈也不會傷人。 不但各路神仙不會傷人,圣人也不會傷人。
道的精神特征就是超越所有二元對立,平等普愛一切眾生。
當世人研習道而明白生命實相后,了悟我們都是命運共同體,
所以雙方不會互相傷害,而能和平和諧、共存共榮 。
大家都會用崇高的品德來互相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