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0號,趙某,男,32歲,志愿兵。中脘穴上下左右大概半徑10厘米范圍撐脹難受多日,不想吃飯,手壓中脘穴周圍稍有點疼,但不實,此是心下痞的癥狀。患者用暖水袋暖暖肚好點,不敢吃涼飯菜,不敢喝冰鎮(zhèn)啤酒,一喝胃部更難受,但下利不厲害,每天大便1--2次,每次一點不多。近2天還有點感冒,這么熱的天還有點怕冷,但患者穿著T恤,衣服并不厚,這是典型的惡風,身上不斷出虛汗,下唇有點腫脹并有裂口?;颊吒杏X喉嚨在冒火,喉嚨疼,腰背部有螞蟻在爬,生活沒有信心,不想活了,并有輕生的念頭。感覺全身疲乏無力,連路都不想走,一進我診所便栽躺倒床上。
把脈左脈寸尺弱,關稍浮,右脈弱,舌潤不燥。綜合判斷是寒熱具有證的半夏瀉心湯證,因患者有點感冒并出虛汗加桂枝一味,胃寒再加吳茱萸一味,于是處方為姜半夏9克黃連3克黃芩6克黨參6克干姜6克桂枝12克吳茱萸4克炙甘草6克大棗5枚,服2副后患者非常高興說胃好多了,不那么撐脹了,也能打嗝放屁了,感冒好啦也不怕冷了,腰背部也沒有螞蟻爬的感覺了,生活的信心也增加了,沒有不想活的想法了,反正患者很高興的說了一大堆的話。于是我去掉桂枝吳茱萸,純半夏瀉心湯方讓患者服4副后皆愈,處方為姜半夏9克黃連3克黃芩6克黨參6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大棗5枚。
【傷寒論】中的4個瀉心湯方往往是以證統(tǒng)方,脈為次要,證為主要,故以證統(tǒng)方,還有發(fā)汗后腹脹滿的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方證,下后心煩腹?jié)M臥起不安的梔子厚樸湯方證都是以證為主要,脈為次要。發(fā)汗后或下后出現(xiàn)的變證都是以證為主用方證,脈為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