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西交一附院婦產(chǎn)科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由普通肝素(也叫未分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分離或降解得到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其1/3的組分或者片段,具有體內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長、不良反應少等特點。
那么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機制是什么?人體的凝血機制分為內源性凝血途徑和外源性凝血途徑。內源性凝血途徑是指從因子Ⅻ激活,到因子X激活的過程。外源性凝血途徑是從組織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啟動,到因子Ⅹ被激活的過程。隨后共同的途徑是因子X被活化為Xa,進一步活化凝血酶原(凝血因子II)為凝血酶(凝血因子IIa),分解纖維蛋白原為纖維蛋白單體,交織形成纖維蛋白(見下圖)。
在沒有肝素的情況下,抗凝血酶(ATIII)滅活凝血因子Xa的速度極其緩慢,肝素通過自身一個獨特的戊糖序列,與抗凝血酶(ATIII)高親和力結合,誘導ATIII構象的改變,從而大大提升了ATIII對凝血因子Xa的抑制作用。因肝素中含有約2/3的結構不能與ATIII親密結合,因此人們通過各種方法,僅篩選留下可以與ATIII親密結合的1/3結構,便成了低分子肝素。
A.凝血途徑; B.肝素/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機制
目前FDA批準的低分子肝素制備方法有:亞硝酸裂解法(那曲肝素,達肝素),β消除化學解聚法(依諾肝素)和肝素酶消化法(亭扎肝素)。我們在產(chǎn)科中較常用的低分子肝素有那曲肝素鈣(速碧林)、依諾肝素鈉(克賽)和達肝素鈉(法安明)。以克賽為例,我們可以看到其標明的規(guī)格有4000AXaIU/0.4ml/支、6000AXaIU/0.6ml/支。不難理解,AXa便是抗凝血因子Xa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