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 作 誦 讀
水龍吟 落葉
熊盛元
緒風驚起林梢,空山夢斷惟搔首。千崖影亂,滿階聲碎,幾多僝僽。醉寫霜紅,愁銷樽綠,遠鴻歸后。怕洞庭波起,長安日墜,沉哀付,昏鴉口。 佇倚荒蹊漸久。理幽悰、素娥知否。螀啼夜月,蘚埋秋恨,一天星斗。不乞人憐,但隨蟬蛻,寧辭清瘦。待新枝翠染,生機郁勃,看青青岫。
本期朗誦嘉賓:何錦華(簡介另附)
佳 作 鑒 賞
謁秋瑾墓
武立勝
委地風翻三尺茅,西泠橋畔雨瀟瀟。
碑遷尚幸魂尤在,世變堪憐骨未銷。
欽爾頭顱十萬血,醒吾黎庶百千遭。
何時得借女俠氣,也向江湖一試刀。
拈花(楚白起)鑒賞:
此詩章法嚴謹。
作者欲寫秋瑾其人,先從環(huán)境入手渲染氣氛。起句“風翻三尺茅”,墓地何其蕭瑟與荒涼,更兼“瀟瀟雨”,給全文奠定凄涼悲壯的基調(diào)。秋瑾是女學思想的倡導(dǎo)者,民主革命志士。其人雖已沒,精神卻永存青史!故頷聯(lián)緊扣標題,寫墓碑情況,雖世事變遷,碑已易地,而女俠魂未滅,傲骨未銷。寫人易,寫精神極難!頸聯(lián)寫秋瑾之精神:傾盡“頭顱十萬血”,只為“千百遭”喚醒民眾!此為流水對,工整嚴謹,乃方家手筆。尾聯(lián)寫出對英雄仰慕之情“借女俠氣”,也向江湖試刀。轉(zhuǎn)結(jié)干凈利落有力,堪稱豹尾!整首詩語言精要,詩脈清晰,章法嚴謹!
律 詩 苑
返鄉(xiāng)有感(新韻)
傲老頭
端午兒童順序開,不曾燥動是吟懷。
三千點雨祈難見,十二片云招未來。
雖轉(zhuǎn)一輪圓甲子,卻添百味匯琴臺。
我今重向蓬頭度,做個鄉(xiāng)村小屁孩。
飲壽丹沉
包德珍
須臾幻盡夢裴回,慢憶芳華亦快哉。
品出笑容邀月賞,頻斟清氣抱春來。
兩三口酒桃腮潤,廿四番風花信開。
如若窗前培五柳,何時送與可人栽。
懷屈子
楚白起
楚天迥邈南風起,汨水揚波憶逐臣。
進濟蒼生罹佞道,退修初服訪沅濱。
忠魂一縷民皆吊,潔質(zhì)千年我獨親。
岸芷汀蘭今尚在,萋萋欲采遺何人?
太乙峰上
崔德煌
平生未佩呂虔刀,棄折瑤華向綠濤。
石起飚風云去急,竹環(huán)蒼嶺鳥飛高。
馳煙何懼迷前路,斂露欣然濕素袍。
此際已拋人世銬,何臨尺五徏仙牢。
參謁大佛禪院(孤雁格)
蔥姜園子
虔心入寺近浮屠,避夏溪涼響木魚。
鳥戲碧湖蓮帶笑,風含仙籟竹微舒。
一杯香茗空懷趣,半日禪堂百卷書。
不究世間名利客,塵緣放下夢何如。
無題
李兵
梅花開后無知己,自是窮鄉(xiāng)一布衣。
獨飲每斟詩味淺,漫嗟長似路塵微。
多情醉客醒裁句,大好春天臥掩扉。
我惜東陽消瘦骨,有人卻賺滿身肥。
端午節(jié)
陳鐵軍(河南)
屈原長睡汨羅水,民俗延行代代傳。
五月追思投黍粽,萬人劃槳競龍船。
避邪祈福香囊佩,祭祖求安艾草懸。
草木有情民有意,雄黃斟滿慰先賢。
憶游西湖謁蘇小小墓
程效
松楸亭下惜殘花,誰識當年油壁車。
絕世裙釵留翠燭,孤墳風雨蝕紅牙。
琴音繚繞名流約,酒令巡環(huán)狎客夸。
夢斷西泠無覓處,隨潮漲落泊蘇家。
瓊島遙寄
鄧世廣
天山擬植竹千竿,寧許琴箏濫調(diào)彈。
無藥未醫(yī)殘腦病,有詩曾笑沐猴冠。
醉中熠熠椰杯綠,夢里蕭蕭易水寒。
爭肯輕言資歷老,不矜學步在邯鄲。
綠滿人間
鄧興燦
嵐嫩千峰草木柔,無邊春意眼中收。
紙鳶放逐童心樂,花雨登臨景色幽。
濃翠參差生紫氣,新紅絡(luò)繹有清流。
啼鶯總把香緣覓,醉筆林間笑未休。
端午雜感
傅鶴年
老朽無能逾矮墻,暫從霧里信荒唐。
未曾世病天偕病,除是心亡眼也亡。
興替似乎新嘴臉,往來篤定臭皮囊。
滿屏更笑端陽罵,一句何嘗傳楚王。
成吉思汗
高山流水
少小身經(jīng)苦難多,沖天志向在山河。
鐵流一卷亞歐颶,西夏三攻戰(zhàn)角梭。
軍破野狐酬宿怨,兵謀南宋未曾戈。
英雄蓋世驚千古,青史評章費硯磨。
訪太真鄉(xiāng)王家山村有感
何放華
削壁穿山仄徑通,多年改造見神功。
門前溪水淥如舊,峰下野花香不同。
腌料古槽迷遠客,聽泉民宿帶清風。
謀生不再離愁苦,淡竹王家成網(wǎng)紅。
蒲公英
黃甲
不比凌云萬丈材,嗟何絳草落塵埃。
籬邊垅上隨春發(fā),谷底坡頭斗暑開。
對菊當須拼百朵,描金料亦染千回。
年年浩蕩西風勁,得見飛揚算幾枚。
梔子花開祭屈原
黃麗萍(湖北)
端陽怒放玉肌淳,雪白嬌柔質(zhì)樸真。
滴滴淚痕詩祖祭,臻臻生氣楚雄論。
離騷遺愛期賢士,大雅清風寄后人。
休與春花爭爛漫,千年重五獻芳臻。
仲夏遣懷
久品三味
歲月流光槐序歸,陰陰夏木已青肥。
窗前杜宇連晨叫,戶外楊花盡日飛。
酒醉三天猶句老,詩裁半首卻心違。
胸中塊壘難消釋,瘦筆無行怎忘機。
端午吟(新韻)
焦慶林
佳節(jié)時序又端陽,戶戶門檐艾草香。
執(zhí)手留君嘗角粽,放情縱筆賦華章。
龍舟擊鼓飛千水,漁父揚帆過大江。
懷念屈原宜嘯詠,九歌一曲韻悠長。
過荷塘
劍如虹
綠衣涼沼撩人爽,一柄亭亭紫藕輕。
露臉清香仙掌異,風漪細韻倩魂驚。
青蒲結(jié)帶分高節(jié),粉蝶飛來繞絳英。
嫩蕊含苞羞出水,渾如夢里態(tài)盈盈。
端午屈子祭
江聲中
又逢端午泊羅祭,鼓樂龍舟敬國賢。
天問豪歌驚廣宇,離騷絕晿醒流年。
一朝忠魄垂青璨,萬載清名萬代傳。
求索丹心昭日月,山河重整夢今圓。
無題(新韻)
金昔梅
幾沓青箋淚未干,情消花落酒席殘。
虎皮好畫難描骨,佳句通達易釋嫌。
對話知君人閱遍,吟詩曉汝意蹬巔。
芳林新葉催陳葉,大浪前波讓后瀾。
天目大樹王
蔣有琨 (耒陽)
風霜雨雪不離崗,守護千年古道場。
大樹王唯弘歷錯,灰皮藥乃庶民狂。
柳杉無效痊心疾,本草有方療外傷。
葉盡枝伸何未倒?旁觀后木已超長。
無題
夢里草原
書香疊夢未曾侯,輕薄紛紛不可求。
莫費紅箋荒故事,應(yīng)揮拙筆斬新愁。
沉吟一霎青絲白,狂笑三巡意氣流。
待得老來差事盡,桃源許我盡情游。
紅燭精神(孤雁格)
李成東(北京)
廿載耕耘情滿懷,含辛怎忘育良才。
心持耿介何垂翅,筆寫初衷常托腮。
業(yè)課勤思不知晚,疑難妙解豈言哀。
有朝能助誰人力,多少丹榮次第來。
詠鉛筆
邏輯思維
紙上耕耘十幾秋,文章疊起一層樓。
心常取志云端去,肩頂懸燈室內(nèi)謀。
疲倦書中橫解困,醒來臺面立爭求。
誰言宿命憑天定,今試鋒芒已出頭。
端午
林鷺
菖蒲艾草共龍舟,米粽清香付水流。
佳節(jié)又朝天乞福,大夫曾為國分憂。
虎狼西北無窮禍,吳楚東南一葉秋。
血脈留存忠烈在,汨羅江上笑回頭。
端午粽
梁瓊文(河南)
年年五月端陽日,戶戶氤氳粽味深。
屑玉輕堆明若雪,中安一點棗紅心。
還須片片長青葉,細裹拳拳赤子忱。
涼透唯留清白色,飄香酹世到如今。
水邊飲酒
梁榮雄(廣東)
三兩漁舟靜淺沙,窗邊半醉感生涯。
鏡波望斷情如夢,瓊液傾殘事似麻。
節(jié)變?nèi)菟m里客,潮回影滅水中花。
諸君莫笑吾逃席,暫束征衣詠晚霞。
憶童年
李雪艷 安徽
莫言人老不堪愁,常憶兒時歲月悠。
毽子沙包爭奪勝,陀螺摔片比誰牛。
乘歡陌上追飛蝶,習靜河邊舉釣鉤。
多少歡欣多少趣,樁樁件件記心頭。
六一感懷
李自龍
古稀臨近嘆光陰,眼拙頭昏步履沉。
不見當年靈似兔,猶知此日貴如金。
惜時書里看佳句,盡興群中聽妙音。
有意耕耘仍矍鑠,詩田覓玉守童心。
探訪
梅枝(江西南昌)
晴日閑庭竹徑斜,綠陰幽草護榴花。
客途勞頓承君意,鄉(xiāng)味殷勤托果瓜。
一院熏風聊醒酒,半盤莓子共分茶。
但教白發(fā)常相聚,莫使金樽負歲華。
六一思
平湖(吉林)
六一霞陽燦曉天,蒼顏鬢發(fā)憶童年。
高禾深草玩迷路,爬樹翻墻似閃仙。
過去成群村外鬧,此時結(jié)伴聚屏前。
光陰可記孩兒事,心里仍然火樣燃。
追緬屈原
秦文(北京)
天地時空歲月新,端陽追緬楚靈均。
俗家百姓拋香粽,舉國黎民悼至親。
滿腦經(jīng)綸遭貶謫,缺才少略免為嗔。
大夫駕鶴仙行去,傳世騷歌勉世人。
端午閑吟(新韻)
劉玉杰(吉林長春)
清風蕩去史埃塵,角粽飄香憶故人。
汨水滔滔流舊夢,云煙杳杳嘆靈均。
放言天問秦仍在,怒撰離騷楚可存。
莫道昏王唯郢帝,興亡哪代為斯民?
六一憶童年
任四維(湖北)
兒時最愛池蛙鬧,款款蜻蜓戲柳堤。
逮鳥掏窩爬大樹,打魚摸鱔濺污泥。
貪歡不覺夕陽落,盡興誰知眾鷺棲。
爛漫天真追綺夢,童心永葆入詩題。
端午隨筆
散木道人
悠悠楚水越千年,多少風波多少船。
屈子離騷空九問,放翁哀郢枉遺篇。
江山不為豪強在,家國終緣血脈懸。
莫笑匹夫無戰(zhàn)略,惜乎當下敢爭先!
端陽情詩
孫亞君(遼寧)
裊裊炊煙糯粽香,千門萬戶共端陽。
精挑碧艾奇芳遠,慢繞盤絲五彩長。
河畔誰家書畫女,亭臺幾處賦詩郎。
靈均忠義今猶在,每誦離騷恨楚王。
蟬問
田幸云
沾得疏桐聲自遠,登高只為看虹霓。
宮娥化羽參禪急,齊女含悲抱樹啼。
知了不知身是客,恨誰之恨淚洳溪。
彈琴獨譜前生調(diào),許我云柯一葉棲。
百味人生
武慶森
不甘退暮又如何,逝水追花泛楚波。
夏記耕春千畝翠,誰憐未雪一頭皤。
陪秋共賦翻金浪,把盞同歡啟醉酡。
歷苦知甜留況味,怡情再詠夢之歌。
冀望
王宣球
滴翠鮑丘楊柳林,盤龍嶺下小村深。
年年鄉(xiāng)月年年夢,寸寸家山寸寸心。
農(nóng)事讀書行步履,壺天學道正衣襟。
退歸老宅重修整,肩卸青囊待拂琴。
端午有感
吳孝引
每到端陽嗟嘆多,靈均投水奈誰何!
汨羅雖載離騷韻,楚地還衍碩鼠窩。
撰國空聞天問句,懷人徙唱九原歌。
江山代代頻更替,代代不祛民意疴。
壬寅端午
王友貴(宜昌)
一年端午一年情,吟罷龍舟吟屈平。
天問幾人曾讀得,汨羅何日再聞驚。
秦王虎視南邊楚,山姆狼窺東面城。
不可學公沖向水,江東需要義烏兵。
懷李白
溫志齡(重慶)
綿繡河山任壯游,千金散盡炫風流。
朝為御殿伺皇士,暮作天涯浪跡鷗。
蜀道再難輕跋涉,夜郎縱遠敢尋求。
一生桀傲性豪爽,絕代詩才譽九州。
端午祭屈原
王振江(大連)
汨羅江畔滿天陰,端午由來萬目涔。
一曲悲歌湘水怒,千秋憑吊屈原心。
先賢憂國雄材展,義士懷忠浩氣深。
獨創(chuàng)離騷書壯志,巔峰絕筆眾人欽。
端午感懷
小橋流水(新疆伊犁)
又逢重五見天哭,許是靈均憤賦詩。
一曲九歌千古頌,三閭大義萬民知。
龍舟競渡端陽日,角黍飄香懸艾時。
奉勸后人皆莫忘,世間還有楚魂詞。
永春佛手茶
徐宜華(湖北)
閩南三角四時繽,錦繡河山寸寸珍。
綠水長流花色艷,黃鸝漫舞草坪茵。
茶中佛手名千古,壺里春秋味九宸。
拋卻凡心功利事,捧杯慢飲遠紅塵。
憶兒時乘涼
小燕子
門外平鋪小竹床,夜來靜臥享清涼。
蟬鳴漸歇螢蟲閃,月白初明柳影長。
迎露數(shù)星尋織女,驅(qū)蚊搖扇有阿娘。
貪頑許我不知晚,偶過微風喜欲狂。
詠蓮
楊淑琴(咸陽)
清姿獨舞傍亭橋,并蒂雙開異樣嬌。
暑氣濃熏花更發(fā),雨珠頻灑葉難凋。
不爭春圃香縈柳,敢立橫塘泥到腰。
倘若風荷隨處舉,沉渣泛起盡能銷。
壬寅端午有寄
逸羽紅塵
試墨分香憶徑斜,孤樽剩買舊懷沙。
元非逝水耕靈影,己獨紅塵種露華。
縹緲箋前賒雪月,逍遙譜內(nèi)典風花。
敲云艾葉留詩老,共我年年渡劫槎。
池畔詠荷
張洪斌
翠蓋童童池面堆,娉婷出水暈紅腮。
光垂幾日淡妝點,雨潤三番濃艷裁。
正恰枝枝多秀異,又看葉葉少塵埃。
波粼瀲滟心如鏡,一縷荷香撲面來。
自遣(新韻)
周建平(河北)
懶弄松煙茶未煮,池塘閑坐看芙蕖。
孤山夢里梅邊鶴,五柳醉中籬下菊。
書就斜行值雨緩,吟成險韻恰風徐。
雕蟲客館幽獨甚,誰共濠梁戲侃魚。
六一感懷
周吉祥(新疆)
初心未老喚童真,常想當年紅領(lǐng)巾。
課本翻開聞墨跡,插圖找出鼓精神。
誰知數(shù)載不曾變,唯有如今偏愛頻。
駒隙韶光難忘記,旌旗一角永飄新。
大美泗洪
朱玉明
綠水青山喜作鄰,古徐風物煥然新。
和諧社會三觀美,花木玲瓏四季春。
櫛比高樓連學府,縱橫坦道樂商民。
舉杯共飲雙溝酒,醉作猿州畫里人。
上海六一解封
張幼鳴
數(shù)據(jù)趨零已識妖,開門之日眾歡聊。
花前青草為君舞,堤上紅旗迎客飄。
人去枝頭尋舊燕,車行風里似歸潮。
惟求經(jīng)濟快恢復(fù),自愧魔都別再驕。
夏日游沈水彎(新韻)
愛晚夕陽 (遼寧)
清波繞妙灣,綠島鶴鷗翩。
野岸鋪田翠,長河泛日丹。
新城酬歲月,古渡散霞煙。
掬得一壺水,鄉(xiāng)愁品苦甘。
晚歸
陳宏元
燕雀暮空飛,扛鋤陌上歸。
遮村晴樹暗,吹袖野風微。
天外云將去,心中事已違。
憑懷觀月色,依舊照柴扉。
清安
林雪榮(廣東)
誰人自費游?信步賞神州。
百鳥沖天鬧,千江入海流。
深情通雨露,妙筆寫春秋。
幸福由心態(tài),清安不妄求!
無題
宋士杰(丹東)
總有憂心事,常來擾自然。
霎時殃四海,一疫禍三年。
但問妖誰縱,應(yīng)知人罪牽。
球村幽宅里,靜處可聽禪。
端午抒懷
張耀祥(吉林)
艾茂香堤岸,平湖戰(zhàn)正鏖。
鼓鳴龍舸疾,槳動浪花高。
不覺吟天問,無端緬楚豪。
流沙應(yīng)有悔,悉悉說離騷。
絕 句 庫
偶感
安洪波
得失之間奔半程,已磨遠志與豪情。
只應(yīng)種豆南山下,好聽兒時呼喚聲。
花開七分
白增志
花開有度自風騷,曼舞輕姿倩影嬌。
待到疫魔消散處,笑顏雅韻共逍遙。
汨羅
乘槎泛海
汨江水冷品猶崇,能辨誰奸誰個忠。
因死賢臣恨千古,至今向北不朝東。
搶紅包
草田(山西)
鋤禾聽到福包聲,掏出手機同友爭。
錢少錢多皆雀躍,一身勞累變身輕。
暮春
慈心凈持
柳蔭雨后拂流泉,濕重荼蘼格外鮮。
黃蛺緊追尤不舍,飛花入眼幾盤璇。
端午節(jié)悼屈原
陳業(yè)秀
每逢端午艾蒲懸,競渡龍舟祭逐年。
耿耿忠心何付水,滔滔浪涌問連天。
潢川老大橋
大祥
雄姿跨水歷千秋,壯壓江淮四十州。
曾將鐵牛腰上系,伏波安浪解城憂。
隨吟一嘆
荻埠歸帆
多情歲月重回首,老柳枝搖點點青。
舊岸尋舟無問處,往來幾個說曾經(jīng)。
童年是首歌
給,那云
欲生雙翅欲飛天,盼雪盈盈又盼年。
月下追尋猶未盡,錘包剪里我爭先。
端午抒懷
方移軍
天問于今義不同,何須痛哭屈原公。
龍舟應(yīng)蓄神舟志,一縱豪情到太空。
六一看寶貝表演
花語
童趣童音天籟歌,裙裾小辮舞婆娑。
嬌姿似燕眼如炬,載譽開心滿酒窩。
端午和寧泉騁先生
胡文漢
自古王朝難萬世,或分或合本尋常。
寡民小國興歐陸,一統(tǒng)誰人戀始皇。
寫給母親
康婧
小滿翩躚花似錦,陰陰綠樹可人時。
忘歸賀誕問心愧,我欠萱堂一首詩。
端午抒懷童心依舊(新韻)
臨東
活潑開朗老頑童,年近七旬腿腳靈。
玩起幼時貓逮鼠,天真有趣樂無窮。
端午龍舟賽抒情
李發(fā)民(陜西)
鑼鼓喧天賽曲昂,雙肢發(fā)力哨聲鏘。
龍舟競發(fā)波濤漾,一幅歡娛端午祥。
端午
老農(nóng)夫
五月枇杷最炫黃,風來艾草亦添香。
凌霄怒放花如錦,麥客機鳴夜未央。
淺夏
呂婧(吉林)
波光云影望中深,幾處鶯歌出柳林。
且共風兒傾聽久,自然界的好聲音。
小滿
雷同祥
翠綠農(nóng)田麥灌漿,微風系柳斂鋒芒。
黃牛甩尾誠欣慰,許是心饞白饃香。
潛在資源
劉忠全
天橋巧遇振興時,古跡詩村共展姿。
萬卉含苞將綻放,小康腳步未為遲。
采蓮
劉子榮(福建寧化)
暖水池塘覓瑞蓮,輕舟笑語碧云天。
紅顏最是思朝夕,一世傾情一世緣。
詠杏花轆轤體之一
孟慶和
摧冰喚柳南陂看,白里透紅妝淡淡。
香過梅花雅過桃,春光一領(lǐng)灘頭亂。
懷念屈原 (新韻)
秋荷(河南)
每逢端午緒腸深,恨楚懷王蔑重臣。
汨水湯湯清魄載,精衷一寸念如今。
感于戒尺刻上《弟子規(guī)》
仁和寨主
一板正經(jīng)弟子規(guī),深深烙印好為師。
指寬尚可容千字,戒尺何堪對幼兒。
鄉(xiāng)愁
潤墨齋
雌雞唱午同蟬起,一段鄉(xiāng)愁入靜來。
異水修書難寄語,游人獨上望江臺。
童年游戲(新韻)
若梅
黃泥摜炮爽歪歪,草葉山花好素材。
綴上心間七彩夢,無須排練也登臺。
壬寅年兒童節(jié)有感
申莉
鮮花朵朵含苞綻,稚嫩嬌柔正盛開。
誰料已遭酸雨染,教材插畫令人哀。
端陽晨醒枕上刷朋友圈
宋善嶺(徐州)
是怕靈均寂寞多,詩翁連日盡吟哦。
若將家國藏心底,何用年年吊汨羅。
壬寅端午有雨感題
唐石成
孤吟自酌過端陽,滿腹愁懷粽不香。
酹酒嘆憐神解意,蒼天落淚哭忠良!
雜詠
王殿奎(安徽)
曉鶯啼處飛紅雨,殘月歸時起白煙。
野老松軒觀畫蝶,拙荊廚室喚詩仙。
端午節(jié)前山河遇大雨有吟
無思
云壓前河天欲低,風掀浪涌拍江堤。
莫非屈子冤魂訴,淚雨傾盆東及西。
兒童節(jié)河邊感懷
王者之風
曾在河間戲水沄,而今流旁惜黃昏。
莫嘆步履蹣跚態(tài),胸有童心始志存。
端午遐思 (新韻)
笑傲云臺
含啼笑躍汨羅江,激使國民更?傷。
借若人間無厲祟,何須端午飲雄黃。
鳳凰花開
夏雨(廣西)
湖畔紅云入遠眸,夭夭倒影近輕舟。
熏風邀我殷勤顧,看落繁英一地羞。
蓮
徐藝寧
凌波一笑醉凡胎,多少風情費爾猜。
哪個能知蓮子苦,清芬不是自然來。
童心
燕旭
幼兒雙手掩青睛,我躲貓貓不出聲。
偷笑大人真好受,畫簾潛影未看清。
山莊過端陽
楊子怡
年年啖粽過端陽,酒飲三巡又楚狂。
已許蟲爭能妄議,小園談?我中央。
夜雨
張高逢(廣東)
沿堤斜柳綠絲柔,鬧市華燈紫影浮。
遠岫烏云遮落去,三山夜雨洗江樓。
六一抒懷
翟向杰
珍藏歲月一張琴,喜怒悲歡四種音。
別恨清愁彈不出,時光未老少年心。
中華詩人節(jié)
張修美(江蘇)
詩風夏日繞端陽,雅韻聲聲裹粽香。
千載汨羅嗚舊憤,民心億萬慰忠良。
悼屈原
胡海平
臣名尚可冤,遺恨盡忠言。
死是楚江鬼,生為華夏魂。
初夏過坡園
陸超游
三角梅花灼,月云峰上落。
江南絕色驚,一鳥飛空過。
吊屈原
情系山水
誰試龍秋水,懷情屈子牽。
離騷端午唱,粽酒祭忠賢。
春日閑吟
單明桓(遼寧丹東)
窗外枝含蕊,桃紅作近鄰。
不嫌花鳥鬧,品茗對閑春。
搬家
曾憲軍
寒門起點低,欲與小康齊。
進度今加快,爬樓上電梯。
詞 曲 圈
臨江仙
白海棠
柳絮銜煙作雪,春櫻過雨成泥。從教箋筆轉(zhuǎn)低迷。歲華流水去,舊夢楚鄉(xiāng)遺。
誰和今弦古調(diào)?歌徊紫陌清溪。萬千風物染相思。階前身影瘦,花外子規(guī)啼。
蝶戀花 童趣
傅翠蘭(湖南)
常憶兒時花季美,稚女無愁、憨態(tài)嬌癡記。亮嗓伊呀梨苑醉,佳人扮罷王侯試。
夜矚神宮三萬里,遙指繁星、故事聽無止。七夕悄藏葡架底,偷窺銀漢雙星會。
鷓鴣天 六一憶童年 (新韻)
寒江秋月
歲月匆匆不復(fù)還,千金難買是童年。放羊斗狗捉蚰子,掏鳥抓魚射響蟬。
玩紙板、耍泥圈。常拿草棒做香煙。方今憶起兒時趣,頓感身心愜意添。
采桑子 溪邊桃花林
淺溪
莓苔輕暖林輕綠,來看桃紅。欲贊春工。次第枝頭羞意濃。
斑斕草木宜云影,蜂蝶玲瓏。煙水迷蒙。日抱山光溪挽風。
小重山 端午
呂程(遼寧)
汨水淙淙誓向東,龍舟聲烈烈 ,問蒼穹。長歌蒲酒祭詩公,徒留恨,生死亦稱雄。
清濁道難同。晨霜盈滿袖,嘆西風。一腔經(jīng)緯竟成空,惜抱璞,盡在月明中。
八聲甘州 端午吊屈原
李聚生
自春秋史末,亂朝綱、神鼎七雄爭。正屈原憂楚,汨羅痛嘆,孤苦伶仃。故國西山殘照,瀕近危情。回首金甌碎,悲了余生。
憶昔漁樵曾議,遇主公失道,昏聵難明,則其身獨善,伴友山僧。又誰知、正人肝膽,盡精忠、存義品行清。才贏得、賢良追悼,后世嘉評。
西江月 六一兒童節(jié)遐想
劉激揚(河北)
難忘拾柴挖菜,常思捕鳥抓鰍。兒時好似小毛猴,上樹爬墻打逗。
似箭光陰飛逝,如霜白發(fā)添憂。純真童趣夢中求,一掃眉心紋皺。
一剪梅 詠木槿花
李蘭桂(濟南)
傲立枝頭冠鳳釵。輕啟櫻唇,綻放心懷。雷轟電襲笑嫣然,沐雨臨風,滌蕩污霾。
花簇錦團翹楚胎。粉蕊飄香,碧袖遮腮。伏天曄煜獻芳華,蒸蔚云霞,韻沁瑤臺。
踏莎行
老趙
昔日兒童,如今老叟,賴床曾被爹娘吼。滑冰堆雪忘回家,通紅臉蛋皸皴手。
歲月成蔭,梅蘭為友,御寒助睡全憑酒,開心玩耍領(lǐng)精魂,青山不改人依舊。
菩薩蠻 端午(新韻)
塞北草
忠臣將那石頭抱,汨羅江畔橫心跳。千古誦《離騷》,英魂何處招?
龍舟忙競渡,忘記來時路。艾草掛房前,不知為哪般!
沁園春 端午
孫鵬宇
幽野青空,秀嶺參林,倒映玉軒。正蝶飛蜂詠,高懷卉萃,桃歌杏醉,錦夢花延。烈烈斜暉,蒸蒸盛暑,隱隱蟬聲徊谷川。思游過,罷離騷一曲,煞后諸篇。
時逢五月陽端。百舸競、開江推急瀾。遍街頭巷尾,艾蒿懸壁,千門萬戶,香粽升煙。踵踵孤身,煢煢疏影,念念鄉(xiāng)愁眉宇間。值此際,有同人把酒,情滿杯盤。
破陣子 端午祭懷
孫淑貞
漫漫遙江含淚,滔滔倉浪含煙。耿節(jié)屈公為國嘆,俯首忠言救世難。此情追問天。
端午粽心敬祭,楚江舸棹爭先。一曲離騷沿岸訴,萬縷懷沙喚夢牽。九章世代傳。
浣溪沙 挽春
王金成(安徽)
晚韻繪摹異彩稠,晨暉描畫覓春秋。田畦碧海翠梢頭。
岸畔蛙聲鳴晝夜,庭前柳葉舞聲休。問君誰把暮春留?
臨江仙 縷縷清風拂面
文曉清
縷縷清風拂面,盈盈碧水含煙。悠悠溪徑柳芊芊。燕歌金縷曲,波動木蘭船。
春去青梅尚小,天高丹若初燃。循香移步石橋邊。斜陽依水近,留影半湖蓮。
釆桑子 小隱
許佩珍(風兒)(美國)
小窗盈月安常凈,云淡風吟。淺草聽琴。誰把相思攪素襟。
頻知北雁南鴻顧,不絕遺音,勾住芳心。風月無關(guān)疏滿林。
浪淘沙令 祭屈原
馨香落凡
瀟雨又端陽,江畔凄涼,普天憑吊楚賢良。壯志未酬遭佞語,冤恨沉湘。
華夏淚千行,清骨魂殤,可憐絕筆嘆滄桑。只剩離騷千古闋,永世流芳。
念奴驕 洪湖睡蓮
葉文范
箭形出水,漸浮沉,躁靜識其庸詎。吹面不寒渾漫漫,至日中間差愈。曲院幽深,香坊淡雅,未受傷夷煦。傾情相戀,動心寰宇相迕。
還記傲骨中通,風凝碧綠,索隱鉤深慮。帶露迷煙藏秀美,就像云霏承宇。我欲飛來,此生消受,神圣斯花愫。篤教追本,赪霞知早回溯。
臨江仙 緬懷蘇軾
遠方(河南光山)
寫罷文章西去,一懷愁緒難消。臨江東眺誦狂濤,小舟何處去?風雨有航礁。
陪上卿家身世,黃金難買逍遙。粗繒詞酒亦英豪。梨花終有夢,綿絮尚風飄。
鷓鴣天 千金小姐
越女鏡心
蒲葉初抽細綠時。堤陰夏木囀黃鸝。猶來端午為驅(qū)瘧,無棄雄黃遣悶詩。
稀舊事,絕新知。月光砌下抱香枝。浣紗行乞魚腸劍,落魄天涯伍子饑。
注;一、伍子胥在石上血書:“爾浣紗,我行乞;我腹飽,爾身溺。十年之后,千金報德!”。這就是“千金小姐”的由來。
二、魚腸劍;鼎盛春秋[五本],(一名:子胥投吳;一名;吹簫乞食)
六州歌頭 辛棄疾
鄭春合
江干悵望,宮苑又沉浮。旌旗亂,王師敗,塵落定,折吳鉤。料想當年憾,靖康恥,金俘帝,銀納貢,歷城蹂。國家仇。齊魯中原覆滅,愴惶日,南渡杭州,恨高宗獵艷,夜夜宿秦樓。壯志皆休。幼安愁。
看燈前劍,夢號角,縱飛虎,似貔貅。單騎走,除叛逆,平君事,恨君柔。犬馬縱情樂,空哀徹,睨封侯。呈九議,談十論,帥將囚。寄旅江南,問道帝知否,指斥方遒。對清江之水,故國復(fù)難酬,眼淚空流。
臨江仙 題六一兒童節(jié)
張學生
鞭打陀螺抓石子,紙包夾滿書叢,掀翻學伴喜沖沖。幼時多少趣,滑落俗塵中。
知命之年逢六一,河灣戲水誰同?試裝空羨領(lǐng)巾紅。余生無大事,還做老頑童。
鷓鴣天 洋山村印象
鄭志梅(福建)
聞得山中羊肉鮮。長車百轉(zhuǎn)入云邊。幾鷗款款飛平野,一水盈盈浮綠煙。
馭神馬,傍高仙。九龍東澗撫琴弦。今朝甲子休相問,此地光陰不計年。
何錦華,2020年畢業(yè)于焦作大學播音與主持專業(yè),2020年12月到光山融媒體中心參加工作,擅長紀錄、專題片,廣告配音解說,配音作品《紅色光山》宣傳片及多次為光山901廣播電臺廣告配音。
洗琴調(diào)韻詩社管理團隊
顧問團:鄧世廣 楊業(yè)勝 李 兵
包德珍 梅鳳云 傅鶴年 劉家亮
任衛(wèi)紅 崔德煌 武立勝 熊盛元
劉曉新 熊東遨
特別顧問:淺 溪
總 編 輯:熊才偉
主 編:武慶森 朱玉明 陸建伍
編 委: 老農(nóng)夫 田津平 金惜梅
趙仁波 田 冰 翟向杰 何放華
張耀祥 高山流水 何紅芳 彭光明
王霞芝 焦慶林 賈慶雙
制 作:熊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