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者: 鄭熙 發(fā)布時間: 2011-11-1 21:20:33 | |||||||||||||||||||||||||||
黃巖中學 鄭熙
摘要:模擬上課已經(jīng)成為新課改的新亮點,新走向和新趨勢,在此背景下我們開始思考如何模擬上課以及如何上好模擬上課。而模擬上課也是教師最直觀、最快速的提高教學基本功的有效途徑之一!
關鍵詞:模擬上課;教學;研究方式 模擬上課把傳統(tǒng)的說課和上課合二為一、濃縮并結合,順應了當前的教改趨勢,能更好的反映教師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將會逐漸成為考核教師的重要手段。從字面上理解,模擬上課就是授課老師模擬上課的情景,上課要40-45分鐘,模擬上課一般在20分鐘之內(nèi)把課堂教學中的過程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用自己的語言把它描述出來。這樣對教師的表演就提出額外的要求,既等同于平時教學水平的體現(xiàn),又要靈活駕馭、調(diào)控課堂教學,把握進度;既要熟悉預設的教案,又要善于描述和處理臨時生成的課堂情景。從中可以看出它是一種將個人備課、教學研究與上課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的教研活動,突出教學活動中的主要矛盾和本質特征,同時又能摒棄次要的非本質因素,使教學研究的對象從客觀實體中直接抽象出來,具有省時高效的特點。
一、 模擬上課的特點和功能
模擬上課與真實上課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沒有學生的參與,也就是說整個過程是教師在唱“獨角戲”,這就使得“模擬上課”具有表演性、教師主體性的特點。而模擬上課不牽涉到學生,因此不受時間、空間和人數(shù)的限制,這就使得模擬上課具有可操性的特點。
模擬上課活動往往能夠展現(xiàn)出教師在備課中的思維過程,并且顯示出教師對課標、教材、學情的理解和把握水平,還能體現(xiàn)出教師運用有關教育理論和教學原則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1]。因此,模擬上課可以提前檢測課堂教學,提高備課質量,而模擬上課要求教師用語言把自己的教學思路及設想、教學過程某一環(huán)節(jié)展示出來,這又無形中提高了教師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促使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
二、模擬上課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模擬上課不等同于說課,模擬上課是說課的延伸和補充,將說課的教學過程這一部分具體化,把“教材的內(nèi)容、地位、教學目標、重難點等”通過模擬上課而表現(xiàn)出來,更側重于它的實踐性。其次,模擬上課和真實課堂一樣都要注意如何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不能平均使力,這是一節(jié)課成敗的關鍵。模擬上課最難處理的就是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在缺少學生的課堂卻要做到師生互動,雖然很難做到,但確實影響模擬課堂的成敗。如果缺乏師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就不能體現(xiàn)新課程“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因為新課程要求更多的課堂時間應當還給學生去學習、去討論、去思考、去互助、去表現(xiàn)、去體驗[2]。
三、如何上好模擬課
一堂好的模擬課最重要的是處理好教材,因為處理好教材是一節(jié)課的靈魂。在對教材進行解析時要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難點突破,還需要注意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設計是重點,在教學設計中處理好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銜接,才能使整節(jié)課比較順利,在這個過程中才能使師生互動體現(xiàn)出來。一節(jié)課包括“準備——實施——目標達成”的完整過程,模擬上課也需要從這三個環(huán)節(jié)著手:一是如何進行合理的備課,二是將教學過程用教師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三是對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進行評價。
那么老師如何才能在模擬上課中脫穎而出呢?我們將結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課《多變的價格》的第一框《影響價格的因素》進行分析。
(一)備課階段
在備課中要明白所要教的內(nèi)容是怎樣的課題?學生在生活中對這一內(nèi)容感知多少?應該有怎樣的認識?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什么?從這一內(nèi)容中學生應當學到怎樣的知識、能力及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材料的選取上,盡可能的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而考慮到模擬上課很少采用多媒體,因此材料盡可能應用書本上的,并加以適當?shù)母倪M;在采用教學方法時,沒有學生的參與而又要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要多思考如何從教學的“獨白”轉向“對話”,使“教”服務于“學”。
(二)教學過程
1.導入。在對《影響價格的因素》進行模擬上課時,首先要求學生一起朗讀引言部分,在學生朗讀完引言部分后,我再根據(jù)引言部分提出問題“價格為什么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有時高有時低?”由此,完成我們的導入。模擬上課的時間通常只有20分鐘,因此創(chuàng)設有效、實用的導入就比較關鍵了。如何導入的方式和方法比較多,有溫故知新、類比求異、質疑激趣、常識介紹、即興談話法、知識檢測法、不導而入法等等。但新課的導入絕不能一葉障目,更不可越俎代庖,因此在短暫的模擬上課中要合理安排時間,組織好導入內(nèi)容。上這一課時采用的是引言導入,在每節(jié)課的標題下面都有引言部分,而在新課改之前的書是沒有引言部分的,引言部分不僅是新課改的體現(xiàn),而且起到一節(jié)課的大綱作用,即使是我們平時上課也不能忽視引言的重要作用。
2.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供求影響價格;商品價值量的決定因素;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chǎn)率的關系;價值規(guī)律及其表現(xiàn)形式。教學難點: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chǎn)率的關系。在講解的過程中我始終圍繞這些知識點展開講解。在這一點上,模擬課和上課的要求一樣,一定要做到主次分明、詳略得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在模擬上課的過程中更要體現(xiàn)新課改的三維目標,即在完成知識傳授與技能培養(yǎng)的同時,你是如何運用巧妙的方法突破重點內(nèi)容、解決難點問題,如何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習慣、加強師生情感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3.模擬上課最難處理的就是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在《影響價格的因素》這框的模擬上課中,我通過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來達到與學生的互動,在導入的時候要求學生朗讀引言部分,再要求學生結合鏡頭下面的兩個問題閱讀并思考鏡頭的內(nèi)容,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把學生的話引回來“正如剛才同學們說的那樣,我們知道了……”,在要求學生討論供求如何影響價格的時候,對學生的發(fā)言進行歸納“剛才同學們討論得非常熱烈,有的……有的……”,在講到價值規(guī)律的內(nèi)容和表現(xiàn)形式時,要求學生把這兩個知識點劃出來,而在最后時候則根據(jù)板書采用問答的方式進行總結[3]。這樣一節(jié)模擬課上下來后,就不會給人“目中無生”的感覺,即使沒有學生的配合,也能解決拋出的問題或者過渡到后面的環(huán)節(jié)。在這框內(nèi)容的師生互動中,總結了以下幾種處理方法,一是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復述,具體可以有以下幾點關聯(lián)語(1)正如剛才同學們說的那樣,我們知道了……(2)這位同學的意見(看法)是……;二是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和評價,具體可以有以下幾點關聯(lián)語(1)剛才同學們討論得非常熱烈,有的……有的……(2)除了剛才提到的,還有沒其他的呢?三是要求學生朗讀書本相關知識,尤其是涉及到一些概念的問題,“學生”朗讀后教師再對該概念進行解析;四是問答式的總結,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時候我們需要以上幾種方法相結合,才能更好的體現(xiàn)一堂課的師生互動。
4.處理好教材是模擬上課的靈魂。在《影響價格的因素》這框的知識點最終可以歸結為價值規(guī)律的內(nèi)容,因此在一開始便采用價值規(guī)律表現(xiàn)形式圖。當供大于求的時候,價格就下跌,在橫軸線的下方,當供不應求的時候,價格上漲,在橫軸線的上方。隨后,在講到價格由價值決定的時候,將軸線表明為價值。結合圖形,便可很清晰的進行講解。在氣候等間接因素與供求影響價格之間用了“它們是通過什么方式來影響價格的呢?”來過渡,而且在各個知識的連接點,都設置了比較自然的過渡語進行過渡。模擬上課的取勝之處在于對教材有深刻的分析,抓準教學內(nèi)容的本質,找出知識的生長點和銜接點,教材處理要有效創(chuàng)新,充分體現(xiàn)出教材的處理能力。在備課、處理教材的時候,不僅要列出教材的知識點,更要設計好知識與知識銜接,在知識與知識之間做好過渡,使整節(jié)課比較流暢。
5.舉止大方、語言得體。模擬上課時,老師一上講臺就要有充分的自信,飽滿的精神。開始上課后音量要適中,要抑揚頓挫,連貫緊湊,過渡順暢自然,千萬注意不能有過多的口頭禪。課堂的生命是什么?是情!是學生的學習熱情,是教師投身課堂的激情。因此,教師在模式上課時精神要飽滿自信,表情要和藹可親,手勢要恰當形象,語言要干脆利落。
(三)教學評價
有模擬上課必然有對模擬上課的評價,否則將難以引導把握模擬上課的方向,也很難保證模擬上課的質量。只有將模擬上課與評價結合起來才能使教師理性地對待備課和模擬上課,從而有效促進教師教學反思[4]。
表1:“模擬上課”評分表
上述模擬上課評分表包括語言、板書、教態(tài)、教法、教材,通過對這幾方面的考核,可以對上課者的教學素養(yǎng)作出比較客觀而全面的評價。
總之,模擬上課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環(huán)境中,必須要體現(xiàn)新的教學方式,以新的視野、新的思維、新的教育技術、新的教學能力,迎接新課程的改革的挑戰(zhàn)。模擬上課是新課程下一種全新的教學研究形式,是提高教師業(yè)務素質、交流教學經(jīng)驗、提高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不斷探索模擬上課方式必將成為廣大教師專業(yè)成長的“推進器”“助燃器”。 參考文獻:
[1]周曉釗.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說課[J].科教新報.2009-01(1)
[2]林華民.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M].北京:朝華出版社.2010
[3] 葉啟秋.模擬上課擷談[R].臨海市哲商小學
[4]姚錦祥.歷史學科說課活動的三個環(huán)節(jié)[J].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1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