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代生活中主要有兩種用法:
1.郵箱用戶名與域名之間的間隔符里應(yīng)用“at”卻用“@”代替;
2.表示單價,比如“Sell@1 pound”表示以1英鎊的單價出售。
@打字法:上檔鍵(shift)+2,
或 Alt+64(按住Alt并在小鍵盤上輸入64,然后松開Alt)就能輕松打出
隨著網(wǎng)絡(luò)的發(fā)展,“@”這一符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yīng)用
那么,“@”這一符號到底叫做什么呢?
在中國,人們以前常常稱之為圈A或者花A,也有人叫小老鼠,
現(xiàn)在年輕人普遍叫艾特。
但是,你知道@在世界的其它地方叫做什么嗎?
月亮的耳朵、蝸牛、大象的鼻子...
這些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一系列天馬行空的詞語絕對讓你腦洞大開!
快來和蜀妹一起感受一下吧~
看哪個國家和你的叫法是一樣的!
一
食物類
加泰羅尼亞語:叫ensaimada(一種面包...)
捷克斯洛伐克語:zavinac 一種魚卷一樣的食物...
日語:有的叫at符號,也有的叫“漩渦”,也有的叫鳴門卷,也就是這個
希伯來語:餡餅卷...
瑞典語:象鼻a或者是英語中的at,在一些非正式的場合有肉桂卷...
劣匠:讀艾特以前,我都叫它面包圈兒
朧月夜與未摘花:不是大大卷嗎?
captain_vaxjo:看完這條我去冰箱里拿出了肉桂卷
二
動物類
在叫法為動物的分類中,很多語言具有相似性
比如...
↓↓↓
在南非語和德語中,“@”被稱作為猴子尾巴,
而馬其頓語將其稱為小猴子!
同時,在盧森堡語和荷蘭語中最早也被叫為猴子尾巴,后來才演變?yōu)閍t,
而與此類似的有波蘭語、斯洛維尼亞語、保加利亞語、克羅地亞語、瑞士德語等等。
匈牙利語:蠕蟲...也有個意思可以翻譯成蛆?。芗謶终呱鼽c大圖)
烏克蘭語:意思很多,大部分是英語at的意思,有時候是蝸牛,有時候是耳朵,還有時候是小狗...(好豐富的含義)
而與烏克蘭語中蝸牛叫法相同的,還有威爾士語、白俄羅斯語、意大利語與西班牙語。
希臘語:鴨子
在挪威語中,官方叫法為阿爾法,也有人叫大象鼻子...
但是在給email地址的時候,現(xiàn)在很多人開始用at!
與此相似的是,在法羅語中“@”也被稱為at或是大象,
丹麥語則更形象的將“@”稱為大象的鼻子A!
韓語:海螺...
芬蘭語:剛開始叫“那個錢的符號”,也有的叫貓尾巴,
或者直接將@讀作miaow-meow喵喵
將“@”念做喵喵,也是萌化了有木有!
嗨,大家好!我的郵箱是xxxxxx喵喵qq.com!
在以動物類命名的叫法中,亞美尼亞語、俄語、吉爾吉斯斯坦語非官方用語、
烏茲別克語以及阿塞拜疆語都將“@”叫做小狗。
甚至,在哈薩克語中,非官方的叫為狗頭...
過肆:我一直以為叫蝸牛
徐晶兒kim:當時在臺灣買機票的時候,要我把電子版通行證發(fā)給她,給我郵箱的時候,xxxx小老鼠xx.com,聽得我一臉懵逼
三
圖形或字母類
羅馬尼亞語:大部分表示at,但有時候發(fā)音還是會用羅馬尼亞語里猴子尾巴的發(fā)音,因為形狀的原因,也常常被用作圈圈的意思。
塔加拉族語:@表示的是“和”的意思,與&差不多。
印度英語:at the rate of...比如editor at the rate of hereinuk.com相當于editor@hereinuk.com
葡萄牙語:意思是阿羅瓦,一種重量單位,1阿羅瓦等于32個老式的葡萄牙磅,大約是14.7kg,在巴西一直都是用阿羅瓦作為衡量牲畜的重量單位,這里的阿羅瓦大概有15磅重。
除此之外,很多語言將“@”叫為“a”!當然,還有前綴!
在塞爾維亞語中,被稱為發(fā)了瘋的a,
在西班牙巴斯克語中叫包起來的a,
而波斯尼亞語中則是瘋狂的a!
看了這些之后,是不是有一種AAA傻傻分不清楚的感覺?
印度尼西亞語稱之為圓圈A,蝸牛A,猴子A...
越南語更是形神皆像,北方人叫彎A,南方人叫鉤A!
格陵蘭和因紐特語最為具體,稱作“像A的那個字符”或“那個看的像A的東西”!
蜀妹只想說:管它叫什么!總之就是A
YyyyyUEFENGYING:阿爾法,學(xué)數(shù)學(xué)學(xué)瘋的我
汪之迷:不是蚊香嗎
GGGreeny_黃:猴頭K!我爸教我的!坑娃神爸!
看了這么多叫法以后,
你覺得哪一種最有趣呢?
歡迎留言補充哦!
來源:英國那些事兒、綜合網(wǎng)絡(luò)
實習(xí)編輯:湯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