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詞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很多學生反映學習和掌握詞匯很難,他們經(jīng)常學習新的,忘了舊的;或者死記了一大堆單詞而不會用。有的學生由于詞匯量小,看不懂課文,聽不懂錄音,因而喪失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因此,如何進行有效的單詞教學,在單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主動、自覺地記單詞,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不斷思考的問題。
許多老師就詞匯教學談了他們有益的觀點,下面就單詞教學的原則和方法談談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英語詞匯教學的原則
做任何事情都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只有按原則辦事,才是遵循了客觀規(guī)律,才是科學的做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英語詞匯教學也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具體如下:
1、音形義相結(jié)合原則
讀音的正確與否往往與詞匯的掌握程度成正比。在入門階段,一定要強化字母、音素與音標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讓學生熟練掌握音標和字母的發(fā)音。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形成從單詞到發(fā)音的自動化反應。了解詞的構(gòu)成是打開記憶難關(guān)的一把金鑰匙,初中階段要教會學生初步掌握詞的轉(zhuǎn)化、合成與派生等構(gòu)詞方式。語義教學是詞匯教學的重點,教師教授單詞除了音形之外,應讓學生切實掌握詞義,只有音形義相結(jié)合,才能算作掌握了一個單詞。
2、詞不離句原則
學習詞匯的目的不光是知道它們的讀音、拼寫、詞義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能正確運用所學詞匯,用它們組成句子、段落或文章來表情達意,進行交際。應引導學生將單詞、詞組等放在句子、語段中去反復運用,這樣不但有利于對音形義的掌握,而且還可以熟悉詞匯在句子中的語法成分和用法。
3、回顧與拓展原則
老師在講解新詞匯時,要不時地聯(lián)系舊知,這樣,學生不至于很快忘記。同時,要注重詞義的延伸擴展,適當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對詞匯的理解,提升學生對語言運用的能力。但在運用這一原則時,要把握好“度”,要在學生的接受能力之內(nèi),否則會增加學生的負擔,引起學生畏難和厭學情緒。
4、學了就用原則
教師在講解詞匯時,要注重詞匯的應用。學習詞匯的目的在于交際,詞匯只有在交際中才具有活力,而且學生應用所學詞匯,也有助于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只有會用詞匯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詞匯。因此,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尋找多種方法讓學生應用所學詞匯。
二、英語詞匯教學的方法
在當前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采用單一的詞匯教學法,以教師講解、學生記背為主;只教課本上的單詞,很少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這些教學方式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甚至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采用實用的單詞教學方法。但每一種方法都應該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所學單詞。
本人把方法總結(jié)如下:
1、直觀教學法
視覺映象是一種強有力的記憶輔助手段,在詞匯教學中采用直觀教學,可以做到生動形象,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盡可能的將詞匯直觀化。
直觀教學是采用如圖片、實物、玩具、幻燈片等一系列輔助教具以及手勢、動作、表情開展新詞教學的手段。對于一些表示具體事物的名詞、表示具體動作的動詞、表示情感的動詞以及形容詞等一般可采用直觀教學法。特別是對于剛接觸英語的學習者,采用直觀教學,使學生一開始就把實物或某些動作與英語直接聯(lián)系起來,獲得一個直觀印象。如教book一詞時,就向?qū)W生出示“書”,并用手指著書說:“This is a book..”再拿另一本書說:“This is a book , too .”反復幾遍,學生很容易明白“book”即是書。又比如,教smile時,教師做出smile的表情動作“微笑”,并且口中不停地說著smile,讓學生在看表情、聽發(fā)音的同時,充分領會smile的詞義,并且說出這個詞。這種直觀教學法,可將詞的音、形、義全過程一次性完成,既生動形象,又情趣濃厚。教學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詞性轉(zhuǎn)化法(構(gòu)詞法)
詞匯教學的心理認識過程在于把詞的音、形、義、性4點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使詞的意義和用法建立聯(lián)系,并能在語言交際中靈活運用。因為詞的音、形、義、性是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掌握了讀音,就容易記住詞形;掌握了詞義及詞性,就容易掌握其基本用法。這樣由詞構(gòu)成的句子也好理解的多了。很多英語單詞有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等不同詞性的轉(zhuǎn)化形式,如教use時,可以同時聯(lián)系它的同根詞useer 、useful、 useless。也可以教授句子如Jack died last week and his death was caused by a deadly bite from a snake . His dead body was buried yesterday .
這種詞性轉(zhuǎn)化的詞匯教學法,對學生鞏固和擴大詞匯量、提高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也有助于學生根據(jù)詞的不同詞性去選用正確形式。
3、同義、近義辨析法
在學習某個新詞或詞組時,若該詞或詞組與先前所學的詞或詞組意義相同或相近時,教師可以采用同義、近義比較辨析的方法進行教學。其教學方式一般以語義和句型為主線,進行系統(tǒng)歸納、分類、比較并加以辨析,以達到克服混淆和靈活運用的目的。這種以語義為核心、以句型為主線的詞匯教學方法,有利于克服孤立學習詞匯的弊端,把詞與句結(jié)合起來,從而很好地掌握近義詞的用法。如教watch時,可以將watch與look ,look at ,see ,read等詞義相近的詞或詞組放入一段話中。如:Look! There is a picture on the blackboard . This picture is about Tom's family . Now , look at the picture . Mr Green is reading a book . Mrs Green is watching Tv . But Tom likes seeing a film . 讓學生通過閱讀這段話,初步歸納這幾個詞的用法,然后教師再進行小結(jié)補充,最后要求學生各自造出兩、三個句子。在詞匯教學中,應多注重同義詞辨析。
4、語境教學法
詞匯只有放入語境中、生活中才能讓學生理解透。教師要創(chuàng)造一個語境引出新詞,還要結(jié)合新詞所出現(xiàn)的課文情景,突出該詞在課文具體語境中的含義和用法;或結(jié)合生活實際,精心設計語言情境,使新詞在學生易于理解掌握的語法和語義的句子中出現(xiàn)。這樣有利于學生識記和靈活使用新詞。例如教授medicine這個詞時,教師可口頭描述一段話:If you catch a cold today , you may go to see a doctor , and he will give you some medicine and ask you to take the medicine . After you take the medicine you will feel better soon . 在這段話中生詞medicine重復了3次,使用了不同的句子。在領讀、抽讀這個生詞medicine后,圍繞medicine一詞進行話語訓練,使學生明白medicine為不可數(shù)名詞,同時還學到了“給藥、吃藥”等詞組。
5、非傳統(tǒng)教學法
通過歌曲、繞口令、格言、謎語等輔助教學單詞。經(jīng)常用一種方法教學單詞,會使學生感到乏味。因此在單詞教學中教師要經(jīng)常變化單詞教學方法,給學生以新鮮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了alone之后,教學生格言: One swallow alone does not make the summer. (一燕不成夏),先讓學生動腦筋猜句意,鼓勵學生大膽猜測,看誰的回答最接近。在學習了bridge之后,讓學生猜謎語:What is the shortest bridge in the world?(The bridge on your nose / Nose bridge)。
6、猜測教學法
用所學過的知識猜單詞的意思。猜單詞的意思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當學生需要猜測和推理一個問題的答案時,他們所做的心理努力比直接提供他們問題的答案要多得多。因此,所猜單詞能更牢固地保留在記憶中,不容易忘記,同時學生的智力、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如果學生猜對意思,會使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從而會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 If he does not have a friend, he is single.在這個句子中,就可以讓學生猜single的意思,然后老師點撥總結(jié),加以明確。
7、說寫教學法
學是為了用,反過來,用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學。盡管學生學了很多單詞,但不會說、不會寫,只能做些練習,那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多說多寫,比如,可以組建興趣小組、建英語角、用英語寫些簡單的日記等形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