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華文明的江南尋蹤 —兼談收藏的終及目的(3 圖騰、符號和文字)


陳逸民  陳鶯

前文已經(jīng)指出了鳥在太陽神神話中扮演的角色,但是,有必要特別注意的是,鳥在江南地區(qū)的神話傳說中,還有著更為深邃的內(nèi)涵,特別是良渚文化的玉鳥形器,它的物語環(huán)境還能深化更多的意象。

鳥的形象和鳥的圖案是良渚文化出現(xiàn)最多的符號之一,在良渚時期的陶器還是玉器上,都出現(xiàn)了鳥形器和鳥的圖案。大量鳥形器和鳥的圖案的出現(xiàn),還反映了良渚先民什么樣的精神世界呢?

6寫實的鳥形器

良渚時期許多鳥形器是寫實的。圖6就是一件寫實的良渚文化鳥形陶器,它把嗷嗷待哺的雛鳥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寫實的鳥形陶器當然是自然界鳥類在原始人類頭腦中的反映后的藝術(shù)加工,這種創(chuàng)造已經(jīng)有別于實際存在的鳥類,是一種精神的升華。這件鳥形陶器不僅是良渚先民對生命的延續(xù)和哺育的敬畏,具有生命之源的象征意義,更為重要的是,它器身上所刻劃的符號,把這種敬畏神圣化和神話化了。鳥形陶器的頸下腹上,有著三組幾何紋飾,作為主紋飾的是五個疊加的“∧”符號的持續(xù)連接,上下各有一組連珠紋,接近腹部則是“︿”符號的交叉相接。類似這樣的幾何紋飾在各個時期的良渚陶器和玉器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圖7就是一件良渚陶罐上的幾何紋,也有這種“∧”符號的持續(xù)連接。馬麗加·金芭塔絲說過“數(shù)目驚人的符號和標記群持續(xù)使用了數(shù)千年,它們一定承載著各種不同的象征信息,也可能是歷經(jīng)歲月而不變的相關(guān)的含義。”[1]馬麗加·金芭塔絲把這種“∧”符號說成是外陰形印記,把女陰的象征符號“∧”連續(xù)相接,意味著生命的生生不息,而上下兩組連珠紋,也許就是良渚先民們期望的生命之卵的不斷誕生。腹部所繪的交叉的“︿”符號,既可以理解為外陰的擴張,也可以視作交配姿勢的象征,人類不必為歷史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的群婚現(xiàn)象而感到羞愧,這是人類自身進步的必由之路,而這件陶器腹部上“︿”符號的交叉相接,可能就是這種人類早期性生活現(xiàn)象的象征。把這些隱喻人類生殖和繁衍的象征符號刻畫在一個生命之初的雛鳥形體上,其對生命和生殖的崇拜和敬畏之意就十分明顯了。由此可見,鳥應該是江南地區(qū)特別是良渚文化的圖騰。

7陶罐上的幾何紋

在《山海經(jīng)》中,有關(guān)鳥的神話和相應的地望,是和良渚文化的陶器或者玉器相吻合的。我們可以用出土實物來證實《山海經(jīng)》的某種記載,金澤先生在《神話學》一書的譯本序中說過:“神話是人類心理歷程上的一種特殊的情結(jié),是這種特殊的心理能量宣泄的‘符號’?!盵2]神話這種心理情結(jié)可以以口頭傳說這樣的“符號”傳承,然后是以文字這樣的“符號”發(fā)展,在這種傳承和發(fā)展過程中,往往會發(fā)生變異,《山海經(jīng)》神話的各類圖案,就是后人自己的想象和變異的產(chǎn)物。而石器時代所遺存的出土物,卻是神話這種“符號”最原始最可靠的神話“符號”,它使得以文字傳承的神話傳說找到了切實可靠的元元素。

《山海經(jīng)》中有這樣的記載:

《大荒東經(jīng)》曰:“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 

《大荒東經(jīng)》又曰:“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于此?!鄙訇辉跂|海建國為鳥國。

這些文字明確告訴了后人石器時代我國東海地區(qū)有一個以鳥為圖騰的部落,其首領(lǐng)應該是少昊,作為一個被神化的部落首領(lǐng),他有著一個人面鳥的形象。這個形象在各種版本的《山海經(jīng)》中,或許略有不同,但在出土的良渚時期的陶器中,卻能發(fā)現(xiàn)這種人面鳥身的形象,請看圖8和圖9所示。這雖然是一件良渚文化陶器的殘件,卻因保留器首和部分器身,以及部分紋飾而彌足珍貴。

8、9  人面鳥形器

這件人面烏形器究竟是壺、杯還是罐,從殘存的部分已經(jīng)很難分析了,但是,其鳥的尖喙卻雕塑得明白無誤,和鳥喙相對應的一面是一個清晰的人面,其刻有直弦紋的寬把是良渚時期陶器特有的結(jié)構(gòu),所有這一切,把這件史前遺物的重要性和其作為人面鳥身的符號特征宣泄得淋漓至盡。

絕對不能忽略鳥肩上的紋飾,這種以波浪紋連續(xù)相接構(gòu)成的旋渦紋,輔之以三層不相連接的小圈,組成了耐人尋味的意境。古人究竟是作為純粹的美學圖案還是另有含意,恐怕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但是,這樣的符號絕不會是古人純粹的審美意識的產(chǎn)物,它只能是古人內(nèi)心沉淀的特殊心理情結(jié)的宣泄。

“當原始人環(huán)顧四周時,必定注意到他們周圍存在著特定的模式?!盵3]當江南地區(qū)的良渚先民環(huán)顧四周時,看到的是翱翔天空的飛鳥,看到的是縱橫交叉的河網(wǎng),看到的是潮起潮落的浪花,看到的是東升西下的太陽,特別是太陽,在水面上升起,又入水面下隱沒,“史前人類注意到太陽和月亮都是無能運動的,因此他們很可能推斷太陽和月亮是有生命的,并具有某種程度的意識。假若真是如此,原始人很可能確信它們會按照人們的意愿行事。原始人推想,或許能借助模仿說服這些‘非人的活物’照人的旨意辦事,而且為了達此目的,人們便開始舉行以化妝舞蹈為主的宗教儀式。人們設(shè)想神秘的月亮可由女子來扮演,而太陽則由男子扮演(舊石器時代的繪畫和小雕像證明當時婦女以及對太陽女神的崇拜,在宗教中居于主導地位)。”[4]這樣,人面鳥身的形像就在良渚先民的意象中產(chǎn)生了,把這種意象物化成陶塑的雕像,再在雕像上刻劃水波紋連成的旋渦,使這種意象的神和周圍的環(huán)境相吻合,使雕像象征的神也和周圍特定的模式相一致,即也處在河網(wǎng)交叉潮起潮落的水鄉(xiāng)中,想象著太陽在水上升起,又隱藏在水下,甚至水中也有太陽的替身,這樣由圖案描述的宇宙天地,把人面鳥身的器物完全神格化了。這種物化的具像,比《山海經(jīng)》的文字描述更直觀更鮮活更能真實反映良渚先民的意象。由于這件人面鳥身的良渚黑陶的身體部分大部已經(jīng)殘缺,因而無從知道它的性別和生殖情形,但是從同為江南地區(qū)新石器時代的淞澤文化,就出土了一件堪為稀世之珍的人首陶瓶(圖10),就證明了當時婦女以及對太陽女神的崇拜,在宗教中居于主導地位,也就是說,江南地區(qū)的這種對太陽女神的崇拜構(gòu)成了這一地區(qū)神話傳說的基礎(chǔ)。這件出土于嘉興大墳遺址的人首陶瓶,用園潤豐滿的弧線構(gòu)成人體輪廓,微微突起的腹部,突出了“孕育”、“豐收”和“繁衍”的主題,這應該是江南地區(qū)先民們“豐收女神”和“生殖女神”的元符號。我們不能僅僅從審美的角度來討好視覺的藝術(shù)享受就心滿意足了,在前文字階段的史前文化中,原始先民竭盡全部智慧和技術(shù)手段,力圖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把他們對自然界和自然力的理解神圣化固定化,使這種神圣和逐漸固定的意象轉(zhuǎn)化為具象的符號或圖象,即把人類自身的本質(zhì)力量神圣化為確證的文化信息,這種信息就是神話化的人首女神雕像。

10人首陶瓶

這類人首女神雕像或者人面鳥身雕像,比口頭傳承的神話更能反映歷史的真實。戴維·利明和埃德溫·貝爾德在《神話學》一書中說過:“神話的另一種作用偶爾地吸引著學者們,這就是神話的歷史作用?!裨挿从常ɑ螂[喻)了真實的歷史事件?!盵5]“如因為美女海倫而進行的特洛伊戰(zhàn)爭的神話,現(xiàn)在被認為是對希臘人與小亞細亞人為爭奪達達尼亞海峽統(tǒng)治權(quán)而進行的一系列真實戰(zhàn)爭(這場戰(zhàn)爭多次反復)的頌歌。歷史神話有時會產(chǎn)生非常壯麗的結(jié)果。就特洛伊戰(zhàn)爭而言,關(guān)于特洛伊的推理竟然使19世紀德國的一位冒險家亨利?!ぶx萊曼找到了特洛伊城的地址?!盵6]這類人首女神陶塑女神像和人面鳥身黑陶像,可能也反映了真實的歷史,也許《山海經(jīng)》所敘述的“少昊之國”和“少昊孺帝顓頊于此”的記載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這是一個崇拜鳥和太陽的部落,他們在五千年前的江南水鄉(xiāng)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一個輝煌的文明,而2007年12月被偶然發(fā)現(xiàn)的良渚古城(圖11良渚古城墻),使得揭示這一上古文明的真實歷史的進程大大加快,已經(jīng)知道的290多萬平方米的良渚古城,應該是當時國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古城。在古城內(nèi),已經(jīng)發(fā)掘了宮殿式建筑的莫角山和高等級墓地,古城外有祭壇,高等級的陶器作坊和玉器作坊,城外還有碼頭設(shè)施。這些有規(guī)劃有分工的建筑,是區(qū)別一個地方是政權(quán)還是以血緣為基礎(chǔ)的氏族的重要標志。嚴文明先生認為“如果有分工有規(guī)劃,就表明已進入了文明社會,就是國家。古城的發(fā)現(xiàn),可謂‘畫龍點晴’,說明它是一個國家的首都了。”也許我們也會象亨利?!ぶx萊曼一樣幸運,用現(xiàn)代文明的智慧來掀開古老神話的壯麗結(jié)果。也許《山海經(jīng)》這一部神話著作,真的也如希臘特洛伊木馬神話一樣,反映(或隱喻)了真實的歷史事件。

11良渚古城墻

在尋蹤江南史前文化的形象和圖案中,不得不重視一些類文字的圖案,或許它們本身已經(jīng)是最初的文字。在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江南地區(qū)新石器時期的陶器和玉器上,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數(shù)以百計的類文字圖案,這里僅以一個已經(jīng)反復出現(xiàn)的圖案作些探討,以說明在良渚時期宗教禮儀或許已經(jīng)成熟。

12鳥紋玉璧

13鳥紋

14鳥紋玉璧

15鳥紋

圖12是陳列在上海博物館的一件被稱為鳥紋玉璧的良渚玉器,圖13是璧上的鳥紋;圖14是陳列在良渚博物院的一件玉璧,圖15是刻在這件玉璧上的鳥紋。應當說明的這兩件東西都是征集品。縱觀這兩件玉璧上的所謂鳥紋,有相當?shù)囊恢滦?,即都是由上面是鳥,下面為一個上部有臺階的長方體組成的圖案。類似的圖案在國內(nèi)外的良渚玉璧上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多次,圖16就是世界各國收藏的良渚玉璧上的幾個鳥紋圖案,[7]這些圖案都十分相似,自上而下都是由鳥、桿狀物和臺階組成,只不過有的少了中間的臺階。出現(xiàn)如此多相類似的符號,應該說明它們已經(jīng)是文字的濫觴。它究竟應該讀成什么字呢?

16各類鳥紋

前面已經(jīng)討論過,在史前文明的神話傳說中,鳥可以被看作太陽神的化身,或者干脆就被稱之為太陽鳥,中間的桿狀物可以被看作是通天的扶梯,也即桿狀的由一個一個小圓圈筑起的直桿圖案就是《山海經(jīng)》中的所謂扶桑樹,它成了溝通天地的紐帶,而下面的有臺階的長方體,應該就是祭天的祭臺,亦即祭拜太陽神的祭臺。因此,這個被一些學者們稱為鳥立祭壇的圖案,實質(zhì)上是再現(xiàn)了良渚時期先民們祭拜太陽神的歷史場景。也就是說,可以在這樣的圖案中讀出一些歷史的真實,即江南地區(qū)的良渚文化存在著十分普遍的太陽神神話和太陽神崇拜。因此,這個所謂的鳥立祭壇圖案,由于在不同玉器上的反復出現(xiàn),應該可以認為它已經(jīng)是一個有著明確意義的字,我們抽出圖16中的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符號來進行分析,圖17是美國佛利爾美術(shù)館2號玉璧上的鳥立祭壇符號,它是典型的三層紋飾組成,即鳥、桿和臺階;而圖18是臺北故宮所藏的玉璧上的符號,也基本上是這樣的三層紋飾,只不過其上面的鳥簡化成一短一長兩條飄逸的曲線。這就顯示,最上面的鳥的圖案是可能出現(xiàn)變化或者說被簡化的。我們把這個鳥立祭壇的符號讀作“享”字,也就是說,這個再現(xiàn)太陽神祭拜場景的符號,實質(zhì)上表達了良渚先民貢奉犧牲以讓太陽神“享”用的意義。

17 佛利爾2號玉璧上的刻紋

18  臺北故宮玉璧刻紋

19 甲骨文的“享”字的各種寫法

圖19是甲骨文的“享”字的集中,[8]高明和涂白奎先生把甲骨一期、四期和五期的享字的寫法都列了出來。從圖19可知,這些字形的基本構(gòu)造自上至下依次為“∧”形符號、細長的長方形和粗矮的長方形三層紋飾組成,個別的“∧”形符號以一點一橫代替。這樣的字形實際上和自上而下都是由鳥、桿狀物和臺階組成的良渚玉器上的鳥立祭壇圖案如出一轍,只不過是把鳥的圖案簡化成兩個張開的翅膀,成了“∧”形符號,隨著時代的進步,把鳥簡化是完全可能的,更何況鳥的簡化在圖18良渚時期的玉璧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把圖20甲骨1期的“享”字和良渚時期的鳥立祭壇符號作一比較,就可以看出它們的相似性。而細長的長方形則是桿狀物的替代,下面的長方形應該是由臺階式長方形演變而成。因此說,甲骨文的“享”字,就是良渚時期鳥立祭壇符號的發(fā)展和演變。

20 甲骨文的“享”字

21 金文中的“享”字

22 吳王光鑑上的“享”字

23戰(zhàn)國時期的享字

24戰(zhàn)國陶器上的享字

25戰(zhàn)國楚簡上的享字

圖21是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上的各種“享”字的寫法[9],從中也完全能找出鳥立祭壇符號的演變軌跡。請看圖22中的春秋時期的吳王光鑑上,“享”字的寫法十分寫實,上面的筆劃就寫成了一個昂首展翅的鳥的形象,中間就是通天的桿狀物,下面是一個祭壇。這個金文“享”字和良渚玉璧上的所謂鳥立祭壇符號應該說幾乎完全一樣。即使在戰(zhàn)國時期的陶器和楚簡上(圖23)[10],所出現(xiàn)的“享”字還可以找出鳥立祭壇符號的痕跡。參看圖24中的戰(zhàn)國時期的陶三709和圖25戰(zhàn)國信陽楚簡上的“享”字。

由此可見,當良渚先民們在祭拜太陽神時,就形成了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而它又是由特定的部落即良渚部落反復實施的相同的儀式,于是就產(chǎn)生了一個特定的描述這個環(huán)境和群體的符號,這個符號盡管開始時各有不同,就如圖16所示的那樣,但它逐漸趨同,經(jīng)過文化期、青銅時代的演變,最后成為一個意義明確的“享”字。而它的原始意義及其代表的宏大的太陽神祭拜儀式,恐怕還需要不斷探索才能得到認證。然而,從史前文明的形象和圖案尋蹤中國傳說中的神話以及隱藏在這些傳說和神話中的歷史真實,應該是現(xiàn)代學人義不容辭的職責。

從已經(jīng)出土的我國南方史前文化的器物及其圖案紋飾來看,它們足以支撐我國神話特別是南方神話的基本構(gòu)架,把這些原始先民意象的物化表現(xiàn)逐一整理,應該是神話學者必須擔當?shù)呢熑?,在這個梳理過程中,也許能還原我國上古文明的某些歷史真實。

良渚玉器和其他史前玉器一樣,它們的器型和圖案紋飾所隱藏的許多未解之謎,是否是中國文字的濫觴?破解這樣的謎底,絕非一朝一日一人之功,這就是為什么史前玉器受人追捧的原因,也就是為什么它們的價值會越來越高的緣故,這也是收藏這些文物特別是玉器所能顯示的終及意義。


[1]馬麗加·金芭塔絲,《活著的女神》,葉舒憲等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P47;

[2]金澤 :《神話學·序》戴維·利明,埃德溫·貝爾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第1頁;

[3]戴維·利明,埃德溫·貝爾德:《神話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第92頁

[4]戴維·利明,埃德溫·貝爾德:《神話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第60頁;

[5][5]戴維·利明,埃德溫·貝爾德:《神話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第85頁;

[6]戴維·利明,埃德溫·貝爾德:《神話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第85頁;

[7]劉斌:《神巫的世界》,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第129頁;

[8]高明、涂白奎編著,《古文字類編·增訂本》,第1281頁;

[9]高明、涂白奎編著,《古文字類編·增訂本》,第1281頁;

[10]同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良渚文化:鳥立祭壇紋的解讀
高廟遺址 五溪先民的浪漫往事
楊培德//苗族信仰的生命鳥圖騰符號
瑤山遺址公園,探訪良渚先民的祭壇。
史前陶器到底有什么“好看的”?
福泉山遺址——東方土筑金字塔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