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fèi)電子書等14項(xiàng)超值服

開通VIP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玉器瑰寶

對于中國人來說,玉有著無比重要的地位,甚至比黃金和寶石都要珍貴。自新石器時代起,玉就被視為權(quán)力與財富之石。

虎形垂飾

東周末年或漢,公元前3-2世紀(jì);清,18-19世紀(jì)

裝飾配件

東周或漢初,公元前3-2世紀(jì);漢,公元前1世紀(jì)-1世紀(jì)

葉瓣盤

元或清,13-14世紀(jì)

翡翠箭瓶

玉帶板

14-17世紀(jì)

白玉對碗

明-清,16-18世紀(jì)

這兩只白玉碗組成了完美的一對。

玉劍飾

東周、秦漢,公元前4-1世紀(jì)

在劍上裝以玉配飾,可以將金屬武器的力量與玉石的能量結(jié)合在一起,幫助抵御死亡與腐朽。

佛手

明末或清初,17-18世紀(jì)

該玉雕表現(xiàn)了一只佛手的形象,由于佛手近乎都是果皮,是一種不可食用的植物。在中文中,這種植物之所以被叫做“佛手”,是因?yàn)樗男螤瞠q如佛的一種手印,食指和小指指向上方。

宮廷頭飾與發(fā)簪

宋或金,12-13世紀(jì);明,15-16世紀(jì)

該頭飾刻有四條龍的形象,以精細(xì)的淺浮雕工藝表現(xiàn)。頭飾上有孔,可插入發(fā)簪固定于發(fā)間。

玉璧

東周-漢,公元前3-2世紀(jì)

玉蟬

漢,公元前2-1世紀(jì)

玉蟬,自漢代以來,皆以蟬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將玉蟬放于死者口中稱作含蟬,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復(fù)活。把蟬佩于身上則表示高潔。所以玉蟬既是生人的佩飾,也是死者的葬玉。

玉容器及玉杯

明,16-17世紀(jì)

該容器狀似一只扁花瓶,器身刻有饕餮紋或神獸紋,瓶頸兩側(cè)有螭龍形象。容器仿制周朝的青銅容器而成。

花瓶

金-明,13-16世紀(jì)

該花瓶的形狀仿制古青銅容器“壺”而來。瓶身的花瓣紋路是一種漢代玉器上常見的圖形。

弧形垂飾

清,18-19世紀(jì)

這件仿古垂飾很有可能是某件西周玉器的仿制品,但形狀和重量都超過它模仿的原物。方于魯主持撰制的《方氏墨譜》一書將制墨者制造的各種類型墨錠的形狀和花紋圖樣都描繪出來,其中就有這件西周玉器的圖案。

鑲金邊玉杯

約1700年

清前50年(1644-1911年),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富有、最強(qiáng)大的國家之一。自1759年,中國掌管和田玉生產(chǎn)區(qū),使得玉石的供應(yīng)更加充足。

荔枝紋盒;紅漆盒

荔枝紋盒的雕飾具有漆器雕飾的風(fēng)格。荔枝象征豐饒以及婚姻生活。

蓮間鯉魚玉雕

明末或清,17-18世紀(jì)

該玉雕的形狀為一條鯉魚在蓮花、蓮葉間游動。漢語中,“魚”和代表充裕的“余”發(fā)音相同,因此,魚成了富裕充足的象征。該玉器由蘇欣潔(Yankit So Martion)的親友提供,作為對她的紀(jì)念。蘇欣潔是中國食品歷史學(xué)家、作家,也是大英博物館的支持者。

玉章

漢,公元前3-2世紀(jì)

公共及法律事務(wù)的各個方面都離不開印章。漢朝時,印章通常由金、銀、青銅及玉制成,上面刻有主人的名字或頭銜。印章通常很小,穿線掛在腰間的腰帶上。中國人相信來世是今生的延續(xù),因此去世時將自己的印章帶走能夠保證來世還能享有今生的權(quán)力。

莫臥兒風(fēng)格玉碗

清,18世紀(jì)

“痕都斯坦玉”外壁很薄,裝飾有花形紋路。

玉器與黃金

東周,公元前6-5世紀(jì)

公元前8-7世紀(jì),黃金從中亞引進(jìn)中國。玉石雕刻者們開始模仿黃金制品的外形,將新的形狀和樣式融合到玉器的制作中。利用黃金很容易打造的裝飾物,例如紋理精美的浮雕或者透雕,也被用在了玉器的制作中。而且,那時起玉器的裝飾面也能像黃金一樣反射光。

中國及草原地區(qū)的玉、滑石及青銅帶板

公元前4-3世紀(jì)

自公元前8世紀(jì)以來,中國鼓勵城市與西部及西北部地區(qū)的游牧民族進(jìn)行兩種文化間的貿(mào)易往來。游牧民族佩戴的帶板,起初是用黃金和青銅制作的。中原人民似乎是仿制了這種大的長方形帶板。中、西亞地區(qū)民族的人民同樣也將戰(zhàn)爭中的動物圖形運(yùn)用在其中,并且著重刻畫動物的輪廓而不是正面形象。這兩種想法都被中原人民所采納利用。

玉豬

漢,公元前1世紀(jì)-1世紀(jì)

人們在許多漢代墓中都發(fā)現(xiàn)了玉豬,形象從寫實(shí)到抽象均有。它們一般用作壽衣或者墊子上的鎮(zhèn)壓物,盡管有時也被發(fā)現(xiàn)握在死者手中。對中國的古代人民來說,豬代表著多產(chǎn)和財富。

眼罩一對

漢,公元前2-1世紀(jì)

該眼罩上用線勾勒出瞳孔的形狀。眼罩上有孔,可將其與布或其他材料相連。

扳指及垂飾

東周,公元前5-3世紀(jì);漢,公元前3-2世紀(jì)

扳指通常是弓箭手戴于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隨后,扳指變得越來越精致,其實(shí)用功能慢慢減弱而禮儀功用慢慢突出。

玻璃墓葬飾板

西周,公元前3-1世紀(jì)

公元前5世紀(jì)起,中國人就開始從西方進(jìn)口玻璃,100年后開始自己制作玻璃。玻璃飾板用磨具制作,比起裁切、打磨、雕刻玉石來說,玻璃更加快捷,成本也更低。

方彝(青銅禮器)及帶蓋容器

商,公元前12世紀(jì);清,18世紀(jì)

容器的形狀和紋路均模仿青銅方彝而來。在清朝時期,工匠就開始用美玉雕刻此類容器。

花形杯

明末或清,17-18世紀(jì)

巖間羅漢

明末或清,17-18世紀(jì)

葉形杯

唐,8-9世紀(jì)

石間羅漢玉雕

明末或清初,17-18世紀(jì)

該玉雕表現(xiàn)了第九羅漢坐于石間的樣子。人物形象刻畫逼真,玉雕上寫有漢字。

宋朝玉碗

宋,12-14世紀(jì)

來通杯(角形酒器)

明,16-17世紀(jì)

漢朝時期,中國的宮廷之上十分流行中亞的奢侈品,這種角形造型就是在當(dāng)時被引進(jìn)中國的。而杯子上龍頭吞杯的樣式則可能是后來的發(fā)明或者仿古而成。

玉帶頭、玉帶扣及玉帶鉤

明,14-15世紀(jì);清,18世紀(jì);元或明,13-15世紀(jì)

蘆葦雙魚盤

明末或清,17-18世紀(jì)

玉碗與銀碗

宋,11-12世紀(jì)

玉碗宛如一只編籃,其原型很有可能是一件金屬容器,與它旁邊的銀碗相似。

頭飾

元或明朝初年,14-15世紀(jì)

該頭飾表現(xiàn)了一條盤龍的形象,龍爪緊緊扣住一顆珍珠。許多類似的裝飾后來都被改做成青銅器皿的蓋鈕。

莫臥兒罐與杯

18世紀(jì)

乾隆皇帝征服新疆后,中國進(jìn)口了許多所謂的“痕都斯坦玉”,尤其是在18世紀(jì)后半葉。其中許多是在北印度的莫臥兒王朝制作的,還有的可能來自土耳其的奧斯曼帝國,還有一些可能是新疆本地生產(chǎn)的。

18塊玉帶組

唐,7-8世紀(jì)

眼前的這組玉帶由兩塊鉈尾、四塊正方形帶板及十二塊稍小的帶板組成。帶板前面富有光澤,后面則無光。

石榴喜鵲盒

明-清,16-18世紀(jì)

玉盒上裝飾有石榴樹圖案,有喜鵲站立其間。石榴寓意著豐饒而喜鵲代表著快樂。

組垂飾

唐,7-8世紀(jì)

這組垂飾包括兩個云形飾物,兩個弧形(璜)飾物及四個珠子。類此的組垂飾可以很清晰地在唐朝壁畫中的人物身上看到。

身體塞

東周-漢,公元前4-2世紀(jì)

乾隆玉果盤

乾隆皇帝在1736-1795年間統(tǒng)治中國。他是藝術(shù)的支持者,在他統(tǒng)治下的許多上等玉器都帶有乾隆御印款識。

仿漆器玉盒

該玉盒形狀及裝飾紋樣都模仿漆盒而來。

鼻煙壺

清,18世紀(jì)

鼻煙壺可能是外國傳教士在17世紀(jì)時從國外引進(jìn)中國的。這只軟玉鼻煙壺的一面描繪了一個圣人端坐于松樹之下的圖案,另一面則描繪了群山和云朵。


版權(quán)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如涉及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玉器鑒定專家 同行轉(zhuǎn)載請聲明版權(quán)!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瑰寶·玉器
2018年五月英倫自由行之22-大英博物館之六中國廳之玉器
你知道我們有多少和田玉器都被大英博物館收藏了嗎?
大英博物館115件高清古玉圖大賞
珍藏在海外博物館的中國玉器,驚艷!
中外古器(青銅,金,玉)3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diǎn)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