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玩的就是中庸之道”
和田玉不含油脂,為何會有油脂感?
和田玉的光澤屬于油脂光澤,它與礦物的折射率、吸收系數(shù)和反射率有關。反射率越大,和田玉的光澤就越強。
此外,和田玉的質地純,光澤就好;和田玉的質地差,光澤就弱。
通常情況下,光線照射到玉石表面時會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由于和田玉是由很多微小的礦物顆粒組成的集合體,礦物顆粒間的縫隙及顆粒大小不同致使進入玉石的光發(fā)生漫反射、散射等光學效應,從而使反射回人眼的光相比入射光更柔和。
柔和的反射光加上和田玉本身的玉質便形成了特殊的光澤:弱于玻璃光澤、強于蠟狀光澤的油脂光澤,即視覺上的“油脂感”。
和田玉上手看的時候,用餐巾紙擦拭玉體,確認無油膩方可細看;一般在自然光下轉動和田玉仔細觀察玉面反射光澤,就可以看出是強油脂光澤還是一般油脂光澤,也可以分辨是否玻璃光澤等。
一塊好的和田籽料,其感官第一要素脂份都是非常明顯的,可以這樣說,和田玉離開脂份,就沒有必要談起原產地的和田玉了,如果追求白度和綠度那就去玩俄料,如果追求無結構的那就去玩寶石和青海料。
和田玉玩的就是溫潤細膩,玩的就是外柔內剛,玩的就是不偏不倚,玩的就是中庸之道。
油性包括兩方面,一是視覺上的油潤光澤,二是手感上油潤的感覺。上面講的是視覺上的油性,好的料還須具備手感上的油性。手感上的油性是指略有阻力感的油滑的感覺,就象手里握著一砣油,用手一推,有一種油要化開的感覺,上手后如同在盛夏你身上穿的綢緞滑溜,如同你洗手時摸打肥皂的油滑。
隨著把玩時間的累積,油脂在玉石表面逐漸形成包漿,“出油”的感覺越發(fā)的明顯。這也是和田玉油潤的原因。
最后,推薦您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