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汗法從汗論治2型糖尿病,通過讓患者保持“熱而將汗”的狀態(tài)以及“微微似欲出汗”的狀態(tài),盡量使患者“氣內(nèi)蒸”?!皻鈨?nèi)蒸”越旺盛,基礎代謝率越高,通過提升患者的基礎代謝率以達到治療內(nèi)臟脂肪超標型2型糖尿病的目的。以下是廣汗法治療此類2型糖尿病驗案一則,供同道參考。
程某,女,54歲,甘肅人。患者3年前體檢發(fā)現(xiàn)糖尿病、脂肪肝,間斷服用二甲雙胍、拜糖蘋,1片/次,3次/日,間斷注射6IU胰島素,血糖控制不佳。近1月,夜間口渴、小便數(shù)、出汗多加重,于2020年10月14日入院。
刻下見:患者出汗較多,手指關節(jié)略疼痛,下肢涼明顯,精神差,入睡困難,凌晨1點左右易醒,夜尿1次,食欲可,大便1次/日,順暢成形,小便略黃,脈左關弦滑,右關沉弦,舌尖紅,舌苔偏膩,舌邊齒痕,舌下瘀。BMI=18.73kg/㎡,偏瘦。輔助檢查:餐后2h血糖20mmol/L。
住院前告知患者,西藥繼續(xù)服用,保持血糖穩(wěn)定。但患者未聽醫(yī)囑,自行停服西藥,只服中藥。結果導致空腹血糖16.41mmol/L,午餐后2h血糖31mmol/L,晚餐后2h血糖28mmol/L。第二天對患者再次叮囑,西藥按之前的劑量服用,停用胰島素。
針對以上癥狀,囑患者在治療期間控制出汗,保持全身溫熱,注意四肢保暖。給予廣汗法系統(tǒng)治療及方藥桂枝加龍骨牡蠣湯(A、B二方交替隔日服用)、甘麥大棗湯及腎氣丸治療,具體方藥如下:桂枝加龍骨牡蠣湯A方:生龍骨、生牡蠣、赤芍、桂枝、生姜各15g,甘草10g,大棗12g,日1劑,早晚飯后服。桂枝加龍骨牡蠣湯B方:將A方中生龍牡換成煅龍牡,日1劑,早晚飯后服。甘麥大棗湯:生甘草、浮小麥各30g,大棗80g,日1劑,早晚飯前服。腎氣丸:制附片、桂枝各5g,茯苓、澤瀉、牡丹皮各15g,山茱萸、山藥各20g,熟地40g,日1劑,早晚飯前服。
10月15日:化驗結果回報:空腹血糖16.41mmol/L,糖化血紅蛋白7.8%。停用拜糖蘋。
10月18日:患者出汗減少,手指關節(jié)疼痛消失,下肢轉溫,睡眠好轉,夜尿消失,精神、飲食可,大便1次/天,便質正常。治療方案同前。
10月21日:患者出汗明顯減少,睡眠明顯好轉,凌晨1點醒改善至早晨4點左右醒,加之血糖持續(xù)穩(wěn)定,遂減去中午的二甲雙胍,在原方案基礎上加暖肝煎治療,暖肝煎方藥如下:小茴香、當歸、烏藥、降香、茯苓、枸杞子、肉桂、生姜各12g,日1劑,早晚飯后服。
10月23日:患者出汗繼續(xù)變少,汗出明顯可控,睡眠穩(wěn)定,自述咽部有痰,不易咳出。血糖穩(wěn)定,檢查結果回報:糖化血紅蛋白由7.8%降為6.1%,空腹血糖由16.41mmol/L降為7.6mmol/L。停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及早晨的二甲雙胍,加半夏厚樸湯,方藥如下:姜半夏、生姜各10g,茯苓8g,姜厚樸6g,紫蘇4g,日1劑,早晚飯后服。其余治療不變。
10月30日:患者自述痰減少,堵塞感減輕。血糖穩(wěn)定,遂停晚上的二甲雙胍,至此停服所有降糖西藥和胰島素。
11月4日:患者血糖趨于平穩(wěn),予以出院,囑出院后復查肝臟超聲。
11月9日隨訪肝臟超聲回示:肝臟、膽囊、胰腺等未見明顯異常。
按:患者身體雖瘦,但并發(fā)脂肪肝,提示患者為內(nèi)臟脂肪超標型2型糖尿病。2017年8月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內(nèi)分泌學學術會議正式公布了首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管理專家共識》,該共識認為如果日間最大血糖波動幅度(LAGE,正常值<4.4mmol/L)或餐后血糖波動幅度(PPGE,正常值<2.2mmol/L)超過正常值,說明血糖波動幅度大,血糖波動幅度大對于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危害甚至比持續(xù)性高血糖更為嚴重,會增加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血糖波動與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密切相關。
住院期間,患者血糖波動幅度逐漸降低,LAGE由入院時的12.2mmol/L降為出院時的3.0mmol/L,PPGE由入院時的9.9mmol/L降為出院時的1.85mmol/L,均達到了正常范圍。經(jīng)過住院治療,該患者停服所有降糖西藥,血糖逐漸降低并保持穩(wěn)定,同時脂肪肝消失,糖化血紅蛋白恢復至正常水平,汗出可控,療效滿意,是廣汗法“治一病多恙并除,重求本不悖效速”治療理念的具體體現(xiàn)。(施飛壯 張英棟 山西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注: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